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亂帖

喪亂帖

《喪亂帖》為唐摹王羲之尺牘,行草書。硬黃響拓,雙鉤廓填,白麻紙墨跡。《喪亂帖》筆法精妙,結體多欹側取姿,有奇宕瀟灑之致,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新體勢的典型作品。收藏於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8行62字,與《二謝帖》和《得示帖》連成一紙,縱28.7厘米,橫58.4厘米。在聖武天皇時期傳入日本。2006年3月於上海博物館舉辦的《中日書法珍品展》上展出。此帖早在唐時就傳入日本,或謂鑒真和尚東渡時帶去。平衡:“《喪亂帖》大部分行軸線都略向左側傾斜,形成此帖構成的特殊面貌;首行第一字軸線脫離這一趨勢,略向右平移,正好維持了整行軸線的穩定,但又無礙於軸線向下方流動的基調;二、四、五、七行軸線成為第一行主題的變奏;三、六行軸線趨於垂直方向,平衡了作品重心左移的不穩定感,這兩行軸線與兩側軸線線型微妙的呼應、下部極為細心的吻接,使它們在作品中成為無形的支柱;第八行軸線也有類似作用,它第一字右傾的軸線與第六行首字右傾軸線一起,與其他各行軸線起端的左傾趨向對峙,也成為維繫作品平衡的重要力量。

基本信息

法帖內容

釋文

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雖即修復,未獲賓士,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頓首。

大意

羲之頓首:時局動亂不堪,先祖的墳墓再次遭到不幸、受到殘害,追憶之思之甚、哀號傷心之極,都痛徹心肝,面對悲痛如何是好!雖經立即修復,但無機會飛賓士往一吊先人,悲哀之情愈來愈深,如何是好!面對信紙泣不成聲、悲不成言。王羲之頓首頓首。

註解

《喪亂帖》的“喪亂”是原意是指死亡禍亂,在文中謂形容時勢或政局動亂。“離”同罹,受苦難或不幸。“荼毒”:毒害,殘害。這段先寫形容喪亂之極,然後再敘原因,可見情悲意切。“追惟”,亦作追維。意味追憶、回想。“號慕”:指哀號父母之喪,表達懷戀追慕之情。“摧絕”:傷心之極。“賓士”:泛指飛速前往。晉李密《陳情事表》:“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感哽”:感動得泣不成聲。

作品賞析

字勢

《喪亂帖》拓本局部《喪亂帖》拓本局部

《喪亂帖》著名的王羲之法帖之一,唐摹,行草體。傳世為唐代響拓本,共八行,計六十二字。

字勢如斜而反正,筆意形斷意連,原帖在中唐時期流入日本,現有影印本問世。----《古代碑帖鑑賞》 費聲騫

《喪亂帖》用筆挺勁,結體縱長,輕重緩疾極富變化,完全擺脫了隸書和章草的殘餘,成為十分純粹的行草體。書寫時先行後草,時行時草,可見其感情由壓抑至激越的劇烈變化。

《喪亂帖》神采外耀,筆法精妙,動感強烈。結體多欹側取姿,有奇宕瀟灑之致,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新體勢的典型作品,也是其欹側之風的代表作品,歷來為書法學習者所重。

章法

邱振中在《章法的構成》(1985年)一文中分析《喪亂帖》章法:“《喪亂帖》章法極為豐富:擺動幅度較大的折線軸線、奇異連線的重新出現、行軸線之間的微妙配合……這一切,使它們的軸線圖表現出從來沒有過的動人變化”。

傾斜:“王羲之以前的作品中,單字軸線傾斜一般不超過6度,而以接近垂線者為多”,“王羲之《頻有哀禍帖》、《喪亂帖》中超過6度的單字軸線占73%,但是它們與其它單字軸線吻接良好,行軸線因此呈現為連續的折線,這樣造成了感覺上的強烈波動,又保持了作品的連貫性。如《頻有哀禍帖》一、三行,《喪亂帖》二、七、八諸行。”

