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趾馬動物群化石

三趾馬動物群化石

三趾馬動物群是已知種類包括嚙齒類的原鼬鼠、副竹鼠、甘肅豪豬,食肉類的短吻犬、中華副美洲獾、近狼獾、小原臭鼬、霍氏原臭鼬、大密齒獾、中華貂、鼬鬣狗、似鬣狗鬣形獸、翁氏鬣形獸、變異副鬣狗、巨鬣狗、巴氏劍齒虎、野貓、小後貓,長鼻類的保德四棱齒象,奇蹄類的東鄉三趾馬、賈氏三趾馬、渭河三趾馬、腔脊三趾馬、膜鼻三趾馬、和政無鼻角犀、維氏大唇犀、伊朗犀、簡單副板齒犀、臨夏副板齒犀、林氏額鼻角犀、雙角犀、鉤爪獸,偶蹄類的斯氏弓頜豬、弱獠豬、叉角鹿、後麂、新羅斯祖鹿、薩摩麟、舒氏河南獸、小齒古麟、羚羊、步氏和政羊、中新羚、中華羚、原大羚、陝西鏇角羊等,還發了臨夏鴕鳥化石。

簡介

三趾馬動物群是已知種類包括嚙齒類的原鼬鼠副竹鼠、甘肅豪豬,食肉類的短吻犬、中華副美洲獾、近狼獾、小原臭鼬、霍氏原臭鼬、大密齒獾、中華貂、鼬鬣狗、似鬣狗鬣形獸、翁氏鬣形獸、變異副鬣狗巨鬣狗、巴氏劍齒虎、野貓、小後貓,長鼻類的保德四棱齒象,奇蹄類的東鄉三趾馬、賈氏三趾馬、渭河三趾馬、腔脊三趾馬、膜鼻三趾馬、和政無鼻角犀、維氏大唇犀、伊朗犀、簡單副板齒犀、臨夏副板齒犀、林氏額鼻角犀、雙角犀、鉤爪獸,偶蹄類的斯氏弓頜豬、弱獠豬、叉角鹿、後麂、新羅斯祖鹿、薩摩麟、舒氏河南獸、小齒古麟、羚羊、步氏和政羊、中新羚、中華羚、原大羚、陝西鏇角羊等,還發了臨夏鴕鳥化石。

臨夏鴕鳥

臨夏鴕鳥一種巨型鳥類,比現在的非洲鴕鳥還大,鴕鳥是現存鳥類中體型最大的鳥類,它的前肢已經十分退化,胸骨不具龍骨突,沒有飛行能力,兩趾行走。甘肅鴕鳥的材料代表了早期鴕鳥保存最好的骨骼標本之一,這一發現也將鴕鳥在中國生活的歷史向前推移數百萬年。在鴕鳥化石中,臨夏鴕鳥具有迄今為止保存最好的腰帶。臨夏鴕鳥的發現表明晚中新世鴕鳥已經廣泛分布於非洲和歐亞大陸。新的鴕鳥化石的發現不僅對該地區的氣候環境具有一定指示意義,而且對探討鴕鳥類的早期演化提供重要價值。

原臭鼬

原臭鼬原臭鼬

原臭鼬是一種在歐亞大陸廣泛分布的新近紀鼬科動物,但以前建立的種都是基於一些單個牙齒。在和政地區發現的大量完整的頭骨以及骨架化石,使古生物學家對於原臭鼬的認識在質量、數量和種的多樣性上都前進了一大步,並為解決原臭鼬的系統發育和地理分布難題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小原臭鼬是2004年在和政地區發現的一個新種,是世界上最小的原臭鼬,它的牙齒和骨頭構造也最原始。原臭鼬適應於歐亞大陸中緯度地區的開闊草原環境,它在晚中新世時期的中國具有與歐洲相同的多樣性。

印度熊

印度熊具有巨大的頭骨和粗壯的牙齒,裂齒已經失去了切割的功能,臼齒變成方形,上面有鈍的齒尖。和政地區的印度熊標本相當豐富,而且保存得非常完好。熊類的尾巴退化到僅有殘跡,腿腳變得短而笨重,因此它們追捕獵物的能力明顯減退。現代的熊更是變成了雜食性動物,與狗類以肉為食的習慣相差甚遠。熊類在北半球起源和演化,在更新世時期侵入南美洲,但它們卻奇怪地從未侵入過非洲。熊類有各種各樣的生活環境,如冰天雪地中的北極熊和晚更新世時住在山洞中的洞熊。

