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名由來

鄉鎮農業

鄉鎮工業

改革開放以後,高境鎮經濟發展一日千里,1983年在市郊鄉鎮中第一批工業利潤破千萬元大關;1987年成為“億元鄉“,2003年,全鎮實現社會生產總值74億元,國民生產總值75290萬元,鎮屬經濟總利稅27680萬元,地方財政總收入10925萬元;目前全鎮各級集體經濟組織已經積累了相當雄厚的實力,僅擁有的固定資產就達到14億元。建國以來,高境鎮歷次被國家市政和公用設施建設、國有企業擴展及運光、逸仙、彭浦、廣中、涼城、豐鎮等住宅區大基地征地上萬畝,鄉村經濟建設和自行開發房地產也使得農地面積不斷縮小,已經基本無田可耕,老宅基基本拆除,農民住進了公寓小區;原來的村、隊建制不斷撤銷,目前僅剩北片3個村7個生產隊的建制。高境鎮借鑑其他鄉鎮的經驗,成立了高境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鎮級集體資產的代表機構;在妥善處置撤制村隊集體資產的同時,試點推廣村級股份合作制,建立新型的產權機制長期造福農民。
鄉鎮地產業

高境鎮房地產發展可以追溯到1986年,當時為遷移的市民建設了不少安居住宅,是市政府主要的住宅基地,所以現在這裡的居民是原居住地人群以及相當一部分周邊市政、大型工程動遷的居民。東西狹長的高鏡區域內有兩個主要居住區,以逸仙路高架劃分,西部地區以高境新村為主,東部地區以逸仙新村、三門路里弄新村和吉浦路新村為主,住戶在1萬戶左右。這些老式工房社區,以上世紀90年代建設的居多,離目前已經有10年的歷史,住房空置率相當低。
房地產作為高鏡鎮的支撐產業,從1984年到2002年共建造商品房近185萬平方米。高境鎮商品住宅的開發,除了高境欣苑、嘉駿花苑和高境苑等在2002-2003年有少量銷售外,一直默默無聞,但進入2004年下半年,該區域房產開發出現一個高潮時期,積壓的開發量開始爆發,彈丸之地,居然有五六家樓盤開發項目。統計得知,08年已經確定的開發量將有70萬平方米,上市量在10萬平方米左右。
早在80年代,原江灣鄉的房地產業就利用土地優勢,白手起家,到06年止已經成為全鎮的第一支柱行業,開發種類涉及多層、高層、小高層和別墅、商鋪、商住樓等全部類型。1987年,鄉辦的上海市江灣房地產開發經營總公司成立,隨即參與建設了涼城新村、豐鎮新村等住宅小區。
1990年以後,又成立了大柏樹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各村隊也積極參與房地產開發。截止目前,合計竣工、在建面積達270萬平方米,成片建成了配套齊全,環境優美的高境新村、共和新村和賀王、民主、嶺南雅苑等小區及“四季花城“等高檔樓盤,年銷售量在數次全市排行榜中名列前20位;與之配套的建築業和物業管理業也得到迅速發展;隨之而來的公建和教育等硬體設施的完善也為地區的發展層次提升積聚了後勁。高境鎮還把房地產業做到了市中心和南方許多大城市。其中,在四川北路建造的雙聯體商住大廈—福德廣場高36層,全部玻璃幕牆,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顯示了現代農民進軍房地產業的大氣魄;在珠海、海南合資建設了18萬平方米的度假別墅區。2002年至2003年,作為寶山區“城中村”改造和新江灣城開發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立佳源置業有限公司,相繼啟動了35萬平方米的小吉浦地塊“美岸棲庭“和安汾路地塊改造,將建成符合現代環保理念的國際化品牌親水大盤。同時,“美樹銘家“、四季綠城等一批樓盤的上市和馬橋居住小區的動工,也是鎮屬新一輪房地產發展的重要項目。
城建發展

