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及提出
20世紀20年代,伍德沃斯(S. Woodworth,1869-1962)提出了行為因果機制的驅力概念,以代替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曾一度占統治地位的本能理論。所謂驅力是指個體由生理需要(如食物的需要、性的需要、逃避痛苦的需要)所引起的一種緊張狀態 。
相關理論
驅力減少理論drive-reduction theory
赫爾(C.L.Hull,1884-1952)在1943年提出了驅力減少理論。他假定個體要生存,就有需要, 需要產生驅力。驅力是一種動機結構,它供給機體的力量或能量,使需要得到滿足,進而減少驅力 。
這種理論認為,生理需要引起喚醒狀態,從而驅使有機體通過說話、吃喝來減少需要。驅力降低的生理目標是要達到 體內平衡——維持穩定的內部狀態 。
此後,赫爾又提出,人的行為主要是由習慣來支配的,而不是生物驅力支配的。他強調經驗和學習在驅力形成中的作用,認為學習對機體適應環境有重要意義。驅力給行為提供能量,而習慣決定著行為的方向。赫爾認為,有些驅力來自內部刺激,不需要習得,稱為 原始驅力;有些驅力來自外部刺激,是通過學習得到的,稱為 獲得性驅力。
驅力D、習慣強度H共同決定了個體的有效行為潛能P,三者之間的關係可表示為:
P=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