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媒花(anemophilousflower),即利用風力作為傳粉媒介的花,如玉米和楊樹的花。這種花,一般小而不鮮艷,花被常退化或不存在,也沒有香味和蜜腺。但它產生的花粉數量特別多,而且表面光滑,乾燥而輕,便於被風吹到相當的高度與距離相當遠的地方去。據估計,約有1/10的被子植物是風媒的,大部分禾本科植物和木本植物中的櫟、楊、樺木等都是風媒植物。
形態特徵

風媒花雌蕊花柱較長,柱頭往往膨大成羽狀,便於接受花粉。有些風媒花的柱頭會分泌黏液,便於粘住飛來的花粉。稻、麥等花的柱頭分叉,象兩隻羽毛,這樣可以增加接受花粉的機會。有些花序細軟下垂或花絲細長以及花葯懸掛花外,隨風擺動,這樣就有利於花粉從花粉囊里散落出去;有些風媒花的花被退化有利於傳粉時減少阻礙;還有些落葉的木本植物,有先花後葉的特性,可使傳粉時花粉不受葉片的阻礙。這些,都是風媒花在長期的進化中發展起來的。
多數風媒植物有先葉開花的習性,開花期在枝上的葉展開之前,散出的花粉受風吹送時,可以不受枝葉的阻擋。此外,風媒植物也常是雌雄異花或異株,花被常消失,不具香味和色澤,但是這些並非是必要的特徵。有的風媒花照樣是兩性的,也具花被,如禾本科植物的花是兩性的,楓、槭等住屋的花也具花被。
田間管理

去除萌櫱枝,除了老枝更新或分株繁殖需要保留一定數量的土芽外,其餘的全部剝除,以免造成植株冗繁雜亂,影響通風透光,跟主幹枝爭水爭肥。剝土芽宜早不宜遲,即當春初土芽剛出土或未出土時,扒開根際的表土,將其剝掉,以免消耗母株的養分,影響開花。
追施花前肥此期枝條的迅速延伸,葉片的迅速擴大,花蕾的迅速膨大,都需有充足的養分供應,因此,此次追肥應以速效肥為主,配合施用磷肥,氮、磷、鉀比例為2∶2∶1或2∶1∶1,促使花大色艷。施肥應在3月上旬進行,每畝15公斤左右,施肥要結合澆水,任何肥料中的養分只有在溶於水後,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以後每次施肥都要結合澆水。
鋤草鋤草除了有去除雜草的作用外,還有防旱保墒,提高土壤溫度,促使早萌動的作用。鋤地深度在10cm左右,要鋤細,不能留生地。
花後期田間管理:
5月至9月,此期正值夏季,是生長發育的營養積累、花芽分化的關鍵時期,也是病蟲、雜草及旱澇危害期,切實加強田間管理。管理措施主要是“二護二促”,即護葉、護根,促生長、促花芽分化。其主要技術如下:
科學施肥 花後施肥一定要及時,最遲不能到5月中旬,以保證花芽分化後有充足的養分。以農家肥或腐熟的餅肥為主,每畝施100公斤左右,施後要及時澆水,有條件的可同時採用根外追肥,如噴0.2%-0.5%的磷酸二氫鉀、噴施寶或其他微肥。
蟲害防治

二、灰霉病:此病在葉、莖、花上均有發生。葉面產生褐色圓斑,並有不規則狀環紋,天氣潮濕時病斑上長出灰色霉狀物。花上形成褐色花紋,花蕾受害後不能開放或腐爛變褐。
三、褐斑病:初期葉面出現紫褐色小斑點,後擴大形成淡褐色乃至黑褐色輪紋。
四、鏽病:牡丹開花時葉面產生淡黃褐色小斑點,不久斑點內呈現橙黃色小膿皰,破裂後散出橙黃色的粉末,牡丹生長後期葉背叢生纖細的毛狀物。
五、炭疽病:葉面出現圓形或不規則黃褐色凹陷病斑,邊緣黑褐色,中間有黑色小點。
花粉過敏

在自然界中,植物花粉的傳播方式可分為風媒花和蟲媒花兩類,由於花粉產量多、體積小、質量輕、容易借風力傳播;所以,風媒花是造成花粉症的主要花粉。花粉的季節性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即春季型、夏季型、秋季型。初秋空氣中傳播的花粉有莠類、蒿屬、向日葵、大麻、蓖麻及禾本科等花粉,但尤以莠類花粉為多。現實中有些風媒花粉致敏的幾率很高,這些風媒花的花粉既不美麗也無香味,色淺,數量大,每棵樹產生的花粒可釋放多達約幾百萬個花粉顆粒。另外,蒿屬植物的花粉量也非常大,經風傳播在空氣中的花粉,存留的時間從幾小時至4——5天不等。有的花粉體還有氣囊,體輕易飛揚,傳播面積很廣,少數氣傳花粉顆粒在沉積前甚至可隨風飄向14000米的距離。
不過距花粉來源處愈遠,空氣中的飄散量就愈少,誘發症狀也越輕。每日不同時間的花粉的飄散量,與空氣的溫度、濕度、風速和風向有關,如在風和日麗的日子,空氣中花粉顆粒較多,下雨的日子可使花粉顆粒驟然下降。國際上各個國家均對該地區的致敏植物花粉進行過普查,摸清了主要的致敏植物花粉種類。中國已開展過全國主要城市致敏花粉的普查,例如,北京主要致敏花粉是黃花蒿,蒿屬,上海是蓖麻,廣州是木麻黃、野莧菜,新疆烏魯木齊是蒿屬。
花粉症與花粉密切相關,而兩者又均與天氣有直接關係,天氣的變化對花粉症的發病有重要影響,花粉過敏症的表現有很多種,具體又可劃分為以下三大類:①、花粉性鼻炎,②、花粉性哮喘,③、花粉性結膜炎。
花粉致敏症的防治

花粉致敏症的治療主要有非特異性療法和特異性脫敏療法兩種。
花粉症的非特異性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常用的藥物主要是抗組織胺類和類固醇類藥以及脫敏的外用藥,這類藥物品種很多,治療效果也很好。
花粉症的非特異性療法,是預防和治療花粉症的有效途徑,已有七十多年的臨床實踐。具體方法是用水劑、乳劑的花粉浸液或聚合花粉抗原浸液,通過注射或口服等方式給花粉致敏患者脫敏。其原理是,阻止機體發生變態反應,逐漸產生對花粉致敏症的抵抗力,達到脫敏的目的,以防止花粉症的發生。
類似花種
植物進行異花傳粉,必須依靠各種外力的幫助,才能把花粉傳布到其他花的柱頭上去。傳送花粉的媒介有風力、昆蟲、鳥和水,最為普遍的是風和昆蟲。

(1)多具特殊氣味以吸引昆蟲;
(2)多半能產蜜汁;
(3)花大而顯著,並有各種鮮艷顏色;
(4)結構上常和傳粉的昆蟲形成互為適應的關係。
如馬兜鈴花和鼠尾草。
除風媒和蟲媒傳粉外,水生被子植物中的金魚藻、黑藻、水鱉等都是借水力來傳粉的,這類傳粉方式稱水媒(hydrophily)。其他如借鳥類傳粉的稱鳥媒(ornithophily),傳粉的是一些小形的蜂鳥(Heliothrixau-rita),頭部有長喙,在攝取花蜜時把花粉傳開。蝸牛、蝙蝠等小動物也能傳粉,但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