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剪紙

高平剪紙

高平民間剪紙,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內容豐富,高平民間藝人用它把衣食住行、風俗節日裝飾得多姿多彩。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

簡介

高平剪紙高平剪紙

高平民間剪紙,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內容豐富,高平民間藝人用它把衣食住行、風俗節日裝飾得多姿多彩。剪紙在高平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主力軍是不脫離生產的勞動婦女,她們結合民間的習俗節令,靠著切身的生活感受,出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長輩和親鄰那裡傳承領會,加上自己從心底湧出的創造美的本能,製作出令人陶醉的鄉土氣息濃郁的剪紙。

歷史起源

剪紙在民間的流行,伴隨著生辰、婚嫁、喪葬、喜慶節日和日常生活,可以說日常生活是促進剪紙發展的社會因素,同時又是豐富剪紙內容和樣式的源泉。

春節前家家都要在潔白的窗紙上貼上紅紅綠綠的剪紙窗花,有虎、獅、魚、雞、兔、貓、喜鵲鬧梅魚拱蓮風戲牡丹等不同內容,元宵節家家門前掛彩燈,彩燈上張貼的剪紙更是異彩紛呈,精美至極。兒女長大成婚,長輩為祝願他們白頭偕老和和美美,用魚戲蓮、龍鳳呈祥、鳳凰牡丹、合龕扣碗等圖案造型來表達浪漫放達的樸素象徵意義。兒女給老人祝壽則以五福捧壽的朱紅剪紙來祝願長輩福壽雙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動物,生活情景都是藝人們常常拿來表現的素材。

以戲曲為題材的剪紙也是高平民間剪紙中最典型、最具代表的表現對象,造型多誇張飽滿,形象生動傳神。

發展

高平得天獨厚的地理、經濟條件,養育、滋補了眾多的民間藝術家,牛莊鄉橋南村的程滿枝從小就喜愛剪紙,一生行剪不綴,留下了許多精美的作品,其中《十二屬相》曾獲八六年山西省民間剪紙大匯剪一等獎,其剪紙在選材上著重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勞動場景,往往信手拈來,剪什麼象什麼。

剪紙雖小,乾坤實大,他是與勞動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藝術情感的表現形式,近年來在題材內容、手法技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已經逐漸和實用分開,向純藝術的方向發展,成為我市民間美術中的一朵奇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