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科(化石)

馬科(化石)

現生馬(包括斑馬、驢和半驢)從形態上講是高度特化的一類動物:牙齒高冠,肢為單趾。現生代表只有一屬,但化石馬的屬種很多,各屬之間的聯繫較易辨認。因此,達爾文進化理論問世(1859)後,馬的進化成了古生物學支持進化論的最早的例證。1861年英人R.歐文首先提出了一個進化序列:古獸馬(Palaeotherium)→安琪 馬(Anchitherium)→三趾馬(Hipparion)→馬(Equus)。B.O.科瓦列夫斯基對其中的某些環節作了極為細緻的剖析,而T.M.赫胥黎對這一思想進行廣泛宣傳。達爾文主義之被普遍接受,馬的進化,作為古生物學的具說服力的實證,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但是隨著在北美愈來愈多的新的馬類化石的發現,人們逐漸認識到,馬類的進化遠非想像的那樣簡單。到1940年R.A.斯特頓發表“北美馬科系統發育”一文時,馬的進化歷史才逐漸被大體認識,並被人們接受。這一認識的主要論點,至今仍被廣泛接受和被引用。根據這一認識,馬類的進化主幹一直在北美。最早可追溯至距今約5500萬年,主幹之外,尚有若干旁支,並在不同的地質時期內擴大到其他大陸(見圖),目前公認的屬有20多個。

馬科(化石)

正文

現生馬(包括斑馬、驢和半驢)從形態上講是高度特化的一類動物:牙齒高冠,肢為單趾。現生代表只有一屬,但化石馬的屬種很多,各屬之間的聯繫較易辨認。因此,達爾文進化理論問世(1859)後,馬的進化成了古生物學支持進化論的最早的例證。1861年英人R.歐文首先提出了一個進化序列:古獸馬(Palaeotherium)→安琪馬(Anchitherium)→三趾馬(Hipparion)→馬(Equus)。B.O.科瓦列夫斯基對其中的某些環節作了極為細緻的剖析,而T.M.赫胥黎對這一思想進行廣泛宣傳。達爾文主義之被普遍接受,馬的進化,作為古生物學的具說服力的實證,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但是隨著在北美愈來愈多的新的馬類化石的發現,人們逐漸認識到,馬類的進化遠非想像的那樣簡單。到1940年R.A.斯特頓發表“北美馬科系統發育”一文時,馬的進化歷史才逐漸被大體認識,並被人們接受。這一認識的主要論點,至今仍被廣泛接受和被引用。根據這一認識,馬類的進化主幹一直在北美。最早可追溯至距今約5500萬年,主幹之外,尚有若干旁支,並在不同的地質時期內擴大到其他大陸(見圖),目前公認的屬有20多個。

馬科(化石)馬科(化石)
在始新世時共發現3個屬:始馬(Hyracotherium)、山馬(Orohippus)和後馬(Epihippus)。它們都很小,體大如狐和犬。牙齒低冠,丘型齒,前臼齒未臼齒化;前肢為4趾。始新世初,大西洋尚在初期形成階段,始馬在歐洲也有發現。漸新世時在北美主要發現兩個屬:中馬(Meso-hippus)和細馬(Miohippus)。它們個體增大,如羊,頰齒已呈脊型,前臼齒已接近或完全臼齒化,前肢3趾。此時其他大陸都沒有馬類進化主支的化石。以上 5個屬在形態上形成連續的系列。中新世是馬類進化的最重要的階段,也是產生多個旁支的時期。首先,低冠三趾類型繼續演化,產生出安琪馬類型的幾個旁支。計有古馬(Ar-chaeohippus)、安琪馬(Anchitherium)、次馬(Hypohippus)和巨馬(Megahippus)。它們的個體由小急劇增大,巨馬的大小已接近現生馬了。上頰齒有W型外壁,次級小褶開始出現。安琪馬在早中新世(距今約2000萬年)通過白令陸橋進入歐亞大陸。在中國產生了後期特化的中華馬(Sinohippus)。這一類型的馬在晚中新世末全部絕滅。另一支則向高冠演化,在早、中中新世有兩個屬:副馬(Parahippus)和草原古馬(Merychippus)。前者還很小,與中馬差不多大小,但冠高已接近齒冠長,只是脊還沒有互相連線形成齒凹。草原古馬上頰齒的冠高則大於冠長,冠面上形成齒凹,原尖局部孤立。從草原古馬又分出兩支:一支形成原尖完全孤立的三趾馬類,包括4個屬:三趾馬(Hipparion)、新三趾馬(Neohipparion)、祖三趾馬(Cormohipparion)和矮三趾馬(Nannippus),這些屬在眶前窩的形態上差別較明顯。另一支則向單趾和上頰齒原尖與原脊相連的真馬方向發展。這一支通過原馬(Protohi-ppus)、上新馬(Pliohippus)、恐馬(Dinohippus)等逐步演化為真馬(Equus)。在晚中新世之初(距今約1200萬年),三趾馬通過白令陸橋進入歐亞及非洲。上新世時(距今約 400萬年)上新馬類型的馬進入南美成為一種南美土著馬(Hippidion)。上新世末(距今250萬年上下)真馬向西進入歐洲及非洲,向南進入南美。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