邱振中《喪亂帖》章法分析邱振中《喪亂帖》章法分析

平衡:“《喪亂帖》大部分行軸線都略向左側傾斜,形成此帖構成的特殊面貌;首行第一字軸線脫離這一趨勢,略向右平移,正好維持了整行軸線的穩定,但又無礙於軸線向下方流動的基調;二、四、五、七行軸線成為第一行主題的變奏;三、六行軸線趨於垂直方向,平衡了作品重心左移的不穩定感,這兩行軸線與兩側軸線線型微妙的呼應、下部極為細心的吻接,使它們在作品中成為無形的支柱;第八行軸線也有類似作用,它第一字右傾的軸線與第六行首字右傾軸線一起,與其他各行軸線起端的左傾趨向對峙,也成為維繫作品平衡的重要力量。”

字型

《喪亂帖》用筆已脫盡隸體,結體全失平正,以欹側取勢。其揮麗自如之態,更覺老練暢達,無一絲造作處。前二行有雄強、濃郁之美,後六行是另一種慘澹之美,可看出王羲之情感的變化。《喪亂帖》由行入草是一個漸變的過程,隨著情緒,草字愈來愈多,最後兩行已不見行書的綜影,全部是草書。但觀其此帖,卻顯得和諧統一,有自然渠成之感。恰如庾肩吾所言:“或橫牽豎掣,或濃點輕拂,或將放而更流,或因挑而還置,敏思藏於胸中,巧態發於毫銛。……煙花落紙,將動風采,帶字欲飛,凝神化之所為。”《喪亂帖》是信手而書之珍品。

情感

《喪亂帖》為抒發作者悲痛之情的作品,故揮灑淋漓,流貫不羈,與《蘭亭序》的流暢與渾然一體不同,寫《蘭亭集序》時的心情以輕鬆歡快為主,《喪亂帖》中字跡潦草,時有滯頓的痕跡,由此可以看到王羲之書寫這幅作品時的悲憤與鬱悶之情,並感悟到書法是心靈和性格的表現這一藝術法則。《喪亂帖》面目近於《頻有哀禍帖》,然轉折更為圓活流縱,字側仄更甚,墨色枯燥相間而出,至紙末行筆更為快疾。可以想見作者當時啜泣難止、極度悲痛之情狀。

臨摹

《喪亂帖》摹本局部《喪亂帖》摹本局部

《喪亂帖》鉤、填均極精妙,神韻氣格,纖毫畢現,是存世王字唐摹本中之代表。《喪亂帖》文字時草時行,間而有之,體勢間雜,但又和諧統一,絕無生硬造作。用筆之輕重緩疾,極富變化;而字勢略方,以見骨力。

臨習《喪亂帖》,一方面要注重其筆法的豐富表現——方筆、圓筆、中鋒、側鋒、直線、弧線、重按、輕提……極盡變化之能事。若仔細觀察並分析其間的線條粗細對比、速度快慢對比等相對面,會發現其差距拉得很大,如線條中重者如“面”而非“線”,輕者則若遊絲、細線,幅度竟有三五倍之大。另外,此間有大量的方筆,寫時須沉著痛快,而不可平庸板結。另一方面則是間架結構中的力度的體現,須通過分析研究帖文的重心處理、疏密對比、正敧相映、前後呼應等方面的規律,進一步切入其結構原理,了解並掌握王字結體的一般處理方法。

歷史意義

“晉人筆法”或“魏晉筆法”是指書法由漢代簡帛書寫過渡到章草,再至魏晉時期演變成“今草”時期的一種書寫筆法。自宋代米芾提出“草書若不入晉人格,輒徒成下品”後,有魏晉風範成為歷來書者終身所追求的目標。但由於魏晉時期的書法真跡保存無多,流傳至今的唯有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西晉陸機章草書法作品《平復帖》。東晉時期的“書聖”王羲之則無一真跡傳世,只有“下真跡一等”的唐摹本存世。其中為學界公認的有日本藏《喪亂帖》、《孔侍中帖》,台灣故宮博物院藏《平安三帖》等。而日本所藏王羲之作品自1936年容庚《二王墨影》才見墨跡印刷品。2006年《喪亂帖》、《孔侍中帖》等作品於上海博物館展出。

