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餘思明在山區創建了第一個農業互助組。1953年,他又帶頭組建了農業合作社。他所領導的林建農業社(後為林建大隊),地名查家沖,山高嶺大,氣候寒冷,冬雪要到清明之際才能化完。當地人說:“查家沖,土質差,不是麵漿就是沙;大田不過畝,小田只有巴斗大”。建國初期,人均只有6分畝的田地,糧食畝產不過200公斤,多數人家只有半年糧或不到半年糧。餘思明依靠組織起來的集體力量,大搞科學種田,努力改變生產條件。他帶領民眾,在漏水沙田裡用黃泥土拌和,在麵漿田裡施綠肥,在黃泥田裡加沙鋪草皮,土法上馬,兩三年內改造了200多畝的低產山田。在改良土壤的同時,又帶領民眾,大興水利,先後整修老塘13口,河埂26處,新開水塘18口,防洪山溝12條,使水利條件大為改善。1954年,他從桐城引進花草種,在山區首次試種綠肥成功。在大抓糧食生產的同時,他又發動民眾,發展養豬事業,大搞副業生產,大搞植樹造林。由於他帶領民眾走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之路,在短短的四五年間,林建農業社面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1957年,糧食畝產由1951年的200公斤上升到568公斤,由缺糧隊一躍變成餘糧隊。是年,向國家賣餘糧10多萬公斤,生豬平均每戶2頭,副業收入2.4萬多元,年人均收入83.68元,超過了當時全縣富裕中農年人均收入76.32元的水平。全社4000多畝荒山全部綠化,營造了千畝竹林,3000畝松、杉。50年代,林建農業社成為縣內外、省內外聞名的農業先進典型。餘思明先後出席潛山縣第一、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安徽省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17次獲省、地、縣授予的勞動模範的光榮稱號。1957年2月,他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農業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受到表彰。
“大躍進”年代過後,餘思明帶領民眾戰勝因左傾錯誤帶來的種種困難,使林建大隊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大步前進。
“文化大革命”中,餘思明被“造反派”批鬥,頭部被打傷,後長期抱病在家,直至去世。
相關詞條
-
張思明
張思明,男,漢族。出生於1957年10月。上海人。中國當代教育家,國家特級教師,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資深數學教師,是教育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學習經歷 工作業績 所獲榮譽 人物評價 -
蕭思明
蕭思明(1914.12--2007.02),男,江西省永新縣台嶺村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優秀的政治工作領導者和軍事...
人物經歷 人物評價 -
張思明[國家特級教師]
張思明,男,漢族。出生於1957年10月。上海人。中國當代教育家,國家特級教師,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資深數學教師,是教育界赫赫有名的人物。1999年...
人物經歷 所獲榮譽 人物評價 -
李思明[周口衛校附屬醫院業務副院長]
李思明,男,1956年出生,祖籍河南周口,皮膚性病專業副主任醫師,現任周口衛校附屬醫院業務副院長,周口市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河南省皮膚性病...
河南周口著名皮膚科專家李思明 1、江西省永豐縣坑田派出所 所長 -
李思明[河南周口著名皮膚科專家李思明]
李思明,男,1956年出生,祖籍河南周口,皮膚性病專業副主任醫師,現任周口衛校附屬醫院業務副院長,周口市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河南省皮膚性病...
個人經歷 社會影響 -
張思明[青年教師]
張思明,中國人名,多一項詞條。分別有當代青年教師張思明,元代人物張思明和宜春學院教授張思明。其中,宜春學院教授張思明男,生於1951年6月。承擔的實踐性...
張思明簡歷 主要業績 -
何思明
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何思明 ,男,1968年出生,四川省蓬溪縣人,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青藏...
教育經歷 工作經歷 代表論著 承擔項目 獲獎及榮譽 -
羅思明
羅思明(1970—),男,安徽太湖人,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翻譯研究所所長,省“新世紀151人才”現任職於寧波大學科技學院。羅思明(1970—),...
基本內容 -
趙思明
趙思明,女。1963年12月出生,四川自貢人。華中農業大學農產品加工及儲藏工程博士。現為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工程學會高級會員。
人物簡介 主要經歷 工作簡歷 研究課題 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