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鎮

馬頭鎮

馬頭位於郯城西十公里的沂河南岸,北、東與城關鎮交界,西隔沂河與勝利鄉相鄰,南與港上鎮、歸昌鄉接壤。還有平果縣馬頭鎮、武鳴縣馬頭鎮、淮陰縣馬頭鎮。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馬頭鎮馬頭鎮

馬頭歷史悠久,相傳唐代已初具規模。由於地處沂河岸畔,清代以前水陸交通方便,商船停泊,車馬宿住,故名碼頭,後人為書寫方便,簡化為馬頭。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為郯城縣大東安鄉,雍正二年(1724年)屬郯城縣西鄉。民國初年屬郯城縣二區,並曾稱馬頭鎮。1948年劃為郯城縣第十一區。1954年,改建馬頭鎮。1958年撤區並鄉,改稱馬頭鄉,同年秋建立馬頭人民公社。1962年改稱馬頭區,1971年夏稱馬頭公社。1984年政社分開,因駐地馬頭,故名馬頭鎮。

自然狀況

馬頭鎮馬頭鎮
該鎮地處平原,地勢北高南低,東臨白馬河,西瀕沂河。總面積為890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為4400公頃,多為黃壤土質。由於土壤肥沃,水利條件較好,建有引沂灌溉閘一座,電灌站三處,可灌溉耕地面積達80%。盛產小麥、玉米、花生、水稻。經濟作物主要有:銀杏、花生、稀有林果、大棚蔬菜等。全鎮轄89個行政村,總人口7.1萬人,其中回民546戶,2340人。全鎮近百個姓氏,其中以李、王、張、劉、陳、吳、馬、文、黃、楊、徐、孫居多。

強鎮由來全鎮獲得的榮譽稱號主要有:山東省小城鎮建設百新工程試點鎮、首屆中國鄉鎮企業投資環境300佳、淮海經濟區“淮海名鎮”、山東省鄉鎮企業示範區、1994年起連續7年當選為臨沂市鄉鎮企業、民營經濟、個體私營經濟等明星鄉鎮、臨沂市小康鄉鎮等。

經濟發展

馬頭鎮馬頭鎮
第一產業50年代初期,糧食作物平均畝產92公斤,總產7712噸,糧經比為8∶2;1978年糧食作物平均畝產210公斤,總產1.24萬噸,糧經比7∶3。2000年全鎮糧食作物平均畝產364公斤,總產13677噸;糧經比為5∶5。50年代初期,全鎮農業總產值為562萬元;1978年為1871萬元;2000年為1.1億元,畜牧業總產值3383萬元,漁業總產值148萬元。

第二產業50年代初期,全鎮第二產業從業人員為769人,實現產值381萬元;1978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408人,實現產值2051萬元,實現利稅205萬元;2000年全鎮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30萬人,實現產值13.89億元,利稅9989萬元,增加值1.47億元。

第三產業50年代初期,全鎮第三產業從業人員611人,年創產值189萬元;1978年,全鎮第三產業從業人員893人,年創產值1591萬元,利稅159萬元;2000年全鎮共有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等種類服務網點2318戶,從業人員9405人,年創產值6.71億元,利稅5117萬元。

社會進步

馬頭鎮馬頭鎮
文教科技

馬頭鎮於1902年開始興辦學堂,建初等國小30處,招生500餘人;到1949年,境內有國小68處,初級中學2處,在校學生累計2173人,適齡兒童入學率53%。新中國成立後,教育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到2000年,全鎮有國小26處,國小教師353人,在校學生9160人,初級中學2處,教師208人,在校學生3400人,高級中學1處,教師101人,在校學生82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及學校設施均達到省級標準,先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學生1328名,其中大本430人,大專178名。1949年前,境內醫療條件較差,只有中醫醫生10餘名,中藥鋪2家。新中國成立後,醫療事業蓬勃發展,不斷壯大。1953年,建立郯城縣人民醫院馬頭分院,1993年成立馬頭中心衛生院;1968年,各村成立衛生室,配赤腳醫生,實行合作醫療制度;1998年底,投資170萬元,建門診、病房樓一棟,現有醫療、衛生技術人員82人,病床60張,年接待門診病人近4.7萬人。此外,有村衛生室27處,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31名。
人民生活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經濟的恢復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到1978年,民眾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吃糧主要以粗糧為主,人均占有糧食310公斤,人均純收入110元,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10平方米。到2000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1.1億元,國內生產總值達3.4億元,電視普及率達100%,電話普及率達百人11部,人均住房面積20平方米,農民人均純收入2815元。全鎮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鎮村建設