副鬣狗

副鬣狗的體型與現代的鬣狗接近。鬣狗其貌不揚,其後腿很短,跑起來有些顛跛。鬣狗常給人一種貪婪的印象,它們成群結夥搶劫其他動物的獵物,有著吃腐肉的惡名。其實現代鬣狗是奔跑追擊型捕獵動物,以窮追並群體合作的方式追捕獵物,它們的食物比例中以自己捕食所得的新鮮獵物為主,搶占別人的獵物只占很小部。鬣狗與其他食肉類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其特有的粗壯上下頜骨及前臼齒,可輕易咬碎骨骼,從中攝骨髓。一群鬣狗可以在幾分鐘內吃光一整隻斑馬,連骨帶肉丁點不剩。

鼬鬣狗

鬣狗的四肢因經常奔跑而變長,牙齒和頜骨因咀嚼骨頭而增大。牙齒的增大尤其表現在最後兩枚前臼齒,也就是第三和第四枚錐形的前臼齒上,這是鬣狗咬碎大骨頭的很需要工具,因為它們在習慣的食腐肉的過程必須對付那些難啃的骨頭。鬣狗雖然看起來有些象狗或狼,但它們不是真正的狗,與狗的親緣關係比較遠,倒是與貓的關係更近。鼬鬣狗是早期原始的鬣狗,比後期的鬣狗小而輕巧,是晚中新世和早上新世常見的一種小型鬣狗,在華北各地這一時期的動物群中發現過很多它們的化石。

鼬科

鼬類的特點與其它的狗形類相差較遠,它們從漸新世初期起源後就沿著一條獨立的道路發展。鼬類的臉部短,腦顱長而擴大,這是它們的典型特徵。從其祖先類型開始,鼬類新生代中、晚期在發展上出現了高度的適應輻射,其中有不少生存時間很短就滅絕了的類型。直到今天,還有鼬類的五個類群生活在世界上,分別以黃鼠狼、蜜獾、獾、臭鼬和水獺為代表。鼬類在所有的食肉動物中表現出了最大範圍的適應輻射。和政地區的三趾馬動物群中豐富的鼬類動物,包括副美洲獾、近狼獾、原臭鼬、密齒獾和中華貂等。

劍齒虎

劍齒虎劍齒虎

在兇猛的貓科動物中,劍齒虎是中型或大型的非常特化的類型,劍齒虎的大小與現代的獅子或豹子差不多。作為貓科動物的一員,劍齒虎與它的現代親戚一樣,具有可收縮的鋒利的爪子,其牙齒數目減少,上下裂齒的刃葉長而且非常鋒利。劍齒虎最大的特點是其長而側扁彎曲的上犬齒,形同匕首一般,前後還具有鋒利的刃嵴,這就是其名稱“劍齒”的來源。相反,劍齒虎的下犬卻退化縮小了。劍齒虎下頜骨的最大特點是具有非常明顯的頦突,通俗地說,就是它的下巴頦特別發達,幾乎成一個直角型。

四棱齒象

長鼻類在它們的全部歷史中都是森林中或平原上的大型或巨大的哺乳動物。和政地區有豐富的長鼻類化石,尤其是在中中新世。到晚中新世時期,隨著環境的改變,長鼻類在和政的數量減少,僅以四棱齒象為代表。四棱齒象的下頜也具有由門齒形成的鏟板,比鏟齒象的鏟板更窄。中國古代就開始採集來作為中藥的“龍骨”中就包括了四棱齒象的化石。長鼻類沿著不同的方向演化,它們有著複雜的進化歷史,許多種類最終滅絕了,現在僅僅剩下亞洲象和非洲象還殘留在世界上。

三趾馬

三趾馬具有高冠和白堊質覆蓋的頰齒,隨著高冠齒的磨蝕,釉質的複雜結構就暴露在咀嚼面上。儘管這些釉質結構在年齡和個體之間都有變化,但不同的屬種也具有自己獨特的樣式,可以作為鑑定的重要標誌。三趾馬的上頰齒原尖的內側,也就是靠近舌頭的一側。與現代馬相比,三趾馬的四肢更為細長。最早的中趾馬在120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開始時第一次跨越了白令陸橋從北美來到亞洲,然後迅速擴散到歐洲和非洲。

