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泥嶺[甘肅省徽縣地名]

青泥嶺[甘肅省徽縣地名]

青泥嶺在甘肅省徽縣境內。鐵山是青泥嶺山脈最高峰,海拔1746米,又名巾子山,位於徽縣東南20公里處。 在李白的詩《蜀道難》中被提到過因嶺高雨頻,道路泥濘而得名。詩人李白《蜀道難》詩中"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即嘆此。在陝西省略陽縣青泥河國小院內有兩棵高大的銀杏樹,大的一棵相傳為李白手植,小的一棵相傳為杜甫所植。

基本信息

地理名稱

在甘肅省隴南市徽縣境內 ,鐵山是青泥山脈最高峰,海拔1746米,又名巾子山,位於徽縣東南20公里處。

在李白的詩《蜀道難》中被提到過因嶺高雨頻,道路泥濘而得名。詩人李白《蜀道難》詩中“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即嘆此。

文獻記載

青泥嶺 青泥嶺

《元豐九域志》載:興州(略陽)有青泥嶺,乃入蜀之路。

《郡國志》載:青泥嶺,在興州長舉縣西北接溪山東,即今通路,懸崖萬仞,上多雲雨,行者屢逢泥淖,故名青泥。可謂青泥嶺是秦嶺山嶺中的名嶺之最。

明代王雲鳳與太原王瓊、樂平喬宇並稱“河東三鳳”。弘治十四年,王雲鳳升任陝西按察司副使,逕行青泥,思想感情仍蹈李白、杜甫覆轍,在靈魂顫慄的陣痛中,吟出警示後人的詩行:“……入蜀大抵無坦途,此地令人毛骨寒。懸崖峭壁扼深谷,枯松怪石生其間。魂驚目眩人蟻附,手捫足纏成蹣跚。古寒白骨幾千載,野翁指點嗟自嘆……”(《過鐵山》)。

武則天當上皇帝以後回利州(今廣元)翻越青泥嶺,身上長滿痱子,奇癢難忍,在一位民間老人的指點下來到青泥嶺旁側的藥水洞洗澡(艾葉泡水),頓覺不適全無,清爽無比。自此,“藥水療疾”便傳為民間佳話。青泥嶺的水也就成為聖水。

兵家必爭之地

青泥嶺[甘肅省徽縣地名] 青泥嶺[甘肅省徽縣地名]

青泥嶺的路,便是與山齊名,令旅行中人刻骨銘心。因為這是古蜀道險段之最。這條路,古稱故道、又名陳倉道、青泥道、散關道、嘉陵道,但這都是後來的稱謂。據專家研究:故道最早稱為周道,是周人為其命名,見於周祁《散氏盤》銘文,“固道”就是漢代時人們所說的故道。故道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就已經成為關中與漢中盆地的通衢大道,實為蜀道之始。雖然,漢代有了褒斜道,但隋、唐、宋王朝一直把這條路作為入川的正驛官道。它連線金牛道和連雲棧道,北起寶雞陳倉驛,南越略陽接官亭鎮內的飛仙嶺,接入金牛道,青泥嶺青泥驛居中南,都是故道之巔,沿途險象環生。青泥嶺是戰爭之嶺。這奇險的山嶺,方圓幾十平方公里,險道上百里,懸崖萬仞,多雲密雨,泥濘難行,然而正是這樣一架山嶺,歷史上發生過無數征戰,成為一個戰略要嶺,關係著敵對雙方的成敗。誰占據此嶺,誰就擁有戰爭的勝利。據《 通荃 》記載,後梁開平年間(907年—910年)岐王李茂兵犯興州,山南節度使唐道襲率眾固守青泥嶺,扼塞險要,李茂貞不能達,遂引眾返還。後梁乾化元年(911)岐王使劉知俊擊蜀兵,與王宗侃戰於青泥嶺,蜀兵敗績。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金兀朮步騎10萬破和尚原,進攻仙人關,自青泥嶺鑿崖開道,吳玠以萬人堅守殺金坪,以當其沖。《通鑑長篇》記載:南宋紹定四年(1231)年,蒙古兵攻宋,南路自青泥嶺開道出。水滸好漢九紋龍史進的原型史斌在興州稱帝後,率義軍北上經青泥嶺一路打殺直入關中。紅軍長征期間,二方面軍賀炳炎一部自青泥河翻越青泥嶺,衝破敵軍層層封鎖線北上支援甘肅成縣戰役,後到達甘肅會寧。

青泥嶺是希望之嶺。安史之亂的時候,唐玄宗李隆基領隨從嬪妃南逃四川來到青泥嶺。他那種在馬嵬坡失去愛妃的楊玉環悲傷與無奈的心情還在煎熬著他,又行走這奇險苦難故道,一行人行走在青泥嶺中,大雨滂沱道路泥濘,玄宗叫苦不迭,宮女太監哭號連 天,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折磨,當他們連滾帶爬掙紮上山巔,絕望喊天的時候,突然雨停雲散,紅日高照,玄宗一行相互望著,一個個像落湯雞,頓時哈哈大笑,沮喪悲觀全無,坐地歇息,沐浴陽光,享受美景,精神抖擻,希望重生,從此,人們就把這個嶺又稱作歡喜嶺,並立碑以紀念之。歷朝歷代地方官員皆年年來此朝拜,希望獲得 宏運,常常踐踏老百姓的莊稼,人們便偷偷地將石碑深埋於地下,以避免災情。

李白植銀杏樹

青泥嶺[甘肅省徽縣地名] 青泥嶺[甘肅省徽縣地名]

在嶺腳下的濟善寺更有一個美妙的傳說,看,這兩棵世人罕見的銀杏樹 ,高的是李白所栽矮的則為杜甫相隔54年後親手所植。經過1300多年, 高的已長成參天古樹,枝繁葉茂,奇枝怪丫 ,狂傲不羈,飄逸灑脫,象一柄利劍直刺青天。矮的長得樸實挺拔,尤顯得老沉凝重。如今濟善寺早蕩然無存,已變成一所國小校,可這兩棵銀杏樹伴著那個美麗的傳說已流傳千年,也將天長地久。

若有疑問請參閱《徽縣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