1992年以來,先後投資3800萬元,建成占地16.7公頃,建築面積7.2公頃、可安置400個固定攤位、1500個臨時攤點的批發市場,以及年銷售額6億多元的糖果工業園、金馬商業街和批發市場。1992年底,鎮駐地主要街道完成硬化。1994年,被命名為全國“鄉鎮投資環境300佳”。1994年鎮政府委託山東省城市規劃設計院設計“馬頭小城鎮建設規劃”,全鎮詳細規劃覆蓋率達95%以上,被列為山東省百新工作試點鎮和山東省中心鎮。

地方名人

馬頭鎮馬頭鎮
高仲書(1906~1970)山東省著名中醫。馬頭鎮人,自幼隨父學醫,得其家傳。後在上海名醫陸淵雷開辦的中醫函授學校學習二年,對張仲景《傷寒論》有精深研究,善用經方,長於內科。1964年被山東省衛生廳定為名老中醫。著有《傷寒論講義》、《傷寒類方述意》、《傷寒新解》等。曾任郯城縣第一、二、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縣人民委員會委員,濟南市第五、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張雲非(1902~1984)原名張棟,字耘斐。馬頭鎮人。6歲入私塾,後在本鎮競進國小讀書。畢業後任國小教師10餘年,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郯城縣動員委員會、魯南動員委員會四分會、山東抗敵協會四分會宣傳部長,山東省文化協會編輯部、山東省教育廳編審科編輯。1948~1952年,張雲非先後任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研究室編輯及學校教育處科員。1960~1978年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資料室主任,1978年7月任圖書資料室顧問,1982年離休。

劉汝浩(1894~1985)字霜橋,原名兆進,國民黨“行憲國大”代表。馬頭鎮和平街人,出身於市民家庭,曾入上海浦東中學讀書,畢業後在馬頭鎮求是國小任教員。1926年加入國民黨,1928年任國民黨郯城縣黨部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930年任國民黨山東省黨務整理委員會訓練部總務科幹事,1933年改任該會民眾運動指導科民訓股幹事,1936年後任臨沂縣法院承審、河南洛陽及四川合川等地方法院檢察官。1945年後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委員、山東省第四辦事處主任、國民黨山東省黨部總務處長、《大華日報》社社長。1946年任國民黨山東省黨部執行委員。1948年任國民黨“行憲國大”代表。濟南解放後去台灣。

平果縣馬頭鎮

概述

馬頭鎮位居平果縣城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區位優勢明顯,南昆鐵路、南百高速、南百二級公路、右江河越境而過,水陸交通便利。全鎮原轄8個社區,總人口4.2萬人。2005年6月實行鄉鎮合併,原城關鄉併入馬頭鎮,兩鄉鎮合併後,全鎮現轄19個行政村(社區),131個自然屯,34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達10萬人。

