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中文名稱:馬鹿村![村莊全貌](/img/7/31b/nBnauM3X2UTM5UzMwEDO3MDMyMTMwIDOyIDOwADMwAzMxAzLxg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所屬地區:永興傈僳族鄉
面積:15.29平方公里
人口:人口1196人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2℃
自然資源
全村耕地總面積970.3畝(其中:田112畝,地858.3畝),人均耕地0.9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等農作物;擁有林地103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36.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7畝,主要種植花椒、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1665畝。基礎設施
2007年,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有280戶通自來水,有28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22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2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71.29%和39.6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6戶(分別占總數的24.52%和14.84%)。![生態林](/img/9/da0/nBnauM3XyYDO4kzMyEDO3MDMyMTMwIDOyIDOwADMwAzMxAzLxg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農村經濟
2007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7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6萬元,占總收入的77.78%;畜牧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13.8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2頭,肉牛7頭,);林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1.39%;工資性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6.94%。農民人均純收入60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人(占勞動力的1.76%),在省內務工15人。特色產業
該村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往本縣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5%。該村以花椒產業為主,計畫大力發展花椒產業。人口衛生
2007年,該村有農戶310戶,人口1196人,其中男性642人,女性554人。其中農業人口1138人,![小水窖](/img/4/c03/nBnauM3X4ADOxQjN0EDO3MDMyMTMwIDOyIDOwADMwAzMxAzLxg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文化教育
2007年,該村建有國小1所(馬鹿完小),校舍建築面積380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在校學生159人,距離永興鄉中學24公里。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78人,其中小學生121人,中學生57人。村務公開
2007年,該村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9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970.3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種植業](/img/4/b21/nBnauM3X0cDO5kDO2EDO3MDMyMTMwIDOyIDOwADMwAzMxAzLxg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基層組織
截止2007年,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4人,少數民族黨員24人,其中男黨員24人、無女黨員。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7人。人文地理
馬鹿村地處高寒山區,境內溝壑縱橫,山巒起伏,清水河流經之處適宜種植水稻。最高海拔三棵樁2880米,最低海拔馬鹿村委會1800米,年平均氣溫12℃,無霜期300天以上,年平均日照2237小時,年降雨量550毫米,![種植花椒](/img/7/d76/nBnauM3X0MzN1ETM5EDO3MDMyMTMwIDOyIDOwADMwAzMxAzLxg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新農村建設
近年來,馬鹿村以發展花椒產業為主,積極組織民眾開展新農村建設,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發展重點
存在問題:地處高寒山區,基礎設施十分薄弱,農民素質低,科學意識淡薄,產業結構單一,民眾生產生活十分困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花椒、核桃、魔芋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