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
水棲,卵生爬行動物。吻端尖,伸出之吻突長,吻長約三倍於眼間距,吻端有一對鼻孔。眼小,瞳孔圓形。頸基無顆粒狀疣。背、腹骨板小。背面橄欖綠色或黑棕色,表皮形成的小疣排列成縱行,邊緣部分柔軟,一般稱為裙邊;腹面黃白色,有淡綠色斑。背腹骨板間無緣板連線。前肢五指,內側三指有爪,後肢也同。指、趾間均具蹼。
分布地區
主要分布在江西西部,湖南東部,羅霄山脈範圍內山溪、池塘內。在水中行動迅速。喜出水曬太陽。喜食田螺及魚蝦等。卵生,產卵在夜晚,6月間為最多,每窩7~30個不等。卵近圓形,白色。冬眠期間為11月至次年3月,群棲泥底。
營養價值
馬錯鱉屬野生鱉類,含有蛋白質、脂肪、鈣、鐵、動物膠、角蛋白及多種維生素,是不可多得的滋補品。其背殼具有滋陰補陽、散結平肝之功效,可醫治咳嗽、盜汗、腎虧、閉經等症,鱉膽可治高血壓;卵能治久瀉久痢;血能治小兒疳積,在贛西地區,民間還流傳著馬錯鱉能醫治陽痿早泄之說。
民間傳說
那是在古代戰國時代,楚國有員大將名伍奢,此人耿直,因進忠言冒犯了楚平王,被判為“叛臣”,全家遭誅戮,只有其子伍子胥僥倖逃脫。楚平王欽令繪圖在全國捉拿。伍子胥悲憤交加,似喪家犬般四處逃竄,歷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來到吳楚邊陲——“昭關”。
昭關,是古時吳楚驛道上一大關寨,當時屬楚國的邊關重地,這驛道從楚東經鐵門(今老關)、油壙埠、昭關(今長春埠),到吳西渡(今黃花橋),過了淥水河,就是吳國了。此時的邊關,處處重兵把守,戒備森嚴。伍子胥在荒山野嶺東躲西藏,想偷渡淥水河太艱險,但走驛道的話又有畫像通緝,愁困交加,伍子胥一夜之間白了頭髮。
在河邊潛伏几日後,武子胥又一次來到吳西渡,他試圖去淥水河沖個澡,順便查看地形,以便捕捉個機會暗渡河去。豈料突然馬蹄一滑,摔倒在河邊。伍子胥不由得下馬觀看,原來是馬踩到了鱉蓋上,只見此鱉園如蓋,大如磨,伍子胥又累又餓,趕忙捉了回去烹而食之。食後發現精神大振,陽氣充沛,大喜之下一口氣奔過淥水河到達吳國。後人稱此鱉為“馬錯鱉”。
學校
現在該地仍有古地名“金鰲洲”著名學校“鰲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