《喪亂帖》於上海展出《喪亂帖》於上海展出

陳振濂於2006年在“中日書法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演講“從唐摹晉帖看魏晉筆法之本相——關於日本藏《孔侍中帖》、《喪亂帖》諸帖引出的話題”。陳振濂認為:“忠實派”的亦步亦趨刻意模仿,摹搨的技術手段,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晉帖”原有線條魅力的:即是在平推平拖之外的“釁扭”“裹束”“絞轉”之法。正是收藏於日本的唐摹本《喪亂帖》《孔侍中帖》《二謝帖》以及《初月帖》(遼寧省博物館藏)、《行穰帖》(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忠實派”唐摹本,為後世留下了最真實的“晉帖古法”“魏晉筆法”的線條形態。

關於“晉人筆法”,邱振中在1981年所著的《關於筆法演變的若干問題》一文中談到:“東晉,在王羲之《初月帖》、《十七帖》等作品中,章草發展為今草,同時絞轉筆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王羲之《頻有哀禍帖》、《喪亂帖》、《孔待中帖》等作品同《初月帖》一樣,都是這一時期書法藝術的傑作” 。假使不把作品中的點畫當作線,而是書作各種形狀的塊而來觀察,便可以發現這些塊面形狀都比較複雜。塊面的邊線是一些複雜的曲線和折線的組合,曲線遒美流轉,折線勁健挺拔,同時,點畫具有強烈的雕塑感,墨色似乎有從點畫邊線往外溢出的趨勢,沉著而飽滿。這種豐富性、立體感都得之於筆毫錐面的頻頻變動。作品每一點畫都像是飄揚在空中的綢帶,它的不同側面交迷著、扭結著,……它仿佛不再是一根扁平的物體,它產生了體積:這一段的側面暗示著另一段側面占有的空間。這便是晉人筆法,它是絞轉所產生的碩果。

法帖研究

寫作背景

廣固之戰廣固之戰

關於王羲之先墓兩次造荼毒的事件,韓玉濤在《王羲之〈喪亂帖〉考評》一文中認為,右軍的“先墓”是指王羲之祖墓,即從西漢王吉以下,至兩晉王覽以上的墓地。先墓所在地,是在臨沂都鄉南仁里(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先墓”初“離荼毒”是五胡亂華之際,即晉室渡江前後,不過此時王羲之尚未成年。“再離荼毒”,韓玉濤認為是發生在公元356年(永和十二年)燕太原王慕容恪與段龕於廣固之戰時。其時,慕容恪圍段龕於廣固七個月,歸降東晉並被任命為鎮北將軍的段龕難以支撐,遂向東晉求援。356年八月,東晉派徐州刺史荀羨前往解救。荀羨行至琅琊,逢燕軍王騰、趙盤攻打琅琊、鄄城。於是荀羨進攻陽都(今山東沂南南),斬王騰。

《晉書·荀羨傳》載:“及慕容俊攻段龕於青州,詔使羨救之。俊將王騰、趙盤寇琅琊、鄄城,北境騷動。羨討之,擒騰,盤並走。軍次琅琊,而龕已沒,羨退還下邳,留將軍諸葛攸,高平太守劉莊等三千人守琅琊,參軍戴遂、蕭轄二千人守泰山。”

韓玉濤在考證後認為王羲之在琅琊臨沂的先墓,是由燕軍荼毒的,而作為王羲之好友的荀羨在斬了王騰之後“即修復”,也就順理成章了。因此認為:“《喪亂帖》所寫的,是永和十二年八月的事”。

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王羲之先墓被一毀再毀,而自己卻不能賓士前往整修祖墓,遂寫作信札,表示自己的無奈和悲憤之情。“不僅漢代,即使是‘禮玄雙修’的東晉,這也是至苦至痛,不可容忍的。表現在《喪亂帖》中的一片哀呼,也就不難理解了”。

