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奉戰爭

直奉戰爭

直奉戰爭,指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1922年4月28日爆發的直系軍閥和奉系軍閥在中國北方進行的兩次戰爭。1924年9月17日,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奉系軍閥張作霖趁江浙戰爭爆發之際,在榆關一帶與直系軍閥吳佩孚進行激戰。第一次以直軍獲勝告終,第二次在國內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干預下,直系遭到了慘敗。孫中山、段祺瑞和張作霖聯盟以對抗直系吳佩孚,吳佩孚則拉攏陳炯明叛孫,於是孫中山從北伐途中回廣州,卻被困於永豐艦,最後直系獲勝,吳佩孚並逼迫徐世昌下野。

基本信息

戰役簡介

直奉戰爭 直奉戰爭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直系軍閥奉系軍閥在中國北方進行的兩次戰爭。

戰鬥背景

1920年 直皖戰爭後,直、奉兩系軍閥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權。並共推靳雲鵬組閣。後來, 張作霖又迫使 靳雲鵬辭職,支持親日的 梁士詒任國務總理。受日本支持的奉、皖兩系開始重新合作,並聯絡 孫中山為首的廣東政權,組成反直“三角同盟”。

第一次直奉戰爭

背景

1922年1月,受英、美支持的直系軍閥吳佩孚,聯合六省軍閥,通電攻擊梁士詒內閣媚日賣國,迫梁離職,直、奉矛盾日趨激化。4月上旬,奉軍開入山海關與直軍對峙,29日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奉軍以張作霖為總司令,率領四個師、九個旅,約十二萬人,分東、西兩路沿津浦、京漢鐵路向直軍發起進攻,直軍以吳佩孚為總司令指揮七個師、五個旅約十萬人迎戰。兩軍在長辛店、琉璃河、固安、馬廠等地展開激戰。5月3日,吳佩孚出奇兵繞道攻擊奉軍後方,使盧溝橋奉軍腹背受敵;吳還分化奉軍內部,使奉軍第十六師臨陣倒戈,造成全線潰退。5日,張作霖敗退出關。後經英、美傳教士調停,雙方停戰。此後,奉系在日本援助下重整軍備,並與段祺瑞共同策動馮玉祥等直系將領倒直,伺機捲土重來。

直系取勝後,完全控制了北京政府,繼續推行“武力統一”政策,其首領曹錕於1923年10月以賄選手段當上總統,曹遭到國人反對,加之內部各派爭權奪利,財政瀕於破產,陷入內外交困的局面。  

直奉戰爭爆發

1920年年直皖戰爭後,直系和奉系軍閥共同控制北京政權。直系取代皖系,反映英、美帝國主義在華勢力的擴張和日本帝國主義在華勢力的受挫;日本不甘心失敗,扶植奉系,並促使奉、皖兩系重新聯合,對抗直系。在內閣問題、對待華盛頓會議提出的山東問題等,雙方矛盾劇烈,導致關係破裂。

1922年4月28日,奉系張作霖自任總司令,設司令部於落垡,率12萬名奉軍官兵發動總攻擊,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直系以吳佩孚為總司令,以保定為大本營,分頭抵禦。雙方在馬廠、固安、長辛店激戰。5月3日,吳佩孚改守為攻,將主力迂迴作戰,繞至奉系後方蘆溝橋,致使奉軍腹背受敵。5日,奉軍張景惠部第十六師停戰倒戈。蘆溝橋、長辛店等要隘被直軍攻占,中路奉軍退至天津。張作霖下令退卻,率殘部出關。10日,徐世昌總統下令免除張作霖東三省巡閱使等職。

6月17日,在英帝國主義干預下,直奉兩系停戰議和,簽訂和約。雙方自19日始將軍隊撤退,終結戰爭。

第二次直奉戰爭

背景

。

1924年(民國十三年)9月至10月,直系軍閥吳佩孚部與奉系張作霖部在直隸(今河北)奉天(今遼寧)地區為爭奪北京政權而進行的戰爭。 

第一次直奉戰爭結束後,直系軍閥控制了北京政權,積極推行其企圖以武力統一中國的政策。奉系軍閥也盡力擴軍備戰,準備再次與直系爭奪中央政權。

爆發

1924年9月,直系江蘇軍閥齊燮元與皖系浙江軍閥盧永祥爆發了浙江戰爭。9月3日,張作霖通電譴責曹、吳(即直系)攻浙,並以援助盧永祥為名,組織“鎮威軍”,自任總司令,將奉軍編為6個軍;總兵力約15萬人,於9月15日分路向榆關(即山海關)、赤峰、承德方向進發,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

