餎炸餄的來歷
現代傳人
那村在通州西集鎮,叫沙古堆。下了938支線的長途車,就是村口,跟路邊的本村老大爺一打聽,他立刻告訴說開“餎炸餄”買賣的人家姓吳,就住在離村口不遠的地方。按照老大爺手指的方向,來到了一座極安靜整潔的農家院落前,開門的是掌柜吳玉龍的兒子吳海潮,今年二十四歲。真看不出,這臉龐白淨,一派斯文的小伙子已然是吳家“餎炸餄”技術的第四代傳人了。吳掌柜熱情地把客人迎進屋裡,一邊招呼媳婦沏茶,一邊就念叨起了這“餎炸餄”的來歷。
誕生來歷
吳掌柜說,早年,農村裡的百姓人家個個日子過得挺緊巴,即使到了過年也不能殺豬宰羊,弄出滿滿一桌子肉菜,於是,就想方設法用一些“素菜”來豐富餐桌。無從考證,在通州一帶,究竟是誰家率先想出了這個主意,用去了皮的綠豆磨出漿,摻上些許花椒、香菜和鹽,再把漿放到爐子上的鐺里攤成餅,之後捲成一個大大的“豆餅捲兒”,再切成一個個精緻的“小花捲兒”,之後用油炸。那出鍋的一個個明黃酥脆的袖珍“豆餅花捲兒”就成了百姓人家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小吃,這就是老北京都熟悉喜愛的“餎炸餄”。用吳掌柜的話說“餎炸餄”出在中國,產在北京,盛產在通州南門外。那時,在通州地區,一到年根兒底下,幾乎家家戶戶都吃“餎炸餄”。
吳掌柜祖上兩代人做的都是“餎炸餄”買賣。“我們老家在通州梨園大馬莊,那裡的‘餎炸餄’過去最出名,做得最地道。”吳掌柜的奶奶當年在自家的小磨房裡,常常是點著油燈磨綠豆漿、攤餅,最後將炸好的“餎炸餄”包好放在挑子裡,走街串巷地吆喝。和餎炸餄一塊兒賣的還有“鵝脖”、“螃蟹蓋兒”,其實就是肉餎炸餄,過去也叫菜餎炸餄,裡面放點肉餡,味道也十分不錯。對於半年仨月也吃不上一口肉的百姓來說,這“鵝脖”、“螃蟹蓋兒”也能幫助開開葷解解饞了。奶奶當年賣餎炸餄時用的挑子,吳家保存了多年。奶奶之後,吳掌柜的母親又將這門祖傳手藝接了下來,雖然幹這行當不賺錢,可老人家臨終前再三叮囑自己的兒子,不能將這“餎炸餄”手藝失傳,“不管別人怎么做,咱自己一定要完全按照老工藝用手工做,用石磨磨漿……”
餎炸餄的另類傳說
據說在最開始的時候,“ 餎炸餄 ”是沒有名字的。清朝的時候,慈禧太后每次吃飯都是先上一些菜,然後隨著吃先上的飯菜就要拿下去。一次慈禧太后在河北一帶用膳的時候太監有把“餎炸餄”換下去的時候,慈禧太后說,就“擱著”吧。從此人們就開始管這種又薄又脆的東西叫“餎炸餄 ”。如今成為老北京的最愛。
餎炸餄的傳承
如今,吳家有了自己的小作坊,不再走街串巷叫賣。一家三口專心做餎炸餄。“這可是個費時費力的苦差使。過去幹這一行的都是能吃苦耐勞的婦女,男人是不做這‘圍著鍋台轉’的營生的。”按照傳統工藝,這餎炸餄有著十多道工序,從挑綠豆,洗豆,用石磨磨成漿到攤,炸,十分繁瑣,僅泡豆一項就需要六個鐘頭。而且其中的一些工序如“晾收”和“油炸”都是技術性十分強的活兒,乾濕度必須掌握好,炸的火候也很講究。地道的餎炸餄原料只用綠豆,用石磨磨成漿后里面放上香菜、花椒和鹽。現在市場上的餎炸餄大多是“改良品種”,用各種面如豌豆面、白面、玉米面等為原料,而且使用機器磨漿,可吳家仍堅持只用綠豆,“用其他原料是省事,而且成本低,但口感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幹這行,祖上沒發財,吳玉龍也沒發財。別人賣餎炸餄一袋才三四塊錢,可吳家的東西因費時費力,比人家的貴了一倍,而且天氣熱了以後就不做,以免質量受影響。這價格和頗為“另類”的經營方式使得吳家的餎炸餄在市場上顯得似乎沒太大競爭力,可識貨的人大多成了回頭客。不少懷舊的老北京人從城裡大老遠地摸到這村里,就為嘗口這地道的老北京風味兒。逢年過節,吳家的餎炸餄被人當做有特色的禮物送親朋好友,順帶著,也送了一段老北京的故事,這令吳掌柜感到十分欣慰。但更讓他高興的是,自己的兒子海潮,小小年紀卻迷上了這辛苦的行當,在短短的時間裡,竟掌握了全套看家本領,無怨無悔地擔當起了傳統工藝繼承人的重任 。
餎炸餄名揚海外
“酒香不怕巷子深”。問吳掌柜是否知道在他的顧客中不乏中國的文化美食大家,是否知道他做的餎炸餄被當做有特色的老北京口味帶出國門,吳掌柜誠實地搖搖頭說不知道,而且強調自己沒有什麼名氣。“只有一位顧客,因十分喜愛我家製作的餎炸餄,高興地為我題了四個字‘香飄萬里’。”但這字卻被靜靜地存放在庫房的一角,吳掌柜沒有把它高懸堂上。“咱做生意憑的還是信譽,東西要原汁原味,變了就不是老祖宗教的技術了。”吳掌柜說這話時一點不含糊。
餎炸餄 的分類
“餎炸餄 ”要數綠豆面的最好,顏色發綠(顏色金黃的都不是純綠豆面,是摻了其他麵粉的),又香又脆又薄。但是在永樂店一帶的人家就喜歡吃略摻棒子麵的 “餎炸餄”。這種“ 餎炸餄 ”要厚一些,炸制之後顏色會深一些,不過這種“餎炸餄 ”口感很好,嚼咽之後滿口溢香,甚是勁道,很適宜牙口好的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