相關考釋

容庚在1936年所寫《王羲之及其墨跡》一文中介紹《喪亂帖》的紙張為“柳條白麻紙”。

日本學者內藤乾吉介紹《喪亂帖》書帖用紙類似白麻紙,縱向有條紋,系用雙鉤填墨法所摹。在帖文第一行末“之極”右側,有“僧權”二字左半部分押署。帖幅右端紙縫處,鈐有“延曆敕定”朱文御璽三處,鈐印的形式與《孔侍中帖》同,中間一璽中正,上下二璽右斜,顯示曾為日本桓武天皇內府所藏。日本《支那墨寶集》載:“此幅久藏御府,後西院天皇崩後,購於堯恕親王。親王為妙法院教皇,經該院保存至今,後獻為帝室寶藏。”

帖中提及的“先墓”及其“修復”事,王玉池推定先墓在洛陽,其修復之事,在351年(永和七年)和352年(永和八年),或在356年(永和十二年)桓溫收復洛陽時。韓玉濤認為先墓在琅邪,修復之事,在356年8月。劉濤根據《喪亂帖》書風與《十七帖》距離較大,認為是王羲之五十歲時所寫。

修復研究

《喪亂帖》修復研究《喪亂帖》修復研究

三之丸尚藏館所藏的《喪亂帖》,於2001年(平成十三年)、2002(平成十四年)越兩年修復完畢,2004年太田彩發表修復報告。富田淳與東京國立博物館島谷弘幸、正倉院事務所杉本一樹在揭裱修復時,對《喪亂帖》進行了研究。

紙張研究

1、雙鉤填墨不單單是先勾輪廓,然後再填上墨色。而是由許多細微如頭髮絲般的線條重合而成,每一個點,每一根線條,都像用絲線織繡出,技術相當精緻。

2、《喪亂帖》的紙料是雁皮55%、楮45%的混合紙。黃蜀葵澱粉粒子得到確認。南宋周密(1232-1298)在《癸辛雜識》中提到:“凡撩紙,必用黃蜀葵梗葉新搗,方可以撩,無則占粘不可以揭。如無黃葵,則用楊桃藤、槿葉、野蒲萄皆可,但取其不粘也”。黃蜀葵是手工抄紙重要的輔料之一,特別是雙人或多人抄紙時,紙藥是一種阻慮劑,也是起到懸浮紙漿、分張、掌握厚薄等作用。

2、紙張厚度平均0.064毫米。考察唐代唐高宗時期長安宮廷寫經紙張的厚度,多為0.07毫米左右。

3、《喪亂帖》和《孔侍中帖》所用的紙張都可以看出有縱向紋理。在富田淳等修復前,多認為是“縱簾紙”,但通過此次修復時發現,縱向紋理是摺痕。《孔侍中帖》亦如此。

實際上出現摺痕,是為了保護字跡而採取的“勒成行道”方法。中田勇次郎曾於1984年提出米芾《書史》所謂“勒成行道”說。米芾在書中介紹唐人裱褙方法時說:“古人勒成行道,使字在筒瓦中,乃所以惜字。”這是唐人保存古法書的方法。

勒成行道

古人對於珍貴的書跡,為使其不受因舒展開合時與紙背摩擦而漸漸使得字跡磨滅,乃使“勒成行道”之法加以保存。具體方法是,在紙背按一定間距勒出格線,置字跡于格線之中,於是紙面就會出現有如波浪形(筒瓦狀態)的起伏狀。這樣舒展開合卷子時,會減少字跡與紙背的摩擦,減輕墨跡的磨損度。古人“惜字”,苦費心機,但“勒成行道”之法已不傳。根據《喪亂帖》原物得以驗證,實中國文化之一幸事。

在傳世的唐代真跡中,凸狀摺痕得到確認的有孫過庭《書譜》、智永《真草千字文》。傳賀知章書《草書孝經》也可看出。不過孫過庭《書譜》所見的“白界”摺痕,明確是為方便書寫。正如西川寧認為的那樣,是用一種竹片壓出紙張的縱向摺痕來代替墨界(烏絲欄)。但《真草千字文》、《草書孝經》的摺痕,並不是為了書寫上的方便,作為保護上的措施而加上的。

