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
初一燒一年中的第一炷香顯得十分重要,上海人叫做“燒頭香”,初一還必須進10座廟燒香,於是也被講作“燒10廟香”。清代婦女裹腳,婦女難得會在深夜出門,為了配合這一風俗活動,上海也破例通曉開放城門。清袁祖志《滬上新正詞》中是這樣描述的:“城門徹夜不曾關,向曉香車水一般。何時燒完十廟香,往人環繞看雲鬟。”
發展演變
燒頭香是隨著燒香習俗的盛行逐漸發展起來的。關於其最早記載,可見於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記載了農曆六月初六唐時人崔府君生日時,民眾在京城中的崔府君廟祭祀他的情況。從“在廟止宿,夜五更爭燒頭爐香”,可以看到人們對神的虔誠和敬仰,也可以據此推測,燒頭香在宋以前就應該比較流行。同時還表明了在宋代,燒頭香主要是在道教或民間信仰的道場中。所以燒頭香很可能最先出現在世俗或道家的神靈崇拜中,它應該屬於一種民間信仰習俗。
宋代《異聞總錄》記載的韓元英因未燒到頭香而卒的故事,及元人鄭廷玉雜劇《看錢奴》中周榮祖夫婦燒頭香而得到了兒子的訊息並找回了屬於自己家的財寶的故事,都反映了民間信眾認為,燒頭香不僅能表現一個信徒的虔誠,還可以將自己的心愿第一個傳達給神靈,使神靈能夠感應,實現自己的願望。當然有些人燒頭香是因為他做了虧心事,期盼通過燒頭香來祈求神靈的護佑。
佛典中也有“頭香”一詞,不過其含義卻是一種香的名稱,如乳頭香、牛頭香等,但關於燒頭香的記載很少。燒頭香的習俗,後來滲透到佛教寺院,這應該和佛教的中國化是分不開的,因為許多中國本有的習俗都滲透到了佛教信仰當中。而現今的燒頭香中又以除夕之夜搶燒農曆新年頭香為主。近 年來,各地佛寺還相繼拍賣第一炷香的進香權,盛況空前。今人黃宗英《小木屋》也有言:“都說燒頭香的人有福了”,並在文中記載了除夕燒頭香的盛況。
相關新聞
社會現象
近些年來,宗教世俗化凸顯,隨之而來的是宗教的商業化。每當春節或一些重大節日來臨,許多古寺名廟盛行拍賣高價“頭炷香”,而燒高價香者居然絡繹不絕。作為一種民間的風俗,“燒頭香”又叫“燒頭爐香”,是拜佛、敬神的表現方式。也即信徒趕早到寺廟、道觀或神祠,爭取燒第一爐香,以示虔誠。燒頭爐香的風俗由來已久,在宋代已盛行。而至今日,演變成燒高價香的情況已經越演越烈。
據報導,2006年北京雲居寺除夕首炷香拍賣起價660元,而湖南南嶽衡山一些宗教場所,新年的“第一炷香”已被炒至10多萬元。究竟是什麼樣的魔力使百姓肯花此大價錢來上第一炷香呢,如此高價錢拍賣頭炷香又是否有佛教教義可依,帶著諸多疑問,我們近 日走訪了一些寺院,採訪了部分僧人及居士。
法師:燒“頭炷香”對於信眾來說是一種信仰需求,但花高價買第一炷香是不必要的。
信眾心理因素
據了解,在佛教界內部而言,並沒有燒第一炷香的教義規定,這只是信眾基於歷史文化遺傳下來的心理因素的外在闡發。佛陀在世時,弟子們就以香為供養。中國佛學院行空法師認為,燒香是佛教自傳入我國以來,受中國傳統祭祀文化的影響而出現的產物,尤其是受傳統的宗族祭祀文化的影響,這種在中國文化語境下的解釋是符合佛教的內涵的。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對於自身而言,則意在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佛教信徒企望藉助燒香來和不能謀面的佛菩薩達到一種交流和溝通。至於爭燒第一炷香,則更多的是信眾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他們多認為燒第一炷香表示上香人對佛的重視程度和虔誠,並且第一炷香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福運。這種傳統已經延續了上千年之久,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儀式程式。
