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寺石窟群

馬蹄寺石窟群

馬蹄寺石窟群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中國西部甘肅省的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是一處十六國時期(公元304~439年)至清代(公元1644~1911年)的石窟群。

簡介

馬蹄寺石窟群迎來新中國成立來最大規模保護維修 馬蹄寺石窟群迎來新中國成立來最大規模保護維修

馬蹄寺石窟群位於張掖地區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區境內。馬蹄寺石窟群由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馬蹄寺,上、中、下觀音洞等七個小石窟群構成。共包括歷代洞窟70餘座,塑像500餘身,壁畫200餘平方米。

馬蹄寺石窟群保存了自北涼、北魏、隋、唐至元、明、清的歷代造像與壁畫,對於研究中國石窟藝術與宗教發展史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創建

關於馬蹄寺的創建年代已無史籍可考,據對其窟型、造像與壁畫等的特點分析,很可能開創於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而馬蹄寺南、北二寺及上、下、中觀音洞則為元代所開。

馬蹄寺的創建,當地還有不少民間傳說。一說在第8窟內的地面上,有馬蹄印,此印為二郎神(也有說為格薩王乾隆皇帝)的馬路過此地時所踏,故名馬蹄寺。一說是在修建石窟時,曾發現一枚藏文印章,印文意為“母親”,人們稱其印為“母親的印章”,讀音為“瑪提”,與漢文“馬蹄”讀音近似,當地漢民就稱其為馬蹄寺。

規模

千佛洞石窟

馬蹄寺內飛天像馬蹄寺內飛天像

根據洞窟分布情況可劃分為西區、中區及東區,西區分布有1、2、3、4窟;中區分布有5、6、7、8窟;東區基本是浮雕的舍利塔龕,共91座。千佛洞石窟洞窟形制以平面方形中心柱窟為主,現存十六國北朝時期遺蹟的洞窟4個,窟內保存有自十六國北涼、北魏、唐時期的造像40餘身,北魏西魏、元、明各時期壁畫300多平方米。

北寺石窟

馬蹄北寺石窟石窟群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有編號洞窟9個,大小窟龕30個,洞窟均開鑿於元代。據現存於各窟內的造像、壁畫特點分析,大多是元代作品。窟前原有規模宏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建築,由於自然和認為的破壞已不復存在。北寺3、7窟建造規模宏大,構造獨特,在石窟開鑿史上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三十三天石窟

該窟距地面42米,就崖壁而鑿,從其外觀看可分為五層:第一、二、三層各平列開五窟,第四層一列開三窟,最上一層開一窟,共十九個窟,兩個龕,總計21個窟龕,宛如一座寶塔,其內有一“之”字形棧道直通窟頂。視其窟型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平面方形的人字披頂窟;另一類為平面方形的覆斗式四面坡頂窟。毎窟內塑一身結跏趺坐佛像,現已不存。四壁為元代影塑千佛或壁畫,有的壁畫為明代重繪。

站佛殿石窟

站佛殿石窟又稱“藏佛殿”,該窟為一個平面縱長方形平頂大窟,深33.5米、寬26.3米、高約15米,是一個規模宏大的佛殿窟。窟前鑿有三個窟門,窟內正中開有一個中心柱式的拜殿,原開有若干佛龕,每龕內塑一身結跏趺坐佛,為元代所作,現已無存;中心柱甬道四周內外兩側開有四十九個大龕,每龕內原塑有藏傳佛教薩迦派的造像,現大部分已毀。前堂南、北兩壁繪大型禮佛圖,中心柱及甬道入口處的壁面上繪四大金剛,均系明代重繪。

馬蹄殿窟

馬蹄殿窟平面呈方形,窟內有中心柱,有三個窟門,均作券形,窟高3.9米、寬10.06米、深8.6米。窟內南、北、西三面鑿圓拱形龕,龕內原造像無存,現存造像均為新造,原作僅留門內及中心柱兩側明代重繪的力士和供養人像殘跡。中心柱左側前面地面上有一方凹陷的馬蹄印記,形態逼真,所謂馬蹄寺、馬蹄殿、馬蹄山、馬蹄河都由此得名。

金塔寺石窟

金塔寺石窟,分東、西兩窟。現存十六國北朝時期遺蹟的洞窟兩個,洞窟形制以平面方形中心柱窟為主。窟內保存有北涼、北魏、西魏、唐、元、明等時期的彩塑近236身,北涼、北魏、西魏、西夏、元、明等時期的壁畫500多平方米。金塔寺東、西兩窟保存的塑像題材豐富,布局精巧,塑作精美,保存較好,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尤其是東窟中心柱上凌空懸塑的高浮雕大型彩塑飛天,素有“東方飛天之精華”的美譽,在飛天藝術表現形式上取得了一種獨特的成就。

藝術價值

第一,它保存了中國早期石窟(北魏前)大量雕塑精品。因新疆早期石窟的雕塑毀壞殆盡、敦煌石窟的早期雕塑數量及少,且零碎不具規模,不足據以進行全面研究,故馬蹄寺石窟群的大量雕塑在文物價值上就愈顯得彌足珍貴。

第二,它完整地展現了中國早期石窟的過渡性藝術風格,為研究中國石窟藝術的發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第三,它保存了中國僅有的四個喇嘛教石窟大量的建築、雕塑、壁畫精品。

第四,她是現存僅次於莫高窟的一座中國“通史型”的石頭藝術博物館。

修繕

1992年開始接待遊客的3號窟於2002年關閉。包括3號窟在內的馬蹄北寺石窟岩體加固、病害治理工程方案已於2003年由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設計,甘肅經緯建設監理公司監理,甘肅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公司施工,於2005年8月開工,2006年9月竣工。工程包括1-8號窟的危岩體錨固、裂隙注漿、局部支頂、防風化、截排水、甬道修繕等。

2003年10月張掖市境內曾發生芮氏6.1級地震,給整個石窟群的安全造成損害。因此,除正在開展的維修保護工程外,張掖市文物管理部門還規劃在國家的第11個五年計畫期間,實施金塔寺西窟窟檐滲水處理加固、金塔寺石窟棧道改造、上中下三處觀音洞維修保護等7項工程,全部工程將於2009年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