馬頭鎮馬頭鎮
經濟狀況

全鎮總面積21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657畝。2007年全鎮工業總產值完成41825萬元;農業總產值完成13366萬元;全年完成財稅收入達483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90元,財政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均排在全縣各鄉鎮之首。全鎮現設鎮級黨委1個,鎮直、村(社區)黨(總)支部43個,黨員總數1737人。馬頭鎮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實施黨的十七大精神,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箇中心,按照上級黨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產業化為戰略目標,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鎮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步入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軌道。全鎮招商引資項目共13個,總投資金額174200萬元,其中已開工建設和投產項目6個,投資達到23800萬元;簽約項目1個,投資金額18000萬元;正在洽談項目7個,洽談項目資金134000萬元。該鎮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不斷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建設發展步伐,第三產業發展迅猛,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快速發展。目前全鎮個體工商戶達4347戶,民營私人企業86家。該鎮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經濟作物以甘蔗、水果、蔬菜為支柱產業。不斷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積極引導民眾發展種植名特優水果,現全鎮水果種植面積已逐步形成規模,2007年全鎮玉米種植11280畝,水稻種植21400畝,糧食產量達22850噸;完成甘蔗種植任務8170畝,種植大青棗252.5畝,種植桑苗463畝;完成造林面積3039畝。

武鳴縣馬頭鎮

馬頭鎮馬頭鎮
概述

馬頭鎮位於武鳴縣東部,東靠大明山,與上林縣交界,鎮人民政府駐地馬頭圩,距縣城37公里,全鎮有12個村委會、1個社區,有5833戶共24738人。馬頭鎮東部的大明山,主峰龍頭山,海拔1760米,為桂中南最高峰,西部為高丘陵地帶,中部為沖積小平原。馬頭鎮歷史悠久,古蹟有四周古墓葬群及明清時期鏌鋣巡檢寨石城遺址,在安等秧坡和元龍坡出土的商代提梁卣及戰國時代銅盤、陶器、鐲、環玉飾、兵器、石礪、石苑等1千多件文物。

經濟狀況

馬頭鎮資源十分豐富,全鎮土地面積161平方公里,森林面積11.5萬畝,耕地面積26589畝。馬頭鎮大力發展地方特色經濟,每年種植反季節西瓜2000多畝,苦丁茶500多畝,山上有10000多畝八角林,所產的西瓜、苦丁茶、八角暢銷區內外,2002年農業總產值12396萬元,糧食總產量1144萬公斤。鄉鎮企業主要有澱粉廠、編織袋廠,澱粉廠每年生產澱粉6000噸,產值12738元,2002年企業總收入17446萬元,2002年鎮農業四稅完成4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32元。

淮陰縣馬頭鎮

概述

馬頭鎮馬頭鎮是秦漢時的淮陰縣治,今屬淮陰區,在市區西南十餘里。該鎮地處淮水南岸,去古泗水入淮口不遠。傳說秦時甘羅曾在此築城,所以又稱“甘羅城”。韓信從城外流落到縣城來之後,曾在這城下的淮水邊垂釣以暫謀生計,在窮餓潦倒的落魄時候遇到善良而明慧的漂母;也是在這城裡,受到市井無賴的羞辱;後來又從這裡出發,投身到秦末大起義的滾滾洪流中去。
後代的淮陰人在這裡樹起了“古楚淮陰”、“韓侯故里”的牌坊。還追尋韓信的遺蹤,在他當年“釣於城下”、“乞食漂母”和“胯下受辱”的地方為他建造紀念物:釣魚台、漂母岸石階、“韓信胯下受辱處”石柱。

