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30年夏,馮玉祥部寧夏騎兵第四師第八旅第十五團進駐靖遠,隨軍的張東皎、高崗、呂振華、李樹林、黃育華、薛應昌、甦醒民等共產黨員在部隊和地方中開展革命活動,建立了黨的特別支部。
1931年,靖遠敷文國小教員張國威、王儒林參加部隊,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該部黨的特別支部改為特別委員會,受中共陝西省委領導。
1932年春,第十五團被改編為楊虎城部甘肅省宣慰使署警備第三旅,張東皎、靖任秋、孫作賓、李慕愚、李罕言、張秀山、王儒林等共產黨員在該部組建成立了團黨委,下設三個黨支部,秘密發展黨員,從事兵運工作。該部有共產黨員近一百人,尉官以上的青年軍官大多數是共產黨員。他們利用每天在縣城箭(今鹿鳴園舊址)進行軍訓的機會,向士兵講授馬列主義和抗日救國道理,宣傳謝子長、劉志丹領導的陝北紅軍為窮人謀利益的事跡。這些活動的開展,為發動靖遠兵變和組建游擊隊奠定了思想基礎。
起義經過
1932年4月28日,中共陝西省委指派謝子長、焦維熾來到靖遠,策劃發動甘肅宣慰使署警備第三旅起義。王儒林安排謝子長、焦維熾住在黨的秘密交通員李發榮家中,向該旅黨的組織傳達關於發動靖遠兵變的指示,討論決定起義的詳細行動步驟,並由各黨支部負責人在士兵中秘密開展宣傳鼓動工作。謝子長因與王子元之間的特殊關係,不便公開活動,隱蔽起來研究一些具體問題,外面的活動由焦維熾完成。
5月3日,黨組織秘密發動全旅各營連選派代表以請願的方式,要求旅長王子元限期補發士兵的軍餉和軍裝。鑒於以往因壓制士兵而引起譁變的教訓,王子元立即答應了請願要求。與此同時,黨組織秘密擬定了起義的行動計畫,等待時機行動。但由於起義訊息走漏,王子元突然扣押了張東皎和王儒林,收繳了執法處的槍枝。由於形勢發生變化,起義計畫被迫提前行動。
5月5日夜晚,呂振華、張秀山、曹炳奎率領全營和教導隊一部率先起義,共有官兵200餘人參加靖遠兵變,取道東灣進入打拉池會合,成立了陝甘工農紅軍游擊隊第四支隊。因謝子長、焦維熾未能跟上部隊,由呂振華代理指揮,率領游擊隊向寧夏海原進發。游擊隊行軍不久,在朗山被第三旅周維邦、王治邦帶領的兩個騎兵營追上,雙方交戰後游擊隊撤退,分兩路進入屈吳山深處。
5月8日,騎兵營包圍了沿山溝行進的一路游擊隊,將所圍隊員押回縣城。另一路游擊隊在呂振華的帶領下,繼續開展游擊活動,但因隊員失散後被民團繳械。這一事件史稱靖遠兵變,由於倉促行動,受到國民黨軍隊追擊而失敗。
起義力量
馮玉祥部寧夏騎兵第四師第八旅第15團
師長:蘇雨生團長:王子元
學兵隊隊長:張東皎副隊長:高崗司務長:李樹林
(中國共產黨)特別支部書記:張秀山(後為石子健)
甘肅省宣慰使署警備第三旅
旅長:王子元副旅長:張東皎
參謀長:姚紹芳團長:牛化東
參謀主任:孫作賓執法隊隊長:石子健
副官長:李罕言軍法主任:王儒林
駐靖遠國民黨騎四師15團王子元部
中共秘密組織
(中國共產黨)特別支部(1930年)
書記:張東皎副書記:高崗甦醒民
委員:李樹林、黃育華、薛應昌
(中國共產黨)團黨委(1931年8月)
書記:張東皎副書記:牛化東
校官支部書記:李罕言委員:孫作賓
士兵支部書記:石子健
教導隊支部書記:甦醒民
(到1932年時,黨員人數有90餘名)
陝甘工農紅軍游擊隊第四支隊
總指揮:謝子長政委:焦維熾
代理總指揮:呂振華
第一大隊大隊長:曹炳奎第二大隊大隊長:張秀山
直屬隊:
成立時間:1932年5月6日總人數:200餘人
相關內容
靖遠縣
地處甘肅省中部,位於東經104°13′至105°15′,北緯36°至37°15′。東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接壤,南與甘肅省會寧縣毗鄰,西南、西北、東北分別與甘肅榆中縣、景泰,寧夏中衛縣相連,西與白銀市白銀區交界,白銀市平川區從中析置,將縣域一分為二,形成南北相對的兩個部分。東西間隔120公里,南北相距135公里,總面積5809.4平方公里。國道109線、省道靖(遠)天(水)公路、鐵路白(銀)寶(積)線從境內通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從縣城西至白銀60公里,西南距離省會蘭州130公里。
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經濟實力穩步提升。2007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8.2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3.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74億元,增長27.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41億元,增長15.2%;地方財政收入完成4088萬元,增長12.77%,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6252元,增長18.7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09元,增長8.29%。農村經濟健康發展。農作物播種面積104.69萬畝,增長9.34%。糧食總產量17.05萬噸,增長1.82%。三大支柱產業、六大農產品基地穩步發展。蔬菜面積達到31萬畝,其中無公害面積26萬畝,日光溫室5.1萬畝;戶營規模養殖業快速發展,羊、豬、雞飼養量分別達到76.5、55、465萬頭(只);特色林果產業發展迅速,枸杞面積達到2.9萬畝,大棗1.8萬畝,蘋果1萬畝,籽瓜8.9萬畝,小口大棗、大廟香水梨分別獲得全省第二屆林果花卉展覽會金、銀獎,枸杞、大棗被評為“甘肅省十大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