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國小介紹
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2007年9月1日投入使用,學校設有12個標準教學班,班班配有多媒體,計算機室、音樂教室等專用教室齊全。
明德國小的建立與命名
明德國小是由台灣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援助命名,區鎮兩級政府投資籌建起來的學校。明德,源於《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即人生來便具有善良光明的德性,但卻受到後天物質利害的蒙蔽壓抑,若加以適當的教育、啟發,便能使他們發揚與生俱來的光明德性,自新其德,將德學貢獻出來。
明德國小最大的特點就是提倡“全人教育”,即學生品學兼優、勤勞樸實、全面發展。
明德國小現狀
學校現有39名教職工,領導班子由6人組成。學校管理體現人本思想,講究實效。努力實現學校管理的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和現代化。使幹部、教師的個人發展願景與學校發展願景能夠形成交集,為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初步形成創造了氛圍。從校長到主任,面對學校工作,都能做到積極主動、相互配合,工作熱情很高。教師隊伍年輕,願意在新的學校有新的作為、新的發展,用“年輕”這筆寶貴的財富來書寫人生,來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
明德國小的發展目標是通過五年的努力,使學校形成管理和諧、人際關係和諧的局面,通過規範學校的內部管理,提高幹部教師的素質,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校在規範辦學、自主發展的基礎上辦有特色;讓教師在學校發展中受益,讓學校在教師的發展中壯大,學生學有特長,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校有內涵,走進教育系統先進行列。辦學理念是讓教師與學生在建設中學習,在建設中發展,在建設中享受,把學校建成師生的學習樂園和精神家園,為師生終身學習和幸福一生打好基礎。發展思路是和諧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發展策略是全員式參與,階梯式發展:低起點、人人入軌;小步走,步步踩實;覓台階,級級攀升。利用2-3年的時間進行規範,固塔基;再用2-3年間,強塔身,引領教師級級攀升到塔尖。
學校是精神文化的搖籃,是育人培材的基地,教書重在育人,育人的關鍵是育德。在明德國小,德育經過細化,切實落實到育人工作的點點滴滴之中。學校積極實施“六個好”主題德育教育活動,定期召開主題班會,通過“以獎代罰”,開展“文明在明德”活動,讓學生成為學校管理的小主人,使學校逐漸形成了“文明禮貌、尊師愛生、樂學務實、生動活潑”的校風。
“教研興師、科研興校”,教育科研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科研工作對教育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學校結合實際,以課題為引領,努力提升教師實施新課堂教學的能力,加大了校本教研力度,使教科研貼近學校的實際,為學校的內涵發展提供保證。
明德國小的校徽由“明”字的開頭字母“M”為主體。抽象的“M”又隱含著一個跑步衝刺的學生,豐富體現出明德國小將以健康、活力、自信和進取的辦學理念,教書育人,回報社會。同時綠色象徵著健康和成長。明德國小的學生們將在綠色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校徽給人一種綠色辦學、健康成長、活力無限的深刻含義。
辦學思想與理念
“健康、活力、自信、進取”的校訓充分體現了學校的辦學思想,即通過學校的教育和引導使學生身心健康、充滿活力、充滿自信、勇於進取、遵規守紀、文明有禮,健康快樂地成長,適應學習、適應生活、適應社會。
學校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創新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拓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領域,規範校園文化活動的模式,努力構建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使校園文化朝著規範化、多樣化、群體化、藝術化的方向發展。同時還確立了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題——“我健康、我自信、我進取”。遵循“整體規則、分項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按照“校園建築營造整體美、綠色植物營造環境美、名人佳作營造藝術美、人際和諧營造文明美”的思路,使校園設施出精品,文化活動出成果,制度建設有特色。從四個層面抓好文化環境建設:一是突出重視班級文化建設;二是深化校園文化建設,做到“聽有聲音、看有內容、寫有陣地、動有場所”;三是辦好校園文化節活動,做到全員參與,形成系列,辦出特色;四是規範師生的行為文化,確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學校無小事,事事育人”、“教師無小節,處處楷模”等理念,規範師生的行為。讓校園文化成為教育、激勵全體師生和促進素質教育開展的有效載體,使學校處處都能營造出和諧、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圍。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學》開宗明義,道出了五千年中華文明中,尊道貴德的靈魂作用。我校將充分藉助中國傳統文化的引領作用,教育我們的學生“明孝道、明寬容、明寬容、明禮儀、明自立、明好學、明習慣”,讓學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圍薰陶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早日成長為明理自立的好少年。
所獲殊榮
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學校取得了一些成績:2008年,學校被評為少先隊理論先進單位;課間操評比優秀檔次。2009年,學校被評為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高年級組被評為優秀師德群體;在北京市中國小百所課間操優秀校評選中被評為優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