1990年,逸仙路旁20層3.8萬平方米的三星級涉外酒店春江賓館(現為寶豐聯大酒店)又投入營運,成為鎮屬第三產業發展的里程碑。高境鎮的倉儲物流業十分發達,高峰時有各類內倉面積26萬平方米,外倉和儲運堆場占地38萬平方米,曾經最早建立了為外貿服務的國際危險品貨櫃專用倉庫和大型包裝託運站。目前,全鎮的商貿餐飲業通過引進外部資本嫁接發展和聯營聯動,形成了以寶山鋼材批發市場、江灣汽配市場為龍頭的要素市場行業、以春江賓館等四個總計1500間客房的酒店為依託的酒店業和以自有的大批商業、倉儲物業為載體的租賃業齊頭並進的局面,在地區服務業的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隨著房地產業發展,從市區導入了大量動遷居民和購買商品房的業主,原來的農民也轉為城市居民,這促使高境鎮在社區建設和文化設施投入方面下大力氣。原南片的江灣醫院和鎮屬的地段醫院、5所中國小、幼稚園等已經劃歸虹口區領導;北片的高境國小、江灣中心國小和高境第一、二中學已經實現規範達標,位於高境新村的社區醫療中心、社會保障中心等一應俱全。市重點的復興高級中學和交大附中坐落在鎮域內;上海大學文學院、財經大學、建工學院、復旦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也已經在鎮的周邊地域。與眾不同的教育衛生設施,也是其吸引廣大自住客的一個有利因素。目前,境內寶山少年體育學校、行知鋼琴學校和徐悲鴻藝術幼稚園等教育機構,不僅在區域內贏得廣泛聲譽,而且在本市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未來,隨著新江灣城的高起點規劃建設,國際醫療中心和復旦大學新校區都將使得這裡充滿人文氣息,極大提升社區品位。自80年代以來,這個鎮尊師重教,每年鎮財政都投入數百萬元提高教師待遇,多次受到國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好評。
歷史與現在

高境鎮原為江灣鄉,屬寶山縣轄,舊時南界今武進路、天目東路,隨著上海城市擴展的進程近百年來南界不斷向北移動,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南界廣中路、東江灣路、體育會路,時有9個大隊(村)78個生產隊建制,以種植蔬菜為主,是當時市郊十個模範人民公社之一。
70年代末開始,地境逐漸開始城市化,1984年江灣鄉三門路以南的大柏樹等地區劃歸楊浦、閘北、虹口區管轄,但村、鎮經濟關係依舊。1988年寶山縣改為寶山區,江灣鄉全面進入開發階段,於1994年撤鄉更名為高境鎮。鎮下屬10個鎮級公司和9個村級實業公司,企業120多家。2005年共有總資產67億元,淨資產48億元,利稅5.9億元,經濟實力雄厚,位居寶山區各鎮第四位。鎮社會總產值達189億元,年地方財政5.4億元,農民年人均收入3.16萬元。
房地產業是該鎮的主打產業。高境鎮下屬的江灣、佳源、境逸、大柏樹、寶鴻五大房產公司,立足本土,自80年代中期起,積極參與了涼城、豐鎮、三門等小區的開發;90年代初開始,他們成片開發了共和、高境、逸仙三大板塊的500萬平方米商品住宅,成套建設了26個完整街坊項目,為地區城市化和上海市政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積極向外拓展,在四川北路建成了高檔寫字樓德福廣場,在廣東珠海開發了20萬平方米高尚別墅社區。2001年起,高境鎮立足城中村和老村鎮企業用地改造,整合五大房產公司的優勢,開發了130萬平方米品牌中高檔樓盤,取得了巨大收益。同時秉承“商業興鎮”的宗旨,何家灣路、三門路、新二路、共和新路、江楊南路的五個總面積35萬平方米的商業中心、高級寫字樓項目也全面啟動。
高境鎮的物流市場業也相當發達,寶山鋼材交易市場及6個互為呼應的同類市場、驊逸公司貨櫃儲運集團、紀念國際物流倉儲基地等50多萬平方米麵積,為鎮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推動。
工業方面,近年來,他們重點建設了位於顧村滬太路的高境城市工業園區、位於安汾路的高境科技發展園區、位於廣粵路的上海微分子產業園區總計16萬平方米規模的產業經濟載體,積極招商引資,並將鎮、村企業全部聚集在這三個園區中;在賓館餐飲業等方面,高境鎮自70年代末開始,相繼發展了銀珠大飯店、寶豐聯大酒店、紀念大酒店、勝峰大酒店等餐飲企業和星級賓館。目前結合社區商業商業發展,形成了15萬平方米商鋪租賃面積。
在二、三產業大發展的同時,第一產業全部消亡,農民全部搬遷安置到新型社區中,全部納入社會保險體系,積極開展村隊集體資產處置和集體經濟體制改革,加速了高境鎮的城市化進程。
鎮黨委、政府、人大和高境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江灣農工商實業總公司)等機關單位駐地殷高西路111號。
以注重人性化、品位化、風格化為規劃定位的殷高西路商業街已啟動,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殷高西路商業街以上海長江國際商貿中心和景瑞生活廣場為軸線,東至高境路,西達江楊南路(保德路)的易初蓮花大型超市。建成後的商業街將成為融休閒環境、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等時尚消費於一體的新商業中心亮點。
一方聞人

