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要點
項目分類明晰化
目前很多項目型組織的管理處在粗放式管理階段,具體表現為大部分項目採用同樣的管理方法和過程,統一化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方式看似簡單易操作,降低了企業的管理成本,但往往造成“眉毛鬍子一把抓”的現象,無法確定管理側重點;多個項目資源衝突難以協調,項目管理部門、項目負責部門、項目經理等各級管理者在項目運作中職責無法明確,導致項目溝通協調成本高。而由於每個項目都有特殊性,很難建立規範化的項目管理標準。要解決以上問題,使項目型組織實現從粗放式向精細化管理轉變的第一步是必須建立明確的項目分類分級標準。
首先是根據項目涉及的工作內容和性質劃分項目類型,如對於IT類項目,可分為套用開發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管理最佳化項目等,通過項目分類,可建立針對不同類型項目的工作任務分解結構,以及各工作任務的管理要求及評價要素。
其次是根據項目的重要性、收益性、風險性等幾個維度評價確定項目級別,針對不同級別的項目明確各級部門和崗位的管理職責,做到重點項目重點關注,同時可基於項目優先權進行項目選擇,以及對項目資源進行優先排序等。
項目分類分級一方面應符合“完全窮盡,相互獨立”的原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須要便於理解,可基於以往項目經驗定義多個參考樣例。同時標準的定義應在組織內達成共識,使大家都用同一種語言說話,從而減少溝通成本。通過分類分級,為基於不同類型項目過程的標準化奠定了基礎。
部門\崗位
項目級別項目管理辦公室部門經理項目經理
A類項目全程控制,進行項目進度、質量和預算監控管理。部門內設備和人力資源調配、績效和質量審核。項目實施計畫和項目任務分配,項目成員績效核定。
B類項目里程碑控制,對里程碑進度、質量和預算進行監控管理。部門內設備和人力資源調配,部門間資源協調,績效和質量審核。項目實施計畫和項目任務分配,項目成員績效核定。
C類項目里程碑關注,獲取里程碑進度和預算進展。部門設備和人力資源調配,對里程碑進度、質量和預算進行監控管理。項目實施計畫和項目任務分配,項目成員績效核定。
D類項目部門設備和人力資源調配,對里程碑進度、質量和預算進行監控管理。項目實施計畫和項目任務分配,項目績效管理。
項目過程標準化
項目過程包括項目的管理過程和項目的實施過程(或稱為工程過程)。對於項目型企業來說,其核心競爭力之一 就在於對各類型項目的過程進行標準化,提高快速交付能力。這種觀點也許會受到追求創新的項目型組織的挑戰,特別是一些研發和服務型機構:“我們是研究院所,講的是創新,標準化不就沒有創新了?”“我們都是服務性的項目,客戶需求都不一樣,沒辦法標準化?”對於第一個問題,不同類型項目標準化的重點不同,如對於科技類、研發類項目強調過程監控和評審機制等管理過程的標準化,使所有項目都建立統一的基於企業戰略和滿足市場需求的評價方法和標準,關注怎么做不偏離項目目標;而對於服務類型的項目,當服務內容要反覆提供時,還要強調實施過程的標準化,關注怎么做能提高效率。每個項目都有其特殊性,所以在項目標準化的過程中需要基於前面提到的分類分級劃分,制訂對於不同級別項目的過程裁減標準,以同時滿足標準化和差異化。
各類型項目過程標準化的建立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首先劃分項目的階段,明確每階段的過程活動,確定活動間的關聯,明確每項工作的前置任務;
其次,對各種需要重複進行的工作建立規範化的工作流程。許多項目工作,包括項目變更、採購、評審等,在項目中總是在重複多次發生的,企業可以運用流程管理方法對這些重複性的工作進行有效的管理;
最後考慮不同的項目需求和特點,對於某一項目工作任務,可設定在不同級別項目中為必選、可選或不需要。
項目內容知識化
通過項目過程標準化建立了項目的過程框架,但是依然只見骨幹,不見血肉。項目每一步要完成的工作內容所涉及到的相關知識文檔是項目型組織能夠積累產生的真正價值和財富。基於項目推動的知識型組織必須能夠不斷積累項目經驗,將個人的知識資本轉化為組織的知識資本,將在項目中形成的各種知識視同組織的資產進行管理,形成強大的無形資產。對處於新商業環境中的項目型組織,其良好的知識管理能力,極大地降低了關鍵人才所帶來的經營管理風險,有效的知識管理可促進其知識積累與擴散,並使企業的創新能力得到持續保持。
大部分項目型組織已意識到知識管理的重要性,但實施過程中依然難以推行,其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知識積累和業務過程相脫離。具體表現為項目實施過程中重點關注進度,忽略相關知識文檔的同步提交和保存,相關文檔往往是在項目結束後再整理,完整性和時效型無法保障,很多寶貴的資料散落在各項目組內部。企業內獨立的知識管理部門往往脫離業務部門,通過知識管理平台收集到的都是一些與核心業務關係不大的文檔資料。
“1+1+1”解決方案的核心在於項目過程和知識管理過程的同步。在項目活動和流程環節的每一步明確相應的輸出文檔和參考文檔以實現顯性知識的傳播。通過對輸出文檔制訂模板和樣例,對以往的項目最佳實踐予以提煉,同時相關的參考文檔可方便項目組快速的獲取相關的知識資料,從而實現快速學習和交付。對於項目中隱性知識的傳播可在流程或項目關鍵活動節點中增加相應的溝通交流或者AAR機制,對項目經驗及時進行總結形成典型案例等。
優缺點
項目型組織的優點是
每個成員始終都了解團隊的工作並為之負責。團隊有很大的適應性,能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工作方法。在大型組織中,團隊結構一般作為官僚結構的補充,既能得到官僚結構標準化的好處、提高運行效率,又能因團隊的存在而增強靈活性。
項目型組織的缺點是
小組的領導人如果不提出明確要求,團隊就缺乏明確性;穩定性不好,經濟性也差;團隊必須持續不斷地注意管理;小組成員雖然了解共同任務,但不一定對自己的具體任務非常了解,甚至可能因為對別人的工作過於感興趣,而忽略了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