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爾剪紙

和林格爾剪紙

這些都無疑對寶貴的和林格爾剪紙藝術的生存和進一步發展造成了嚴重危機。 如和林格爾剪紙協會克服重重困難,開展了長期的、卓有成效的民間剪紙的蒐集、搶救和整理工作。 在這方面,許多作者做了有益的嘗試,其中,和林格爾剪紙學會會長段建珺做出了可喜的成就。

發展現狀

(一)創作技法的現狀
經過數代剪紙藝人,其中主要是勞動婦女的不斷積累和傳承,和林格爾剪紙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有所創新。如對物象的造型表現上,他們最善於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不追求過多的瑣碎細節描寫,而重物象的大輪廓的“樣”。這“樣”也正如京劇藝術開場內容的動作“亮相”,傳神、有味。在大輪廓定勢後,才開始在內部進行必要的裝飾和所心所欲的理想美化。他們會恰到好處地運用鋸齒紋、月牙紋、雨點紋,把一些傳統剪紙裝飾紋樣發揮到非常飽和的狀態。有時為了豐富藝術表現效果,但又不失整體,他們把鋸齒紋做了變體,即不留鋸齒紋常有的間隙,凡剪刀過處冗密而生動,不落俗套,極好地服務於主題。又如表現馬的不同質感,他們採用不同的運剪方式,或裁、或剪、或錐、或擠、挫、壓,一剪多用,充分拓展了剪紙藝術表現的空間,大大增強了剪紙特有的藝術魅力和欣賞趣味。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這些“大輪廓”造型或裝飾紋樣的體質表現技法都是為了展現被表現物象和作品本質的傳神,而並非單純的為裝飾而裝飾。這些創作者們雖然大都沒有接受過書堂教育或學院派藝術培養,更有甚者他們就從來不知自己所從事的“雕蟲小技”可以稱為“藝術”,但他們卻都能夠最為熟練地運用藝術誇張、變形的造型且現法則,甚至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
(二)創作隊伍和環境的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逐漸轉變,和林格爾剪紙的發展在當前也面臨十分嚴峻的境地。比如,在民間剪紙賴以存在的廣大農村,人們紛紛從昔日的窯舍或木格紙窗的生活環境裡走出來,房子修好了,但剪紙卻慢慢地在人們主觀和客觀條件上大大失去了往日的特殊功能;它原有的生存空間在日漸萎縮,而新的空間又尚未形成;再者,由於歷史原因,民間剪紙的題材和缺乏更多的新內容,民間剪紙老藝人紛紛相繼故去,而年輕一代民間剪紙隊伍又未能形成,出現了青黃不接狀況。這些都無疑對寶貴的和林格爾剪紙藝術的生存和進一步發展造成了嚴重危機。

段建珺在剪紙段建珺在剪紙
和林格爾剪紙學會成立後,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如和林格爾剪紙協會克服重重困難,開展了長期的、卓有成效的民間剪紙的蒐集、搶救和整理工作。這是一項剪紙的普查搶救工程。通過這項活動,一大批瀕臨滅絕的傳統民間剪紙被人們從農戶的鍋灶口搶救回來,同時一大批民間剪紙老藝人被發現並及時地組織,如張花女、康枝兒、劉金蓮、李三女、龐板女、王在盤、陳桃女、崔青梅、劉愛花、黃根女、韓王小、梁金女、李玉英、高粉梅等,他們是內蒙古和林格爾農耕與草原文化的代表,他們的剪紙藝術創造,是極其珍貴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勵她們積極創作剪紙,從而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剪紙作品;通過適時組織、舉辦各種類型的剪紙活動並大量進行宣傳,進一步提高社會對剪紙的認識,從而使“保護剪紙”的觀念深入人心,為進一步發展剪紙藝術做了有效的理論準備工作;為了能夠讓寶貴的民間剪紙藝術後繼有人,和林格爾剪紙藝術被引入到學校教學課堂,受到學生的廣泛喜愛。這也使以往民間剪紙主要靠“母傳女,長帶幼”的傳承發展方式在新形勢下得到了拓展。中國小、幼兒學生對和林格爾民間剪紙系統、科學的學習,無疑將為這枝寶貴的民間藝術之花的成長、繁衍注入新的活力。
在對和林格爾民間剪紙作了深入的普查並開展了大量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和林格爾剪紙學會對本境剪紙藝術及境外剪紙在對比和聯繫的基礎上做了許多有益的理論研究和探索。他們認為,和林格爾民間剪紙的繼承和發展,不能以否定和變化割裂傳統民間剪紙的代價去獲得,而是要不斷強化民間剪紙的發展方向。在這方面,許多作者做了有益的嘗試,其中,和林格爾剪紙學會會長段建珺做出了可喜的成就。在充分發揮和林
吉祥草原吉祥草原
格爾剪紙固的粗獷、質樸風格基礎之上,他熟煉地運用剪紙藝術特有的表現語彙、藝術構造和特殊審美效果,積極表現富有時代特色一生活氣息的草原風情題材。在創作過程中有機地融匯了版畫、裝飾畫等姊妹藝術表現的審美精髓,並巧妙地把藝術上現代表現主義與我國民間剪紙傳統的平面構成等因素結合起來,取得了理想的剪紙藝術效果。他的作品風格奔放灑脫,典雅明麗,韻味深厚,富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時代的鮮活性。
和林格爾剪紙於2008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