作品流傳

《喪亂帖》是包括《二謝帖》《得示帖》在內的摹寫於一紙的三件王羲之手札之一,收藏於日本皇室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到2006於上海展出時,《喪亂帖》流落日本一千多年,一直藏於深宮之內。《喪亂帖》上有朱文“延曆敕定”三印,延曆相當於中國唐德宗時期(公元782年唐建中三年)至唐順宗時期(公元805年永貞元年),由此可以斷定是從唐代傳入日本的。

《喪亂帖》早年流入日本,與當時日本國派出“遣唐使”的歷史事件相關。“遣唐使”之史實盛於公元630年(唐貞觀四年),止於公元894年(乾寧元年),其間派遣大使、副大使、執節使、判官以及畫師、醫師、僧人、留學生等各類有身份有技能者,總計二十批五千餘人,往來長達二百六十多年。

另有一種說法認為是唐代僧人鑒真(公元688-763)應邀東渡時。不過從時間上看,雖不致相悖,但缺乏確切可信的依據。

自從《喪亂帖》流至日本之後,未見諸著錄。1892年,任駐日欽使隨員的清代書法家楊守敬在日本搜訪古籍圖書時發現。後經重新描摹勾勒,於1893年編入《鄰蘇園帖》一書。

出版展覽

《喪亂帖》展出海報《喪亂帖》展出海報

1892年,曾任駐日欽使隨員的楊守敬蒐集散出的書籍字畫並將《喪亂帖》摹成書跡摹勒於《鄰蘇園帖》。

1934年,有墨跡印刷品傳入中國國內。

1936年,容庚《二王墨影》載錄。

2006年1月11日-1月29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的“書法至寶——日本與中國”展覽中展出。

2006年3月12日-4月24日在上海博物館舉辦的“中日書法珍品展”展覽中展出。“喪亂三帖”回到中國展出,是時隔1300年後首次回國“省親”。

作者簡介

王羲之(321-379年,一作303-361年)字逸少。東晉著名書法家。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初任秘書郎,後任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等,世稱王右軍。後因與揚州刺史王述不和,辭官定居會稽山陰(今紹興)。王羲之出身於建康烏衣巷顯赫的王家,是王導之侄。曾與謝安共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早年從衛夫人學書法,後來改變初學,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鍾繇。博採眾長,備精諸體,一變漢魏以來質樸的書風,獨創妍美流便的新體。王羲之的正書、行書為古今之冠,人贊其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王羲之為歷代學書法者所崇尚,被奉為“書聖”。其作品真跡無存,傳世者均為後人摹本。行書以《蘭亭序》為代表作,草書以《初月帖》、《十七帖》,正書以《黃庭經》、《樂毅論》最著名。

相關閱讀

《喪亂·二謝·得示》三帖《喪亂·二謝·得示》三帖

王羲之的《喪亂帖》、《二謝帖》與《得示帖》,合裱於一卷,《喪亂帖》 八行、 《二謝帖》五行、《得示帖》四行,共一紙。總稱為《喪亂帖》或“喪亂三帖”。紙本,縱26.2厘米、橫58.4厘米,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藏。有“延曆敕定”朱文印。喪亂三帖為唐摹本,由手卷改為軸裝。

“喪亂三帖”是王書中的精品,筆法變化莫測。唐太宗所謂的“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反直”在此帖中表現的最為明顯。

喪亂三帖第一帖為《喪亂帖》,摹本,白麻紙。8行,62字。行草書。釋文:“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雖即修復,未獲賓士,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頓首。”

第二帖為《二謝帖》,摹本,白麻紙。5行,36字。行草書。釋文:“二謝面未比面,遲諑,良不靜。羲之女愛再拜,想耶兒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議當試,尋省。左邊劇。”

第三帖為《得示帖》摹本,白麻紙。4行,32字。行草書。釋文:“得示,知足下猶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觸霧故也。遲散。王羲之頓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