2008-12-05,“我不知道自己在哪一天會倒下,但我即使倒下了,也要讓我的服務對象站起來”。曾經榮獲上海市首屆“十大平安英雄”和上海市“十佳社會工作者”的寶山區高境鎮司法社工胡美蓉,當自己身患癌症時,仍以有限的生命教育感化一大批刑釋解教人員,使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重新走上正確的人生之路。
胡美蓉是寶山公安分局民警,2004年8月調任寶山區高境鎮司法社工點擔任社區矯正社工。她負責的100多個刑釋解教人員,遍布高境鎮21個村和居委會。為了做好幫教工作,她騎著腳踏車四處奔波,了解熟悉服務對象,全身心地投入了這項工作之中。有一位從13歲開始偷竊的龔某,官司吃了18年,“六進宮”,最後一次出來剁下手指頭髮誓要學好。胡美蓉平時經常找他談心,為他找了一份送水工作,幫助他解決了廉租房。他說胡阿姨是“把心掏出來給我的人”。一天中午,有個“道上”的人碰到他,買了一份便當給他。當他伸手去拿的時候,那人卻把飯扣在地上說:“垃圾癟三,餵狗都不給你吃!”這一下把他激怒了,“我不活了,殺掉幾個仇人當墊背的”。於是,他給胡美蓉打了個電話:“阿姨,我今天和你做最後的告別了,我要殺人!”然後就把電話掛了。胡美蓉馬上回電話告訴他,不管碰到什麼事,都要等我們見一面再說。胡美蓉從病床上爬起來趕到約定地點。胡美蓉在同事的攙扶下,一步步艱難地走向龔某時,龔某看到胡美蓉因化療頭髮幾乎脫光、面部浮腫蒼白,頓時驚呆了:“沒想到,胡阿姨已經病成這個樣子,還拖著病體來跟我見面。”一場危機就這樣被化解了。
2007年的一天,她聯繫好了服緩刑的林某,答應第二天上門看他。不料這天恰逢颱風“麥莎”襲來,林某家又十分偏僻,她可以打電話改期再訪。但她覺得對這個特殊的對象無論如何不能失信,便騎上腳踏車頂風冒雨朝林某家趕去。途中,她感到腰部越來越疼,一時失控,連人帶車翻倒在地。在同事的幫助下,她從雨水中一點點地撐起身體,慢慢地站立起來,忍著劇烈的刺痛,艱難地趕到了林某家中。林某壓根兒沒想到,這樣惡劣的天氣,胡老師居然還會“守信”不失約。重義氣的他一拍胸脯說:“胡老師,今後你有什麼吩咐儘管說,我聽你的。”
由於癌細胞轉移到腰椎,胡美蓉靠兩塊鈦合金支架和八根鋼釘支撐起脊樑,但她仍把生命置之度外、全心全意為幫教對象服務。她在住院治療和出院恢復期間,向社會開通了病床和家庭熱線電話,為自己的服務對象答疑解惑,排憂解難,用這種特殊方式繼續她的社工工作。
2008年7月31日,胡美蓉因患癌症醫治無效去世,時年53歲。胡美蓉倒下了,但她聯繫的服務對象站起來了,他們重新融入社會,給社會增加了一份和諧。
榮譽獎勵
2001、2002年,高境鎮連續被評為上海市衛生鎮、文明鎮。
銀珠大飯店、江灣科教儀器有限公司、大柏樹房產、江灣開林塗料公司等一批單位被評為市、區級文明單位。
2006年,高鏡鎮當選2005年度“全國環境優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