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認證
泰和烏雞,早在1915年就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被評為“觀賞雞種”,榮獲金獎。2000年農業部將泰和烏雞定為首批國家級畜禽保護品種;2002年泰和烏雞蛋在“神舟三號”宇宙飛船進行了太空生命科學試驗;2004年泰和烏雞成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07年6月參加世界地理標誌大會展覽並列入世界地理標誌產品名錄,受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保護;2007年9月《泰和烏雞》國家標準發布並於10月1日起實施。![泰和烏雞](/img/9/e60/nBnauM3XzcjNzMzM2kzNwczMwMTMwIDOyIDOwADMwAzMxAzL5c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營養成分
泰和烏雞珍貴之根本在於成份。張仲景和李時珍,就曾對泰和烏雞的藥用價值作了歸納總結,現代科學檢測,泰和烏雞含有18種胺基酸(特別是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泰和烏雞及生產環境](/img/8/3aa/nBnauM3XyUjN2MjMwADOwczMwMTMwIDOyIDOwADMwAzMxAzLwg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藥用價值
泰和烏雞是著名的飲食藥用雞,全身均可入藥,骨、肉及內臟均有藥用價值,可以配成多種成藥和方劑。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泰和烏雞甘平無毒,益助陽氣,滋陰補腎,治心絞痛,和酒五合服之”等記載;清代初期汪昂所著《本草備要》一書中,有“泰和烏骨雞補虛勞,甘平,雞屬木,骨黑者屬水,得水木之精氣,故能益肝腎,退熱補虛,男用雌,女用雄”等記載;《中國醫學辭典》和《辭海》中,均稱泰和烏雞是我國珍貴的藥用品種,具有入藥治病的作用;《中國藥用動物志》亦記述:泰和烏雞具有補肝腎、益氣血、清虛熱的功能,主治遺精,久瀉久痢,消渴,赤白帶下,骨蒸勞熱等。以泰和烏雞為原料生產的“烏雞白鳳丸”聞名遐邇,泰和烏雞治病驗方及療效更是令醫學界追崇。相關傳說
![泰和烏雞相關產品](/img/8/15f/nBnauM3X2gjMwEzN3ADOwczMwMTMwIDOyIDOwADMwAzMxAzLwg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品種特徵
泰和烏雞,性情溫順,體軀短矮,骨骼纖細,頭長且小,頸短,具有顯著而獨特的外貌特徵與生物等特徵,極易與其他品種區別。![泰和烏雞原產地域保護](/img/6/bde/nBnauM3X4ADM0MDMzEDOwczMwMTMwIDOyIDOwADMwAzMxAzLxg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歷史淵源
泰和烏雞原產於江西省泰和縣武山北岩汪阪塗村,泰和烏雞始錄史冊於唐宋,名揚天下於康乾,1567年,泰和烏雞的藥用功效載入李時珍《本草綱目》。[6]在《泰和縣誌》中記載:“武山雞,口內生香,以烏骨、綠耳、紅冠、五爪,毛白色者為最佳。……能治虛症、陰症、痘症,其功效在湯不在肉。”相傳,在清朝乾隆年間,泰和養雞人塗文軒,選了幾隻最好的泰和雞作為貢品獻到京城,乾隆如獲珍寶,賜名“武山雞”,並且封了塗文軒的官職。品種保護
20世紀中葉,為了提高泰和烏雞的適應性產量,盲目雜交,導致品質下降,丟失了許多優良特性。為還烏雞本來面目,20世紀80年代,泰和烏雞保護工作被國家列入農業系統的星火計畫,設立了專門的原種烏雞種雞場,開展了長期的烏雞品種保護工作。1999年10月,泰和建立了第一個烏骨雞生態保護區,開始了原種烏雞的“提純復壯”工作,接著,泰和縣政府註冊了“泰和烏雞”商標,為泰和烏雞領到了合法的“身份證”。養殖情況
泰和縣有著悠久的泰和烏雞飼養傳統和較高的生產管理水平。1992年,該縣質監部門與泰和烏雞原種場科技人員共同制定了《泰和烏雞》省級地方標準,有效地推進了泰和烏雞產業的發展。到21世紀初,泰和烏雞已成為當地人民致富的重要產業,2008年全縣萬羽以上泰和烏雞養殖戶達200多戶,5萬羽以上的養殖戶達20多戶,從事泰和烏雞養殖的骨幹企業有27家,全縣年飼養規模突破2000萬羽大關。泰和縣還加大了對泰和烏雞加工開發力度,江西生物穀食品科技園等企業陸續開發了白鳳春酒、白鳳仙酒、白鳳烏雞口服液等18種新產品;以泰和烏雞入藥的中成藥有幾十種,以烏雞白鳳丸、匯仁腎寶、烏雞口服液最著名。烏雞系列產品共有8大類130多個品種。其中烏雞酒、白鳳春酒、複方口服液等20多個主導產品暢銷港、澳、台地區,進入東南亞和日本、澳大利亞等國際市場。原產地域保護
根據《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我局通過了對泰和烏雞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批准自2004年10月10日起對泰和烏雞實施原產地域保護(2004年第143號)。保護範圍
泰和烏雞原產地域範圍以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關於明確泰和烏雞申報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範圍的批覆》(吉府字[2003]62號)提出的地域範圍為準,為江西省泰和縣所轄行政區域。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絲羽烏骨雞。(二)育雛方法。
1、雞苗來源:保護範圍內飼養的原種絲羽烏骨雞。
2、育雛方式:網上育雛。
3、育雛密度:1至2周齡40至50隻/平方米。
4、飼料:天然飼料與泰和烏雞雛雞專用料相結合。
(三)飼養管理。
1、飼料:天然飼料為主輔以配合飼料。
2、飼養方法:實行放養和圈養相結合。
3、出欄時間:90日齡。
(四)品質特徵。
1、外貌特徵:具有絲毛、纓頭、復冠、綠耳、鬍鬚、毛腿、五爪、烏皮、烏骨、烏肉等10大特徵。
2、90日齡體重600至800克。
3、胺基酸含量指標:
天門冬氨酸≥2200mg/100g,蘇氨酸≥830mg/100g,絲氨酸≥720mg/100g,谷氨酸≥3100mg/100g,丙氨酸≥1370mg/100g
4、礦物指標。鋅(Zn)≥1.40mg/100g,鐵(Fe)≥1.1mg/100g,鈣(Ca)≥6.5mg/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