林氏山西犀

山西犀在分類上屬於無角犀亞科,但它卻是鼻子末端長著一個小角的犀牛。山西犀最早的材料是由19世紀未來中國的德國傳教士從天津的中藥材鋪買到的,是一些單個牙齒。在和政地區發現了山西犀的完整頭骨化石,產於距今500多萬年前的早上新世紅粘土堆積。山西犀是從無鼻角犀向大唇犀演化的一個中間環節。山西犀也像大唇犀一樣有一個擴展的下頜聯合部和獠牙狀的下門齒,但擴展的程度和獠牙的尺寸都明顯小於大唇犀。山西犀的高齒冠和細密的釉質褶皺還顯示它是一種以硬草為食的犀牛。

伊朗犀

伊朗犀是一種大型的犀牛,正像其名字暗示的那樣,它第一次被發現於伊朗。它的鼻骨又寬又長,用以支撐巨大的鼻角,雄性個體的鼻角尤其發達。它的眼眶強烈向外突出,其目光在生活時一定顯得非常威猛。伊朗犀是迄今為止唯一發現在雄性個體的顴弓後部具有粗糙的半球形結構的犀牛,顯示其可能附著類似於“角”狀的皮膚衍生物,是雄性在與捕食者對抗或與同類爭鬥時的武器或恐嚇工具。伊朗犀雄雌個體之間具有顯著差異,即“性雙形”現象,說明這種犀牛在北半球開闊的溫帶草原上過著一雄多雌的生活。

臨夏副板齒犀

臨夏副板齒犀臨夏副板齒犀

副板齒犀是一種大型的板齒犀,與進步的板齒犀不同,副板齒犀頰齒的釉質褶皺很弱。副板齒犀到目前為止只發現於中國,但以前發現的材料都相當少,僅是一些單個的牙齒和肢骨,而在和政地區發現的副板齒犀則有相當完好的頭骨材料。副板齒犀的頭骨相當長,頰齒列強烈後移以至於最後一枚牙齒也位於眼眶之前。鼻骨的游離部也相當長,並形成穹隆狀的粗糙角座,顯示它在生活時有一個巨大的鼻角。與第四紀的真板齒犀不同,副板齒犀沒有額角,真板齒犀具有一個高聳的額角,卻沒有鼻角。

爪獸

爪獸是一種很奇怪的奇蹄動物,外形很像馬,牙齒與雷獸相似,最特別之處在於它是有蹄類動物中唯一的長爪子的類型。爪獸身高可達3米,常用指關節行走,以保護長長的爪子,它那強有力的四肢是非常有效的防衛武器。但是更多的時候,爪獸用它的爪子勾下樹枝,以便吃到最鮮嫩的樹葉。爪獸的身體比例看起來相當奇怪,跟大猩猩很相似,其前後肢之間在長度上的差別很大,後肢很短,說明其奔跑能力很弱。從爪獸的肢骨所反映出的特徵表明爪獸以適合於承重的後肢作支撐,用靈活的前肢抓取樹木的枝葉來食用。

小旱獺

小旱獺小旱獺

小旱獺是一種個體很小的旱獺,它是在和政地區發現的一個新種。我國的現生旱獺分布於甘肅、青海、新疆、四川、雲南和西藏等地區,它們均棲息於高山草原或草甸地帶。例如,喜馬拉雅旱獺主要棲息于海拔3750~5200米之間的高山草原、高山草甸、谷地灌叢草原、高原荒漠草原、高原高寒荒漠及山地荒漠等環境中。小旱獺在形態上和現在旱獺形態上和現生旱獺非常接近,它們的生態環境也應該大體相同,表明和政地區在早更新世可能已有適於旱獺生活的高山草原或草甸的生態環境。

安氏猴

靈長目是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一個分類單位,之所以叫靈長目,是因為人類看作是進化歷史的最高產物的自然結果,即是世界上的萬靈之長。然而,從進化的過程來說,靈長類是直接從原始的食蟲類祖先起源的,所以在整個哺乳動物進化樹上,靈長類是想當早的一個分支。中國西北地區發現的靈長類動物非常長,而和政地區卻在早更新世的真馬動物群中發現了獼猴和副長吻猴的化石,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安氏猴的個體比現生獼猴各種和化石種稍大,它是我國最早建立的獼猴屬的一個種。

甘肅副長吻猴

甘肅副長吻猴是在和政地區發現的一種新的靈長類動物,以產地甘肅為其命名。它的牙齒在尺寸上比所有已知獼猴各種都大,而與原黃狒接近。原黃狒在頭骨和下頜上與獼猴很接近,但在牙齒上卻與狒狒接近,可能是這兩個屬共同的祖先。副長吻猴的主要分布區是歐洲,其尺寸大,頭長超過20厘米中,面部長,與豬玀接近,雄性犬齒特別發育。和政的材料顯示副長吻猴和原黃狒確實可以區分開來,副長吻猴的個體比原黃狒大。甘肅副長吻猴是一種向攝食比較乾硬食物方向特別的副長吻猴。

