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描述
非阿爾茨海默型痴呆(non-Alzheimer degenerative dementia,簡稱NADD)是指除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以外的變性型痴呆疾病的總稱。
疾病分類
(1)Lewy體型痴呆:① 瀰漫性Lewy體病,②Lewy體型老年痴呆,③Alzheimer病Lewy體亞型,④大腦型Lewy體病。
(2)神經原纖維纏結型痴呆(dementia with neurofibrillary tangles):①帕金森痴呆綜合症,②伴有鈣沉積的瀰漫性神經原纖維纏結病,③邊緣系統神經原纖維纏結性痴呆。
(3)膠質細胞纏結性痴呆(dementia with glial tangles):①進行性核上性麻痹,②皮層基底節變性,③17位染色體相關的額顳性痴呆及帕金森綜合徵(frontotemporal dementia and Parkinsonism linked to chromosome 17,FTDP)。
(4)嗜銀顆粒性痴呆(argyrophilic grain dementia)。
(5)額顳葉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①Pick病,②進行性皮質下膠質細胞增生,③伴有運動神經元病的早老性痴呆,④非特異性額顳葉痴呆。
(6)皮質下神經節變性性痴呆(dementia with predominant degeneration in subcortical nuclei): ① Huntington舞蹈病,②齒狀核紅核蒼白球路易氏體萎縮,③丘腦變性病。
(7)難於分類的變性性痴呆(unclassified degenerative dementia):NADD與ATD在臨床、影像學及病理改變方面均有所不同,不同類型的NADD可表現為皮質下痴呆、邊緣性痴呆或以額顳受損為主的精神 、智慧型障礙,NADD尚可表現錐體束、錐體外系、小腦或基底節受損的神經系統體徵。
主要類型
<1>Lewy體痴呆(DLB)
又稱瀰漫性路易體病、路易體型老年性痴呆、路易體型Alzheimer病等。多為老年期發病, 少數為中、青年發病。其病理改變為腦幹黑質、藍斑、縫線核及迷走神經背核等腦幹多巴胺 、去甲腎素及5-羥巴胺等各神經核的細胞體內見有典型的Lewy體,HE染色為圓形、卵圓形紅色包涵體,周圍見有淡染的暈圈,除腦幹外,在額葉、顳葉、扣帶回、島回等廣泛大腦皮層3 、5、6層小型、中型錐體細胞內也可見Lewy體,套用泛酸免疫染色示磷酸化神經絲抗體陽性 ,缺乏典型暈圈。除路易體外尚可見到神經細胞脫失、膠質細胞增生和海綿狀改變,少數見有老年斑(SP)和神經原纖維纏結(NFT)。
臨床表現特點為:(1)動作緩慢、肌強直等帕金森錐體外系征,但震顫不明顯,面具瞼、前傾姿勢、聲音低微及小碎步等程度輕微。(2)波動性認知障礙、注意力不集中、視空間功能障礙,逐漸進展而呈痴呆。(3)反覆發生的幻視或其它幻覺,幻視內容具體,幻覺可伴有情緒反應、恐懼、欣快,多於意識低下時出現。上述症狀緩慢進展,多以智慧型障礙、精神症狀首先發生,但也有錐體外徵發生1年後出現智慧型障礙者,左鏇多巴對錐體外征可有效 ,也可無效。
診斷標準:(1)波動性認知能力低下,伴有不同程度的注意、覺醒狀態改變。(2)反覆出現內容具體的視幻覺。(3)帕金森綜合徵。具有上述條件2項者擬診為DLB,具備1項者疑似診斷。
支持DLB診斷的症狀:(1)反覆跌倒;(2)暈厥發作;(3)一過性意識喪失;(4)對神經安定劑感受敏感;(5)各種形式的譫妄;(6)幻視以外的幻覺。
不支持DLB的症狀:(1)提示腦血管病的局灶性神經系體徵及影像學所見;(2)其它疾病所引起的症狀和體徵。
<2>額顳葉痴呆
以額葉、顳葉局限性萎縮為特徵的痴呆稱為額顳葉痴呆。臨床表現為痴呆和大腦高級神經功能障礙。影像學表現為額、顳葉局限性萎縮。臨床主要特徵為老年前期或老年期發病(40~65歲),半數有家族發病史,病期較長,一般為10年以上,緩慢發病,逐漸加重,早期出現人格和行為改變,不注意整潔和外貌,對周圍事物不關心,抑鬱、不安、言語少,後期呈緘默狀態。可有額葉性釋放症候,晚期表現為少動、肌強直和震顫,腦電圖及腦脊液正常。 病理改變為額顳葉萎縮,腦幹前角擴大,額顳葉皮質2、3層神經細胞變性、脫失,並有膠質細胞增生,但無細胞內包涵體。1~3層有輕度海綿樣改變。此病與AD的不同點在於:(1)行為異常重於認知異常;(2)對周圍事物不關心;(3)情感障礙明顯;(4)MRI以額葉萎縮明顯, 且雙側多不對稱,額顳葉白質可呈長T2表現,早期腦電圖及腦脊液正常。
<3>Pick病
Pick病神經病理學改變的特點是大腦葉性萎縮,神經細胞內包涵體,即Pick小體位於神經細胞核周邊部,為嗜銀性,圓形或腎形包涵體。萎縮部位大腦皮層2~3層神經細胞變性、脫失, 呈海綿樣改變,伴有膠質細胞增生。臨床表現為人格改變、行為異常、判斷力低下、失語、 少 言,可表現有Klüver-Bucy症候群,逐漸呈臥床狀態,晚期可表現錐體束征、錐體外系受損征,出現原始反射、肌肉關節攣縮。與AD不同點在於早期不出現記憶力障礙、定向力障礙、 失用和視空間技能障礙等。影像學檢查示局限性腦葉萎縮。
<4>伴有痴呆的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肌萎縮性側索硬化一般智力正常,一部分患者表現有特徵性痴呆者稱之為伴有痴呆的肌萎縮 性側索硬化症(ALSD)。此病發病年齡38~77歲,平均56歲。主要表現為精神症狀和運動神經元受損征。精神症狀表現為言行異常、易怒等性格改變,記憶力減退,自發言語減少,晚期呈緘默狀態。運動神經元受損征表現為球麻痹、手肌力弱及萎縮、上肢肌萎縮,可有肌束震顫 、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也可見有帕金森症群的徵象。腦CT、MRI見額、顳葉萎縮。P ET該處血流及腦代謝低下。病理見額顳葉萎縮。大腦皮層2~3層呈海綿狀改變,神經元減少 ,膠質細胞增生,在海馬、齒狀回顆粒細胞、額顳葉皮質小神經元內可見有泛酸染色陽性包涵體,呈圓形、卵圓形。此外尚可見有運動神經元病的病理改變。
<5>與17位染色體相關的額顳葉痴呆及帕金森綜合徵(FTDP-17)
此病為額顳葉痴呆,具有家族遺傳因素,變異位於17位染色體長臂21~22區。臨床表現為失抑制等人格改變和高級神經活動功能異常,無明顯的記憶力和定向力障礙,逐漸出現動作緩慢和肌僵直等帕金森綜合徵表現。智慧型障礙類似於Pick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