北普陀寺的妙忠法師則從另一個方面分析了這一現象,法師認為“頭柱香”對於信眾來說是一種信仰需求,佛教講究的是隨順引導的原則。燒香能表達對佛陀的尊敬,也是佛法。當然信徒爭先恐後地在新年花高價買第一炷香是不必要的,但他們可能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燒香最主要是看心態,即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燒香禮佛,更何況佛教敬佛方法眾多,只要虔心敬意,什麼樣的方式都是可以的。
宗教學者觀點
宗教學者:對燒香者應該以弘揚佛教精神正確引導,不應以金錢為標準。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講師惟善法師對這一現象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說燒頭炷香是近幾年來才有的現象,尤其在當今的商品經濟社會中愈演愈烈,其中反映出了一些中國習俗的因素,但就佛教而言並沒有燒高價頭炷香的說法。
一些人會說拍賣頭炷香所得的資金最後是用來做扶貧助學的慈善活動,這樣雖然過程有待商榷,但究竟本意是符合佛教教義的。
惟善法師認為,即使是做慈善活動,這種形式也不是很好的方式,環節上就有失妥當之處。事實上是可以找到一些更好的方式的,比如直接建立基金會。換個角度說,即使燒頭炷香所得的錢被用來做了慈善活動,但是從佛法上講,燒頭炷香的人是一種交易的功利心態,出發點在於認為頭炷香能給他們帶來好的福報,並非自願來做慈善,這在程式上也是不對的。
惟善法師說:“佛教應該用精神引導社會而非金錢,寺院本來就應該是一個講經說法的地方,以此引導人們走上正路,而不是發展經濟的場所,應該明確定位、分清主次。所以寺院、法師應該主動地對信眾進行精神引導。現代生活中,人們貧富差距以及因工作、行業等等產生的社會地位的差別越來越顯著,社會越是這樣,佛門淨地就更應該為人們提供一塊平等無差別的心靈歸屬地,不搞等級差別,營造平等的氣氛,使人產生平和的心態,這才是信眾真正需要的心理依託。保持宗教的純潔性,這更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而不是將宗教做成產品,在宗教場所追求功利,搞商業化、經濟化。”
居士:對佛法有了更深的認識後,對燒頭炷香就變得不再執著和強求。
我們還在寺院中採訪到了一些居士,他們也積極地向我們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來自北京的居士張某表示,如果能燒到第一炷香當然是好的,但是如果燒不到也無所謂。張某坦言自己對於燒頭香的認識有一個漸變的過程,幾年前剛信佛教時,非常想燒頭炷香,那年大年初一,不到4點就到了北京八大處,但是還是沒有燒到,非常失望。但是學佛幾年來,看了許多經書,聽了許多高僧的開示,對佛法有了更深的認識,對燒頭柱香變得不再執著和強求。他認識到燒香好,但是也要看以什麼心去燒,佛教講究因果報應,如果燒香是為惡業,就算年年燒頭香也是完全沒有用的。佛教實踐眾多,不燒頭香,打坐、誦經的也可以,不必過於執著。
商業化不可取
非佛教信仰者:一味的哄抬價格,將其商業化,是不可取的。
那么非佛教信徒對於“頭炷香”持有什麼樣的看法呢?在寺院走訪中,我們也採訪了非佛教信仰者,他們對頭炷香現象觀點各異。在北京廣濟寺見到的河北遊客王某認為頭炷香只是商業炒作行為,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應及時加以限制。燒香本來可以是信徒敬仰佛陀的很好途徑,但是如果過度炒作,一味的哄抬價格,將其商業化,這是不可取的。
一位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生林某說,因為自己從不燒香,很難體會燒香者的心理,作為一種信仰,燒香者擁有燒香的自由,這是毫無疑問的。任何宗教都有它的特定儀式,燒香算是佛教中最常見的一種,但是搶頭一炷香這還符合佛教的本意嗎?他認為這是和商業經濟掛鈎的一種世俗化行為,有失佛門清淨。
在北京法源寺遊覽的北京市民吳先生則認為燒頭炷香的信眾心理可以理解,是出於虔誠信仰的表達,不需要過多干涉。而且爭搶頭炷香的人只要自己出得起價錢,與寺院自願互利,我們也不應該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