德氏犬

在龍擔發現了大量犬屬的化石,包括雄性和雌性個體的幾十件標本。德氏犬是根據龍擔的材料建立的一個新種。十分奇特的是,在龍擔動物群中還生少著另外兩個犬屬的新種,即龍擔犬和短頭犬,但個體數量較少。德氏犬種名獻給法國神父德日進,他不但描述過我國眾多地點的犬屬化石,而且預見到我國早更新世地層中可能還有另一種沒有命名的犬類動物。德氏犬是一種大型犬,雌性的頭基長平均19.5厘米左右,雄性長21厘米左右。龍擔犬和短頭犬的個體也是相當大的。

德氏狗獾

德氏狗獾的個體比大部分現生狗獾稍大,頭基長約為12厘米。歐亞大陸的狗獾化石非常少,在南亞和中亞就沒有它們的記錄,而在歐洲材料比較好的化石實際上只有兩種,都與中國的狗獾不同。有趣的是,德日進在1945年討論賈氏狗獾時就指出過在中國的早更新世應該有另外一種狗獾,但德日進當時並沒有建立新種,主要是因為他的材料大部分都是下頜,頭骨和上牙很少,龍擔發現的完好材料證實了德日進的預見,為了紀念他,所以將在龍擔發現的狗獾新種命名為德氏狗獾。

鋸齒虎

鋸齒虎的分布非常廣泛,在亞洲生活於上新世到中更新世,在歐洲生活於上晚新世到中更新世,在北美生活於晚上新世到晚更新世,在非洲生活於晚上新世。鋸齒虎是中至大型具帶鋸齒馬刀形上犬齒的貓類動物,它的門齒、犬齒、上第四前臼齒及下第四前臼齒和第一臼齒的齒緣未磨蝕時有鋸齒,四肢骨比較細長。鋸齒虎作為屬名首先是在1890年提出來的,所依據的標本是產自義大利的一個頭骨的前半部和下頜,這件標本現在保存在佛羅倫斯大學的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泥河灣巨頦虎

巨頦虎在世界上的分布相當廣泛,在亞洲、歐洲、非洲和北美的上新世或更新世地層都有發現。在和政地區發現的泥河灣巨頦虎是中等大小具微彎匕首狀上犬齒的貓類動物,其牙齒均無鋸齒,四肢骨比較粗短,但比美洲劍齒虎者細長。在中國最開始是德日進於1930年在河北泥河灣發現的,他定了一個新種泥河灣巨頦虎,作為這個種選型標本的一個比較完整的頭骨就保存在天津自然博物館。歐洲的巨頦虎的頭骨材料很零散,義大利正型地點材料也很破碎,沒有完整的頭骨。

臨夏西瓦獵豹

臨夏西瓦獵豹臨夏西瓦獵豹

西瓦獵豹是中等大小的貓科動物,四肢骨修長,體型大於現生獵豹。在和政地區龍擔發現的材料使研究者更加相信西瓦獵豹確實和現生獵豹有很顯著差異,例如所有的歸入西瓦獵豹的化石都明顯比現生獵豹大。臨峽西瓦獵豹以化石產地所在的臨夏盆地命名,它是大型的西瓦獵豹。西瓦獵豹過去發現的材料主要是下頜,頭骨材料很少。此前僅在法國的一個地點發現過這類動物的頭骨。我國早期的獵豹化石過去只發現過下頜,和政地區發現的完整材料極大地豐富了古生物學家對這種貓科動物的認識。

龍擔日本鹿

日本鹿是中等大小的六角枝鹿類,即它的每一個角是有三個角枝,其眉枝高,主枝長而直。日本鹿的角細長,斷面圓或稍扁,角面紋飾以溝為主,第二分叉非常高,第二、三角枝在長短和粗細上相差不大。龍擔日本鹿以和政地區的化石地點龍擔命名,是一種大型的日本鹿。龍擔日本鹿眉枝這一點足以使它和現生的每角三角枝的水鹿和軸鹿區別開來。日本鹿的眉枝與主枝間的夾角大,且較彎曲是與水鹿進一步區別的特徵。與所有已知日本鹿的各種相比,龍擔日本鹿都是最大的。 

