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6月1日)
平裝: 259頁
開本: 32開
ISBN: 7806818294
條形碼: 9787806818299
尺寸: 21 x 15.2 x 2.2 cm
重量: 322 g
內容簡介
研究中國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必須全面而系統地研究中國鄉村社會的轉型。中國現代化進程,從本質上講,就是從傳統農耕-遊牧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型的過程,而鄉村社會的轉型,無疑是中華文明這一歷史情轉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什麼不徑直冠名為《現代化與鄉村》,而要定名為《革命與鄉村》?這是因為近代以來中國鄉村所經歷的所有重大事變,中國鄉村社會翻天覆地的大變動,幾乎毫無例外地都是在“革命”大纛下進行的。
本書進一步將農村地權關係的考察,從土地改革時期延伸到農業合作化時期、公社化時期,以及實行改革開放以後。作為研究這一時期中國革命中影響於中國鄉村社會的各重大事實,發掘利用了大量原始檔案,其中很大一部是首次為研究者所使用,為彌補書面檔案的不足,他們還赴當地找到當事人進行採訪,以口述史料書面史料互相比照印證;為避免宏大敘事的籠統與精略,他們從一個縣、一個區域的研究入手,努力通過個案的解剖展現歷史的真實。在這本書中,人們對20世紀20年代後期至50年代前期以及其後一段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鄉村社會轉型的實際情況,可以獲得較為具體和真切的了解。
目錄
《革命與鄉村》總序
本書摘要
緒論
一、選題依據
二、研究現狀
三、對於個案的選擇和參考資料的說明
四、探討的問題
第1章 “耕者有其田”:新洲縣的土地改革
一、土地改革的地方實踐
(一)從減租減息到和平土改:新洲縣土地改革的來龍去脈
(二)程式化土改與農民的訴求及“民眾”眼中的地主
二、國家-農民關係的新建構:查田定產
(一)查田定產的地方實踐與農民的反應
(二)農業稅釜底抽薪率計征:查田定產的基本出發點
(三)查田定產的影響及其不足
三、土改複查
四、對土地改革社會經濟效應的分析
(一)地權轉移:土地改革與農業資源的再配置
(二)一升一降:農業經濟的恢復、發展與副業的低落
(三)相反趨向:貧僱農經濟上升與中經濟的弼徊
(四)農業稅:國家與農民之間
第2章 農地公有制的建立:農業合作化
一、集體化:農地是如何公有的
(一)評產、折標準畝、作股:土地入初級社的三種基本路徑
(二)按土地分攤:初級社的股份基金
(三)作價歸公與高級社按勞分攤股份基金
二、生產是如何組織的:勞動組織和經營管理責任制的變遷
(一)最初的互助:從換工到評工記分
(二)合作社時期的包工制:從包工到包工包產
(三)“危險”的傾向:土地分戶管理連續操作
三、工分制
(一)評工記分、社隊工分的記載與結算
(二)社員勞動和集體農活之間的中介:勞動定額
(三)工分的實現:社隊幹部與普通社員的工分
四、國家、集體、與社員:以分配為中心
(一)國家、農民及農業稅
(二)集體制的支架:合作社的社會保障
(三)頑疾:平均主義瞞產私分
第3章 人公社所有到“三級所有、隊為基礎”:人民公社時期的地權
一、公社化、集體所有核的演變和地權邊界的模糊
(一)公社化與地權邊界的泛化
(二)調整與集體所有核心的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