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霜

糖霜

在我國古代,糖霜是指由甘蔗熬制的糖與冰糖。而現在的“糖霜”往往是對西式糕點上塗抹的某種糖制調味品的稱呼。

基本信息

淵源

古今對糖霜的概念不盡相同。

據史書記載,糖霜起源於四川遂寧,為唐代鄒和尚所發明。它採用小鍋恆溫、慢火久煉、人工勤濾、自然結晶的手工工藝,其天然結晶就本質酷似冰雕玉砌的假山,具有止咳化痰、潤肺消腫、除心煩心熱之功能。

傳說

以下是民間流傳的關於糖霜的歷史。

相傳,唐廣德年間,遂寧有許多製作糖果的作坊。在一家糖果作坊里,有個做雜活的姑娘名叫翠姑。翠姑家裡很窮,她的父親年老多病。這年冬天,父親的咳嗽病又犯了,咳得很厲害,湯藥味苦,翠姑想,如果在熬藥時加一點糖就好了。但那時的糖價很高,她沒錢,只能想想而已。

翠姑的心事不知怎么被在作坊做工的李師傅知道了,一天,李師傅趁老闆不在,找來一個裝過豬油的小瓦罐,裝上糖漿交給了翠姑。可滾燙的糖漿一倒進瓦罐便浮起一層泡沫,翠姑順手揀了一節竹片把泡沫颳去。一不小心,竹片掉在瓦罐里,她怕燙著手,就沒把竹片取出來,忙用手帕把罐口封好。這時,老闆遠遠地走過來了,她只好順手把瓦罐放進一堆穀殼里。

瓦罐在穀殼堆里一直放了九天,翠姑才趁天黑收工帶回了家。

回到家中解開手帕一看,一罐糖漿竟變成了霜樣的一團。她輕輕敲下一小塊,放進嘴裡,味道好極了!

翠姑的父親自從喝藥加了糖霜以後,咳嗽病逐漸好轉,後來竟完全好了。翠姑仔細回憶起那天把糖漿舀進瓦罐的經過,便又找了個小瓦罐,在罐里放了一點豬油。仍按前次的方法,把糖漿舀進瓦罐,去了泡沫,插上小竹片,封好罐口,放進穀殼堆里。過了九天取出來,糖漿果然又變成亮晶晶的糖霜了!

詩歌

從昭祖乞糖霜(宋·鄧肅)

甜滿中邊一夜冰,璀璀璨璨自天成。

冷香入骨追瓊液,秀色當筵瑩水晶。

絳闕不須餐沆瀣,玉池何事養胎津。

從公乞取洗蒸郁,一馭寒風上太清。

遂寧好(宋·馬鹹)

遂寧好,勝地產糖霜。不待千年成琥珀,直疑六月凍瓊漿。

專著

糖霜製造技術初露端倪,作為民間故事,謳歌善良、忠孝是那個時代的特色。

王灼《糖霜譜》 王灼《糖霜譜》

當然,糖霜的製造技術不一定會是這么簡單,否則,當時的縣令也不會向皇上邀功,下令製作上等糖霜運送到京,並深得皇帝嘉許,傳詔將遂寧糖霜列為貢品。南宋紹興年間的遂寧人王灼著有一本一部總結蔗糖製作的專著《糖霜譜》,詳盡記述了當時遂寧生產糖霜全套技術。至今還被學術界認為是一部“稀有的、完備的、實用的農業兼機械科學技術的專著”。

現狀

如今糖霜兩字是對西式糕點上塗抹的某種糖制調味品的稱呼,而我們老祖先們所稱呼的糖霜也是一種食物,現如今也能常常見到。

技術

再者,關於西式糖霜具體概念用實際的製作也許更能體會。

朱古力糖霜做法: 材料:

a 奶油 1/4杯(半小條, 室溫軟化)

b 朱古力醬(糖漿) 1/4杯

c 糖粉 1+2/3杯

方法:

1. a+b 混合攪勻, 加入c(慢慢加) , 全部攪勻即成

中西糖霜的製作,中式糖霜製作工藝複雜,成品精美且有藥用價值。而西式糖霜的做法簡單隨意很有的發揮空間,更像是用來食用的。不論怎樣都可稱甜中極品,都能做成上好的美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