高樹勛[河北省原副省長]

高樹勛[河北省原副省長]

高樹勛(1898年-1972年1月19日),字建侯,河北鹽山人。民國時期軍事人物之一。是國共內戰時期最早歸順共產黨的國民黨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高樹勛曾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1972年逝世於北京。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高樹勛(1898年-1972年1月19日),民國時期軍事人物。他最初曾跟隨馮玉祥,後來與

高樹勛
高樹勛
馮一起歸順國民黨,曾在1931年時因不同意蔣介石對共產黨的軍事行動而離開軍隊,暫居天津。1933年5月,他與吉鴻昌前往張家口協助馮玉祥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1937年盧溝橋事件發生後,高樹勛整編河北民團,組成“河北暫編第一師”,後被國民政府整編為“暫編第九師”(後為“新編第六師”)。最後成為十軍團第八軍,由高擔任軍長一職。194012月1日,高樹勛與臧伯風、畢廣垣和孫良誠等人合謀殺掉石友三。1945年10月30日,高樹勛於邯鄲馬頭鎮率領“新八軍”與河北民兵歸順共產黨,稱為“邯鄲起義”。是國共內戰時期最早歸順共產黨的國民黨將領。同年11月13日,高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高樹勛曾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1972年逝世於北京。

個人經歷

高樹勛高樹勛

1898年8月6日出生於河北省鹽山縣高金莊。兄1914年,到天津北京等地學徒謀生。後又投奔在四川綿陽馮玉祥部當兵的舅舅。1917年,馮玉祥率領第16混成旅官兵討逆,高樹勛因作戰勇敢被升為馮玉樣的手槍連班長。1918年,馮玉樣在鄂東重鎮武穴通電全國,反對段祺瑞,段祺瑞約馮玉祥到漢口談判。高樹勛率手槍班隨馮玉樣赴漢口,當馮玉樣的貼身警衛,終使馮玉祥安全歸來。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高樹勛升任直屬隊機槍營營長。1925年8月,又升任團長,軍銜為陸軍上校。1926年9月17日,馮玉樣在五原誓師,宣布全軍加入國民黨,高樹勛成為國民黨員。此後,隨馮玉祥四處征戰,官職也一路高升,一直到官居青海省代省長的要職。

1931年,參加了國民黨對中央蘇區的第二次“圍剿”,被紅軍擊敗。
1933年5月,馮玉祥將軍在張家口組織抗日同盟軍,高樹勛又到該部當騎兵師長。

1933年5月,他與吉鴻昌前往張家口協助馮玉祥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

1937年盧溝橋事件發生後,高樹勛整編河北民團,組成“河北暫編第一師”,後被國民政府整編為“暫編第九師”(後為“新編第六師”)。最後成為十軍團第八軍,由高擔任軍長一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高樹勛出任河北省保全處副處長。直到河北省保全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6師。

1938年2月19日,日軍占領了新鄉市。根據國民黨最高統帥部不準高部南渡黃河的指示,高樹勛指揮部隊,有計畫、有步驟、有目的地交替掩護撤退。

1940年11月,過去與高同為馮玉祥部屬的39集團軍司令石友三企圖投降日軍;同年12月1日,高樹勛與臧伯風、畢廣垣和孫良誠等人合謀殺掉石友三。

1945年9月19日,高樹勛被蔣介石任為“第十一戰區副司令”兼’新八軍”軍長,但高樹勛過去與八路軍關係良好,又不滿蔣介石,於是派出屬下王定南和劉伯承、鄧小平聯絡。同年10月30日,高樹勛於邯鄲馬頭鎮率領“新八軍”與河北民兵歸順共產黨,稱為“邯鄲起義”。是國共內戰時期最早歸順共產黨的國民黨將領。

1945年9至10月,國民黨發動了進攻解放區的上黨戰役平漢戰役(又稱邯鄲戰役)。高樹勛對蔣介石在國民黨軍隊內部排斥異己、挑起內戰的行動表示不滿和反感。
1945年9月上旬,高樹勛派人秘密來到上黨戰役前線指揮部面見劉伯承鄧小平,商談和平事宜。10月30日,高樹勛率新8軍及河北民軍萬餘人在馬頭鎮正式宣布起義,以通電形式向全國發出了《停止內戰團結建國的起義宣言》,聲明脫離國民黨陣營。高樹勛率部起義後,使敵軍受到很大震動,喪失了固守的信心。
11月2日,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給高樹勛發來了賀電。11月10日起義部隊改稱民主建國軍。中共中央軍委任命高樹勛為民主建國軍總司令,高樹勛由鄧小平、薄一波介紹,經中共中央書記處批准,於11月13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72年1月19日,高樹勛在北京逝世,終年74歲。

獲得榮譽

新中國建立前夕,高樹勛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工作。建國以後,他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第二、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員、河北省民革副主委,並長期擔任河北省副省長職務。

1955年,毛主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2次會議決定,授予高樹勛一級解放勳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