短角麗牛

麗牛是一種頭骨低、窄,四肢較細長的牛類動物,在更新世早期分布於歐亞大陸。麗牛的雌性無角,雄性的角較細,亞柱狀,角基起始於眼眶稍後,角基至眼眶後緣之間的距離和眼眶本身長大約相等,角的下緣在枕骨頂面之下,角向後伸,不同程度地互相分離,麗牛的枕面近半圓形,頭骨在角後的部分仍然很長。在和政地區發現的短角麗牛體型大,鼻骨和額部寬闊,其雄性具一對短而較直或微向內彎、主要向後平伸的角,角的斷面呈橫長的橢圓形。短角麗牛

秀麗半牛

半牛是一種頭骨較寬的牛類動物,在更新世早期分布於亞洲地區,半牛的角長,角內沒有大的空腔,其斷面呈三角形,兩角基部分開不遠,伸向後外方,直或末端微向內彎。半牛的頭骨角後部分長,角小而後伸,牙齒次高冠。在和政地區發現的秀麗半牛,其種名來自拉丁文,是“細瘦”的意思,這個種名表示其頭骨比較窄細。秀麗半牛的角長而直,向外後方平伸,角基斷面為前外邊寬後內邊窄的梯形,前上棱最銳利,前下棱次之,向上逐漸變為橫向長的等邊三角形。現生的水牛也具有三角形斷面的角。

啟示

在上新世時期,青藏高原地區的平均海拔只有幾百米至乾米左右,科學家們在海拔80l2米的希夏邦馬峰北側的吉隆盆地內海拔4000餘米的巨厚河湖相堆積中,找到了生活在距令1000萬到300萬年前的三趾馬動物群化石。

三趾馬是現代馬的祖先,它個體較小,蹄有三趾。在上新世時期,它生活在地勢低平的熱帶、亞熱帶森林草原和稀樹草原上。它分布極其廣泛,在歐亞大陸、北美及非洲都曾有過它的足跡,因而是上新世動物的典型。和它共生的動物有犀牛、長頸鹿、羚羊、竹鼠等,總稱三趾馬動物群。在我國華北、西北地區以及印度北部等地的上新世地層中,三趾馬動物群化石很常見。耐人尋味的是,除了青藏高原,所有這些化石點的海拔都只有幾百米,最多不過乾米左右,這說明當時三趾馬動物群生活的地方,地勢都比較低緩,氣候也比較暖濕。

過去,青藏高原上沒有發現三趾馬化石,常常作為大高原自古有之的反證。認為三趾馬從中國向南亞遷徙的路線是經過阿富汗,伊朗到達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現在,不僅在高原的吉隆盆地,而且在聶拉木、扎達和比如等地發現了多處三趾馬動物化石點。這些地方的海拔都超過4000米,年平均氣溫在l℃以下,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顯然,三趾馬不能在這種氣候條件下生活。這就證明,直到上新世時期,今天的高原仍然不高,沒有構成三趾馬動物群自由往來的障礙。
可以說,三趾馬動物群生活的時代,是高原地質歷史發展中的繁榮昌盛期。這個時期是從特提斯海退縮閉合成陸之後的穩定階段,地殼運動不強烈,山地被剝蝕削低,大量的物質被搬運,堆積到盆地、谷地中。沉積物厚達幾百米,整個高原地區,以廣闊的準平原地貌為特徵,沒有陡峭的山崖,沒有深邃的峽谷,在微微起伏的平原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湖泊。藏北地區的湖泊湖面寬廣,湖水深幽。魚兒在水中盡情遊蕩,鳥兒在湖濱盡情嬉戲。

在藏南及喜馬拉雅山北麓斷陷帶上,湖泊呈條帶狀相間分布,象銀色的串珠,把藏南裝扮得非常美麗。雖然那時岡底斯山、唐古拉山、崑崙山等山脈都已存在,但都不很高,喜馬拉雅山的平均高度也不足3000米。氣候冬季較濕潤,夏季較溫暖,南北間年平均溫差僅為6℃左右,在這種較為均一的氣候環境下,三趾馬動物群成為主宰者。濕潤而溫暖的氣候使土壤發育為紅色,至今許多地方都可見到這層紅色風化殼。
三趾馬動物群化石的發現給我們研究恢復青藏高原上新世古地理環境以啟示。它們的滅絕反映了地質歷史進入了新的階段,即地殼強烈隆升,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青藏高原。

世界著名化石盤點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遺體或遺蹟,最常見的是骸骨和貝殼等。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並能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保存在地殼的岩石中的古動物或古植物的遺體或表明有遺體存在的證據都謂之化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