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鱗莖卵球形,直徑2-3cm。基生葉常數枚簇生,線形,扁平,長15-30cm,寬6-8mm。花單生於花莖頂端,下有佛焰苞狀總苞,總苞片常帶淡紫紅色,長4-5cm,下部合生成管;花梗長2-3cm;花玫瑰紅色或 粉紅色 ;花被管長1-2.5cm,花被裂6片,裂片倒卵形,頂端略尖,長3-6cm;雄蕊6,長約為花被的2/3-4/5,花葯丁字形著生;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數,花柱細長,柱頭深3裂。 蒴果 近球形;種子黑色。花期春夏秋。生長習性
韭蓮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亦耐半陰,也耐乾旱,耐高溫。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花期6-9月。地理分布
韭蓮原產中美、南美洲,移植於熱帶、 亞熱帶 地區 。繁殖方法
播種法
種子的採集 韭蓮的種子一般在9-10月成熟。由於其花期較長,因此,種子採集時間也不集中。注意觀察在果皮由綠色變為黑色時選擇飽滿充實的種子及時採收,否則果實開裂,一經脫落則不易採集。果實採集後,應及時晾曬,待果皮開裂後,及時脫粒,清除雜物即得純淨種子。種子的保存 由於韭蓮的種子比較小,含水量低,待充分乾燥後,即將處理好的種子裝入牛皮紙袋內保存即可,以防霉爛。 播種時間
由於韭蓮耐寒性稍差,採用春季播種。 整地 種子的發芽和幼苗的生長對水分和通氣要求都很高。播種前應對播種用地進行深翻、細耙,使床面平整,確保排水良好。 播種技術
一般採用混沙 撒播 法。將種子和細沙1:2的比例混合,然後均勻地撒於已整好的床面。撒完種子後用準備好的細土覆蓋,厚度以不露種子為宜。然後用草簾覆蓋,以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防止雜草滋長、土壤板結,同時也可保護種子,以防澆水時被衝出。草簾蓋好後立即噴水,噴水時儘量噴成霧狀,第一次噴水時一定要噴透。 播後管理
根據天氣情況和土壤乾濕情況適時噴水,經過細心管理,播種後約2周出苗, 出苗率 達到95%以上,待小苗高約1cm時,掀開草簾。 苗期管理
小苗出齊後,進入苗期管理階段,此時應細心觀察小苗的生長情況,在苗高7-10cm時,結合噴水施1次尿素,隔2周后再施1次尿素,經過1個月的生長,小苗就形成了直徑約0.15cm的地下 鱗莖 ,基生2-4枚葉,再經過1個多月的生長管理,苗高達到20cm以上就可以出圃定植了。 分株法 韭蓮的鱗莖分生能力很強,繁殖主要分取子鱗莖。於早春掘取鱗莖叢,選已經肥大的子鱗莖栽種,當年可開花。每穴1株,栽種深度以鱗莖頂露土為宜;幼小子鱗莖需肥培2-3年才可以開花。將小鱗莖連同鬚根分開栽種,每穴2-3株。一般每隔2-3年分株1次。
開花其間又是分殖小 鱗莖 和它的發育階段,栽前要施足基肥,平時多追速效肥,促使開花茂盛和子鱗莖的充分發育。冬季需蓋草培土保溫防凍。浙南一帶氣溫較高,冬季因需保溫措施。
韭蓮的鱗莖分生能力強,一般在春季新葉萌發前掘起老株進行分殖。
栽培技術
韭蓮的栽植以地面直接栽種為最好。地面直接栽種不光韭蓮的根系生長舒展,而且能夠充分的吸收地下的水分。如果袋植,以選擇黑色杯狀塑膠袋為最佳。韭蓮生長繁殖很快,管理較粗放。韭蓮的病蟲害發生較少,乾時及時澆透水,生長季施肥1-2次,便能生長茂盛,開花繁盛。
主要價值
觀賞韭蓮粉紅色,甚鮮艷,尤以高溫多濕的梅雨季節最盛,花期早自5月下旬初開斷續至11月上旬氣溫速降才止。園林中適宜在花壇、花鏡和草地邊緣點綴,或被地片栽,都很美觀。盆栽室內裝飾,花、葉都罕觀賞。韭蓮株叢低矮、終年常綠、花朵繁多、花期長,繁茂的粉紅色花朵高出葉端,在叢叢綠葉的襯托下,異常美麗,花期給人以溫馨舒適的感覺。適用於林下、邊緣或半蔭處作園林地被植物,也可作花壇、花徑的鑲邊材料,在草坪中成叢散植,可組成綴花草坪,饒有野趣,也可盆栽供室內觀賞。 藥用 韭蓮有重要的藥用價值,以乾燥全草及 鱗莖 入藥,有散熱解毒、活血涼血的功能;主要用於跌傷紅腫、毒蛇咬傷、吐血、血崩等。植物文化
花語堅強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挫折與困難。
花草水果
一起來完善它們,滿足不同人的愛好需求,一起來學習更多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