馬頭鎮馬頭鎮
韓信湖• 漂母岸• 釣魚台 《水經注》記載了淮水流經淮陰故城的走向,至今在馬頭鎮還依稀可見。當初城下曾是淮水的一個灣口,韓信就垂釣於此。黃河奪淮以後,淮水改道,這裡只留下一泓清波,後來便稱為“韓信湖”。
韓信湖水面開闊,堤上楊柳依依,當年漂母岸的石級還有殘跡可尋。唐代崔國輔有《漂母岸》 詩云:“河水入淮處,南邊古岸存。秦時有漂母,於此飯王孫。”便是詠此。
韓信湖南岸,是《清河縣誌》 中記載的韓信釣魚台的所在。1981 年夏天,馬頭鎮國小師生在湖中游泳,在湖底摸到光沽如砥的大石。後組織打撈,終於撈出一
馬頭鎮馬頭鎮
塊雕刻精細、八角形的漢白玉石和兩隻石鼓。石鼓造型古樸,線條遒勁,鼓腹飾有“鋪首銜環”的浮雕,為釣魚台建於何年提供了實物佐證。1983年,馬頭鎮政府決定結合農閒積肥,抽乾湖水,開拓韓信湖。在清理中,又現木樁及規格統一的塊石、條石。可以推斷,當年的釣魚台是用石塊壘成,石鼓等亦是原有之物。為了紀念韓信,馬頭鎮政府在原處重建了韓信釣魚台,並豎起磚石牌坊,使秀麗的韓信湖更添了一層秀色。西側,可與韓信湖媲美的,有胭脂塘。初秋的水面上,芙蓉含笑,紅菱吐艷,岸畔紅楓把塘水染透,恰似傾落一缸胭脂。也有說是因為當年趙匡胤千里送京娘在這裡歇腳,趙京娘於湖畔梳理晨妝,洗脫的胭脂把水都染紅,所以才叫“胭脂塘”的。
韓信胯下受辱處 韓信湖東南即是韓信胯下受辱處。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載:韓信漂泊在淮陰大街上的時候,“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把他當道攔住說:“你縱然個子很大,還帶著長劍,實質是個膽小鬼!”當眾羞辱他:“你若不怕死,敢用長劍刺我么?若是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韓信望了這無賴好久,居然趴下來從他胯下爬過去了。圍觀的市井小人都嘲笑韓信的膽怯。這就是李白詩所說的“淮陰市井笑韓信”。然而群氓的欺侮並不能辱沒韓信建功立業的鴻鵠之志。後來那地方樹起了一根高大的石柱,上面鐫刻著七個大字:“韓信胯下受辱處”,為的是教那班歡喜嘲弄英雄的小人懂得羞恥。
據載韓信發跡後原諒了那曾經凌辱他的“屠中少年”,他不但未忌恨那個愚鈍的勇武之士,反而任命其為自己的封地楚都下邳的“中尉”(負責掌管巡城捕盜)。
淮陰縣的治所從馬頭鎮遷出之後,那石柱還立在原地,十年動亂期間,紀念韓信的遺蹟毀壞殆盡,石柱也不知去向。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馬頭鎮地方政府在韓信胯下受辱舊址建起了一拱形青磚牌坊,上書“胯下橋”三個隸書大字。地值馬頭鎮國小(現已拆除,並將興建韓信紀念館)左側,兩旁綠樹掩映,曲徑通幽,自有一番情趣。
馬頭鎮馬頭鎮
淮陰侯廟 最為歷代文人所稱道的是建在馬頭鎮的“淮陰侯”。唐代詩人殷堯落有《題淮陰侯廟詩》:
長空烏盡將軍死,無復中原入馬蹄。
舟向九原還屬漢,功超諸將合封齊。
荒涼古廟惟松柏,咫尺長陵又鹿麋。
此日深憐蕭相國,竟無一語到金閨。
廟雖不知建於何時,但唐時是已稱為“古廟”的了。宋代文人題詠淮陰侯廟的詩文現存較多。最為膾炙人口的是蘇東坡的《淮陰侯廟記》。文字不長,但一詠三嘆,無限感慨溢於言表,特節錄在這裡;應龍之所以為神者,以其善變化而能屈伸也。夏則天飛,效其靈也,冬則泥蟠,避其害也。當嬴氏刑慘網密,毒流海內,銷鋒鏑,誅豪俊,將軍乃辱身污節,避世用晦,志在鵲起豹變,食全楚之租,故受饋於漂毋;抱王霸之略,蓄英雄之壯圖。志輕六合,氣蓋萬夫,故忍恥跨下。洎乎山鬼反璧,天亡秦族,遇知己之英主,陳不世之奇策,崛起蜀漢,席捲關輔,戰必勝,攻必克,掃強楚,滅暴秦,平齊七十城,破趙二十萬。乞食受辱,惡足累大丈夫之功名哉?然使水行未殞,火流猶潛,將軍則與草木同朽,麋鹿俱死,安能持太阿之柄,雲飛龍驤,起徒步而取侯王?噫!自古英津之士,不遇機會,委身草澤,名堙滅而無稱者,可勝道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