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金澤鎮](/img/f/85b/nBnauM3XyUTM2UTN3gTM2QTMyUTM4QjN0IjMzQTNwAzMxAzL4E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2004年3月4日,經市政府批准,撤銷原金澤鎮、商榻鎮和西岑鎮建制,建立了新的金澤鎮。金澤鎮行政區劃調整後,下轄新港、蓮湖、愛國、東天、錢盛、田山莊、任屯、龔都、淀湖、岑卜、西岑、三塘、育田、河祝、徐李、新池、金澤、東西、楊灣、建國、金姚、蔡浜、東星、淀西、王港、雙祥、沙港、南新、雪米、陳東等30個行政村,西岑、蓮盛、金溪、金楊、商榻等5個居委會。
金澤鎮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諸多。金澤鎮是上海唯一位於兩省一市交界處的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享有“江南第一橋鄉”的美譽。據史料記載,金澤原有“六觀、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橋”,且有“橋橋有廟、廟廟有橋”之諺。全鎮現存古橋21座,是上海保留古橋最多的鎮,其中普濟橋是上海地區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單孔石拱橋。
![金澤鎮](/img/2/d1c/nBnauM3X4QjNwQjMxkTM2QTMyUTM4QjN0IjMzQTNwAzMxAzL5E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金澤鎮水陸交通便捷,是江浙滬的重要交通樞紐。上海市第一條國家一級公路318國道和部分通車的滬青平高速公路貫穿全鎮,國家級主航道太浦河、急水港是通往江蘇、浙江、安徽等省的重要航道,也是黃浦江的黃金水道。
金澤鎮距上海市中心66公里,全鎮總面積為26.44平方公里,是上海通向江蘇、浙江的重要交通樞紐。金澤原有“六觀、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橋”,是一個以橋聞名的古鎮,向有“江南第一橋鄉”之稱,在下塘街一帶有一段相距350米的河道,河道上並列的五座古橋,竟然跨越了宋、元、明、清四個朝代,所以有“四朝古橋一線牽”的說法。至今鎮上共保存著宋元明清所建的七座古橋樑,分別是迎祥橋、祖師橋(如意橋)、放生橋、普濟橋、天王橋、萬安橋與關爺橋(林老橋)。建於宋朝鹹淳三年的普濟橋是上海地區最古老的石拱橋。金澤鎮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境內湖塘星羅棋布,河港縱橫交叉,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盛產的大米品質優良名譽江南。養殖的畜禽主要有豬、羊、雞、鴨,養殖水產的品種有蟹、鱉、鱔、蝦及各種淡水魚,河塘還盛產野生的籪蟹、桂魚、籽蝦、河鰻、鱉等名貴水產品,是上海重要的水產供應基地。
行政區劃
金澤鎮下轄30個行政村(新港、蓮湖、愛國、東天、龔都、任屯、田山莊、錢盛、淀湖、岑卜、西岑、三塘、育田、河祝、徐李、新池、金澤、東西、楊灣、建國、金姚、蔡浜、東星、淀西、王港、雙祥、沙港、南新、雪米、陳東)和5個社區居委會(西岑、蓮盛、金溪、金楊、商榻)。
人口概況
2005年全鎮戶籍人口有21317戶、60817人。男性30138人,女性30679人, 60歲以上老人11948人。來滬流動人口23534人,其中常住來滬流動人口6253人。
2005年,全鎮實現增加值34.6億元,比上年增長13.7 %。其中,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13994萬元,比上年增長-10%;實現第二產業增加值216044萬元,比上年增長1.6%;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16020萬元,比上年增長74.8%。全鎮實現財政收入70280萬元,比上年增長30.4%。
"環美"、"澱山湖"、"蓮盛"、"安信"、"長安"等5個商標成為"上海市著名商標"。日處理能力2萬噸的金澤、西岑兩座污水處理廠於3月開工。全區首個禁毒工作室--金澤鎮禁毒工作室於3月上旬成立。
人文歷史
![金澤鎮](/img/b/632/nBnauM3X1kDOyADO1MDO3gTM4ETMzQDO5ADMwADMwAzMxAzL4czL1k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飲食特色
碧波如鏡,岸柳含煙,舟行如梭,曲徑如帶的澱山湖35公里環湖周長有一半在金澤區域內,象一條綠色的綢帶在金澤的全身從"頭"到"腳"飄去著,加上境內的大江小河象蛛網交叉縱橫,俗話說"開門就見河,出門就動櫓",是典型的"魚米之鄉",那最引人口讒的美味佳肴當然也數金澤水產了。
好客的金澤人歷來客人一到,先茶後飯,用河鮮珍品招待客人。現代人吃菜一講營養,二講保健,金澤的許多特產都具備這二大功能。金澤區域內有一萬零二百畝水面,有水產資源62種,其中數甲魚、鱸魚、大閘蟹、鰻魚、銀魚、黃鱔等最為珍貴,這些活鮮活跳的水中特產,肉質純細雨,美味可口,都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下面向你介紹幾種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