戰爭開始

為抗擊奉系軍閥的進攻,吳佩孚於7月18 日晚10時宣布,自任總司令,並以王承斌為副總司令兼直隸籌備司令,彭壽莘為第1軍司令,王懷慶為第2軍司令,馮玉祥為第3軍司令,張福來為援軍總司令,還有海、空軍各一部,總兵力近20萬人,依託長城組織防禦,並對各軍的作戰任務作了具體區分。9月15日到22日,奉軍第2軍、第5軍,兵分兩路,分別由阜新、通遼向直軍防地攻擊前進。奉軍在攻占開魯、朝陽後,又乘勝向凌源發起進攻。接著,奉軍的騎兵隊也由彰武出動,陸續攻占直軍控制的建平、赤峰等地。是時,直軍第3軍司令馮玉祥,因不滿吳佩孚排除異己,正與援軍第2路司令胡景翼、北京警備司令孫岳等密謀倒戈,在古北口一線按兵不動。9月28日,榆關方面的戰事日趨激烈。直軍雖然居高臨下,但奉軍精銳張學良、郭松齡的部隊卻前赴後繼地奮勇仰攻,雙方都遭到很大的傷亡。奉軍在正面進攻未能奏效後,偵知九門口直軍的守備力量比較薄弱,便轉而集中兵力猛攻九門口,並於10月7日攻占,直軍的長城防線被打開了一個缺口。吳佩孚在九門口失守後,急調後援部隊開赴前線,並於12日親臨榆關組織直軍進行反撲,一度曾將九門口奪回。奉軍在直軍反撲面前全力抗擊,與直軍進行了反覆的爭奪,終將直軍的進攻擊退,再度攻占九門口。在20多天的反覆爭奪戰中,雙方戰死者達一萬餘人。 10月9日奉軍攻占了赤峰。15日,赤峰被趕來前線的直軍第3軍二部奪回。時馮玉祥在古北口舉行會議,認為倒戈回京的時機已到,便電告孫岳,叫他迅速將駐防大名的軍隊調至北京南苑,同時下令部隊,將後隊改為前隊,於10月19日回師北京。

北京政變

23日,馮玉祥、胡景翼、孫岳等人,聯名發出了呼籲和平的漾電,發動 “北京政變”。推翻了直系賄選總統曹棍的反動統治,占領丁北京。25日,馮玉祥等人在北京北苑舉行會議,決定組織中華民國國民軍,推馮玉祥為總司令兼第1 軍軍長,胡、孫二人分任副總司令兼第2、第3兩軍軍長。“北京政變”後,吳佩孚把前線指揮交給張福來主持,親率其嫡系第3師、第26師各一部,共約七八千人,於10月25日乘車回救北京。26日,吳佩孚命令部隊開往楊村一線布防,對馮軍採取守勢。企圖等齊燮元、孫傳芳的軍隊沿津浦鐵路北上;李濟臣、蕭耀南的軍隊由京漢鐵路南來。再在這兩路援軍的支援下,從馮玉祥的控制下奪回北京。到10月28日,由平泉、冷口入關的奉軍張宗昌部,攻占灤州,截斷了榆關直軍的退路和榆關;天津之間的交通線,直軍紛紛潰退。31日,奉軍占領了榆關和秦皇島,繳獲直軍的槍枝達3萬餘件。直軍主力喪失殆盡。從10月31日到11月 2日,馮軍先後攻占了楊村和北倉,並俘虜了北上援吳的魯軍旅長潘鴻鈞。吳佩孚見大勢已去,率殘部2000餘人由塘沽登艦南逃。

歷史意義

直系軍閥控制北京政權,可以說是民族資產階級完成國家統一和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最後一次嘗試。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條件下,在國內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反撲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