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有哀禍帖

頻有哀禍帖

行草書。為東晉王羲之所書尺牘摹本,原作久佚。體現了王羲之高超的書寫技巧和駕馭能力。

法帖概述

《頻有哀禍帖》為唐代摹搨墨跡,是對東晉王羲之尺牘進行的雙鉤廓填,或響拓而形成的唐摹本,現藏日本。[1]

基本信息

頻有哀禍帖
[2]【名稱】頻有哀禍帖
【作者】王羲之
【年代】東晉
【書體】行草
【墨拓】唐代
【材質】硬黃紙本,雙鉤廓填
【形制】軸裝
【規格】3行,20字
拓本拓本

日本前田育德會藏。
《憂懸帖》與《頻有哀禍帖》、《孔侍中帖》合裝。前後九行共一紙,總稱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縱24.8厘米,寬41.8厘米。畫心中央紙縫處鈐有“延曆敕定”朱文印記三方。原為手卷,現改為軸裝,為1941年(日本昭和十六年)改裱而成。[3]

法帖釋文

原文
拓本
[4]頻有哀禍,悲摧①切割,不能自勝,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注釋
①悲摧:悲痛;
大意
《頻有哀禍帖》里書寫的“頻有哀禍,悲摧切割,不能自勝”——不斷有哀禍傳來,悲哀、摧毀、身體被切割一樣地痛,不能承擔的痛——王羲之用“摧剝”、“摧絕”、“痛貫心肝”、“切割”、“慘塞”這些具象又絕對的字眼形容自己對生命的傷痛,重複用“奈何、奈何”訴說心理的虛無幻滅。童年從山東琅琊流亡到南方,王羲之的“帖”透露著戰亂流離年代沉重又無力的一聲聲嘆息。[5]

書法欣賞

1、《頻有哀禍帖》字間傾側、俯仰、鉤連,筆畫輕疾、圓轉、牽引,結體多有取橫勢者。[6]
2、《頻有哀禍帖》章法的斷中有連特徵:
局部1
[7]行書,務從簡易,相間流行,為了使運筆速度較快,會把互相分離的筆畫連線起來,王羲之有時用明連,即用有形的遊絲映帶連線,……《頻有哀禍帖》中的“不能自、省慰”,《喪亂帖》後段中“深奈何奈何”加上牽絲,一氣呵成,更加的順暢,……有時用暗連,也就是靠無形的筆勢使筆畫與筆畫互相呼應,綜觀墨跡本行書尺牘發現,王羲之用暗連多於明連,明連只是偶發引帶,……唐太宗為晉書所寫的《王羲之傳論》中贊道:“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揭示了書藝創造“斷與連”的美學觀點。
3、《頻有哀禍帖》章法的動線變化特徵:
《頻有哀禍帖》偏旁承接上字、部分代替全體,如第二行“能”字,左右兩部分分別連線上、下兩段行動線,但這兩部分又用一條有力的線段連線在一起,使行動線產生強的節奏感。[8]

作品收藏

《頻有哀禍帖》與《孔侍中帖》之間空白處,鈐“延曆敕定”朱文御璽三處,與《喪亂帖》等同。日本《支那墨寶集》稱:“昔我國光明皇后,舉聖武天皇之遺,獻於東大寺大佛,藏正倉院。唐天寶十一年(752年),其中晉王羲之書拓本頗多焉。天應、延曆、弘仁之間,漸復盡獻於大內。奈世既德久,大半散佚,片斷僅存。此所藏者,蓋其一。接帖之處,有延曆御府之璽。”
“延曆敕定”即是“延曆御府之璽”。延曆是日本桓武天皇的年號,其元年為公元782年。日本學者考訂《孔侍中》與《喪亂》二帖,是《東大寺獻物帳》中著錄的。此《獻物帳》是日本聖武天皇卒後,皇后將其遺物供佛的賬目。聖武天皇卒於公元729年。那么,以上王羲之的書跡傳到日本時,至少在729年以前。這是王羲之書跡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這些書跡,被視為日本的國寶。[9]
三帖合裱
[10]據傳,本幅在明治時代出現於東京上野的古書店,其後成為富山藩儒者岡田信之(1825-1885)所藏。岡田信之號吳陽,學於江戶幕府主要教授儒學之學問所昌平黌,後任命為富山藩校廣德館的文學教授,併兼藩主之師。明治以後,成為富山師範學校教師,然不久即辭職,竭力於家塾學聚舍。此帖後成為岡田信之之子、東京帝國大學教授、資料編纂掛囑託、文學博士岡田正之所有,再經岡田正之之子岡田震之
局部1局部1
手,1927年(日本昭和二年)9月23日,前田侯爵家購之於正之之子震。現在的裝裱,為1941年(日本昭和十六年)改裱而成。
現藏日本前田育德會(位於日本東京都目黑區,也稱尊經閣文庫,主要收藏中國、日本的古文書和古代工藝美術品)。[11]

作品展出

《孔侍中帖》於2006年3月26日在上海博物館展出,這是“中日書法珍品展”(2006年3月13日-4月24日)展覽的一部分。[1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