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過程
2008年9月24日,在雅浦島西北偏北約34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有一熱帶低氣壓形成。初時一個廣闊的副熱帶高壓脊位於熱帶低氣壓中心以北,熱帶低氣壓沿著該副熱帶高壓脊之西南面大致向西北偏西移動。它在高空輻散非常良好,附近水溫頗高及垂直風切變微弱的大氣環境下迅速增強,當晚它增強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將其命名為“薔薇”。翌日凌晨,“薔薇”加強為強熱帶風暴。“薔薇”於9月26日下午進一步增強為颱風及轉向西北移動。
“薔薇”於9月27日進一步增強,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格為五級超級颱風,其中心十分鐘最高持續風力為每小時232公里,一分鐘最高持續風力更達每小時270公里。超強颱風“薔薇”是2008年全球最強的熱帶氣旋。“薔薇”發展出一個55公里寬的完整無雲的風眼,它亦增強至大氣環境所能容納的最高強度。
超強颱風“薔薇”在登入前受陸地影響減弱至四級颱風強度,並於9月28日於下午3時40分在台灣宜蘭縣南澳鄉附近登入。 當晚它穿越台灣北部,受台灣地形影響,曾短暫向西南移動並迅速減弱。隨後西風槽經過令副熱帶高壓脊東退,令“薔薇”轉向北移動,它於9月29日離開台灣,並減弱為強熱帶風暴,傍晚再減弱為熱帶風暴及沿著副熱帶高壓脊之西北部轉向東北移動。“薔薇”受較高垂直風切變和較冷海水的影響繼續減弱。“薔薇”於9月30日進一步轉向東北偏東移動,穿越東海。
“薔薇”受西風槽影響,於10月1日晚上在日本鹿兒島縣以南約170公里變性為溫帶氣旋,它穿越日本以南海域。
預報預警
台灣的中央氣象局於9月24日20時將薔薇升格為輕度颱風,9月25日20時再升格為中度颱風,9月26日23時30分對其發布海上颱風警報,9月27日8時30分再升格為強烈颱風並同時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9月28日15時40分,薔薇中心於宜蘭縣南澳鄉附近登入[5]。同日17時30分,中央氣象局將其降格為中度颱風。9月29日4時20分薔薇自桃園附近出海,同日8時,中央氣象局再將其降格為輕度颱風[8],17時30分,中央氣象局解除陸上颱風警報,23時30分,再解除海上颱風警報。
於9月28日早上6時,中國氣象局為福建沿岸等地發出紅色颱風警告。
災害影響
薔薇為台灣帶來強風豪雨,各地出現較大陣風如下:蘇澳出現17級以上強陣風,宜蘭,蘭嶼15級,梧棲14級,台北、花蓮13級,新竹、基隆12級。其中,在薔薇登入時,於蘇澳測得每秒62.4米的瞬間最大陣風,這是蘇澳15年來次大瞬間最大陣風紀錄,僅次於1994年的格拉蒂斯颱風的每秒68.6米。
自9月27日0時至9月29日23時出現較大累積雨量之地點有:宜蘭縣太平山1,135毫米、嘉義縣石磐龍1,000毫米、台北市北投區861毫米等。
薔薇造成的強風豪雨,使得北部及東部的花蓮與宜蘭、中南部山區,及海陸空交通均受影響,包括高鐵、台鐵、台北捷運及航班,並重創台北、宜蘭、花蓮、新竹等地。台北市街頭一片混亂,有辦公大樓玻璃被吹毀、看板掉落與大型鷹架倒塌,花蓮市區亦有災情,新竹市區靠近香山部分停電約兩小時之久,並且在新竹吹出罕見的12級強風,全台各地多數橋樑封閉、電信系統被影響,台北市貓空纜車第16號塔柱在颱風吹襲期間地基嚴重流失,造成纜車無限期停駛,一直到2010年3月30日才復駛。
截至9月29日22時,薔薇總計造成2人死亡、2人失蹤、61人受傷,其中一輛遊覽車於國道五號遭風吹翻,車上有36人受傷,是單一事故造成傷亡人數最多的災情。此外,電力有104萬戶、處以上受影響,交通阻斷97處,橋樑封閉34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並曾針對675條溪流發布土石流黃色警戒,224條溪流發布土石流紅色警戒。另據農委會統計,包括農業產物估計損失及民間設施毀損在內的農業損失,至10月2日15時止,達新台幣21億4,158萬元(約美元7,155萬)。
隨著10年來最強的颱風“薔薇”在海上轉向,它對上海的影響於昨天宣告結束。記者從上海中心氣象台了解到,從今天起到4日,本市將迎來一段天高雲淡的好天氣,最高氣溫在27-28℃之間,最低氣溫約19-21℃,同時華東大部分地區天氣也都好轉,非常適宜市民假日出遊。
據氣象專家透露,今年第15號颱風“薔薇”昨天上午8時已減弱為熱帶風暴,並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朝東北偏北方向移動,逐漸遠離我國華東沿海地區。因此上海中心氣象台於昨天中午11時06分解除了已經在本市懸掛約18個小時的颱風藍色預警信號。不過,“薔薇”的餘威仍然在昨天白天給申城帶來了6到8級的偏北大風,在浙江沿海地區,“薔薇”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風力也達到9到10級。
就在“薔薇”遠離之際,兩個新的熱帶風暴又相繼生成。據氣象部門透露,今年第16號熱帶風暴“米克拉”繼29日生成後向西北方向移動,並於昨天上午10時左右在越南廣平一帶沿海登入,登入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登入後將繼續向偏西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第17號熱帶風暴“海高斯”也於昨天上午在菲律賓南部以東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上午8時其中心位於菲律賓馬尼拉東南方向大約78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預計,“海高斯”將以每小時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
颱風特點
每個颱風都有其特殊之處,“薔薇”過後,中央氣象台的專家也總結出了“薔薇”的三個獨特之處。
•強度發展快,強度強
“薔薇”自24日晚上20時生成以後,強度迅速發展,到27日05時的短短50多個小時即增強到65米/秒的超強颱風程度,為近10年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最強的颱風之一。登入時仍維持超強颱風強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51米/秒)。
•範圍大
“薔薇”雖然只在台灣省登入而後在閩浙近海轉向,造成的風雨影響範圍較小。但從衛星雲圖上看,“薔薇”強盛期的影響範圍達1000公里左右,且其強對流雲區的覆蓋面積大,而同時期的7級風圈半徑達到460公里。
•後期路徑複雜
當“薔薇”靠近台灣島後,它的路徑和強度變化非常複雜,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同時,由於副熱帶高壓減弱、台灣地形以及低層擴散冷空氣的影響,“薔薇”在登入台灣後,原地打轉七小時以上,才逐漸向西北方向移動,而進入台灣海峽北部海面以後,又轉向北偏東方向,閩浙沿海虛驚一場。
氣象專家介紹,“薔薇”是有記錄以來第六個在台灣打轉的颱風。歷史上,2001年的第十六號熱帶風暴“百合”曾經在台灣停滯達到49個小時,創了台灣氣象史上滯留陸地時間最久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