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壽鎮

靈壽鎮

靈壽縣城靈壽鎮是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靈壽古邑,人傑地靈,曾出現許多為當時代做出突出貢獻的達官貴人。靈壽這座鳳凰翼下的城垣,在長期的封建社會裡,它遭遇了無數次天災人禍,幾經興廢,瘡痍遍體,厄運重重,瀕臨絕滅。1945年解放後,才開始走向光明的坦途。

基本信息

名字起源

靈壽鎮靈壽水泉溪

靈壽,因古時產“靈壽木”而得名,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設靈壽縣,西晉(265年)遷縣治至靈壽鎮,此後歷代為縣治所在地,1953年設城關鎮,1987年更名為靈壽鎮。靈壽鎮出過不少歷史名人,宋武惠王曹彬的故里在轄區崗頭村,村東口現存清光緒二十三年的石碑,據考證:《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系曹彬後代子孫。坐落在北關的大型透雕石牌樓為明未(1641年)三代朝臣付氏子孫奉赦而建,賜額三氏中樞,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傳統的民間花會有耍獅子、龍燈、跑旱船、竹馬、高蹺、二鬼抱跤、豬八戒背媳婦、秧歌舞、戰鼓等。地方特色食品缸爐燒餅以酥、脆、香享譽京津和北方地區。

地理位置

靈壽鎮靈壽縣行政圖
靈壽縣地處河北省中西部,滹沱河北岸,西依太行山,東臨大平原。縣城距省會40公里,距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石家莊民航機場20公里。 周邊地帶有橫山嶺水庫、滹沱河、靈壽火車站、五嶽寨國家級名勝風景區等。

地理環境

靈壽鎮屬北溫帶亞濕潤氣候,處於半乾旱、半濕潤季風區。年平均氣溫13.7℃,積溫5010℃,無霜期19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17mm,海拔100m左右,松陽河、淤泥河、渭水河穿鎮而過,土壤有沾土、沙壤等多種類型土質,屬平原地勢。

靈壽鎮是靈壽縣政府所在地,轄縣城及周邊地帶,有3個居委會,22個行政村,分別是城東居委會、東興居委會、城西居委會、大東關、小東關、北關、西關、城內、大吳莊、南崗、南合村、東合村、胡莊、安定、崗頭、西托、東托、南托、相托、北托、安托、孟托、漂里、北崗、新村。總面積48.05平方公里,耕地36898畝。總人口6.8萬人,除漢族外,尚有少數回族、壯族、白族、納西族、滿族等十多個少數民族

主導產業

靈壽鎮以農業為主導產業,糧食種植面積為25829畝,占總耕地總面積的70%;小麥種植面積24000畝,年產量5862噸;玉米種植面積22030畝,年產量3798噸;紅薯種植面積6278畝,年產量1172噸;雜糧種植面積658畝,年產量96噸;油料種植面積4970畝,年產量522噸;近幾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邁出了可喜的步伐,金針菇種植面積達135萬平方米,註冊“靈潔”金針菇暢銷國內外,被河北省農業廳命名為“食用”之鄉;工業以機械製造、建材、化工、紡織、食品加工為主。其中化工產品、水泥、罐頭暢銷全國各地;大理石花崗岩等產品已打入國際市場。特別是水泥業、鑄造業、壓板業、石材業,年產值在千萬元以上。特色產業有食用菌種植和奶牛、肉牛養殖、肉雞、蛋雞養殖

靈壽鎮2002年農業總產值完成8438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18456萬元,財政收入完成1385.76萬元,是靈壽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是全縣第一個產值上億元鄉鎮,連年被評為先進鄉鎮和明星鄉鎮,被石家莊市命名為文明鄉鎮。

設施建設

靈壽鎮轄區內擁有公辦學校32所,私立學校3所,其中師範1所,職業教育中專1所,高中2所。擁有二甲級以上醫院2所,擁有大型超市2座,商業城1座,各專業批發市場8座。

207國道和201省道於靈壽鎮交叉穿過,轄區內村村通油路和水泥路,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20公里,其中二級以上公路里程達60公里。擁有直達北京、天津、保定、太原、陽泉、五台山的長途班車。轄區內擁有11萬伏安、3.5萬伏安、0.36萬伏安變電站三座,電網路程達到57公里,擁有無線通訊地面基站四座,固定電話裝機達到2萬餘部,行動電話達1.8萬部。

取得成績

靈壽鎮靈壽商機
改革開放以來,靈壽鎮人民上下一致,同心協力,團結拼搏,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特別是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堅持與時俱進,以最佳化環境為基礎,以發展龍頭企業為手段,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初步形成了七大產業,分別是水泥建材業、石材加工業、鑄造業、木材壓板業、食用菌種植業、奶牛肉牛養殖業、商貿服務業。
靈壽鎮以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扶貧開發、小城鎮建設等一系列政策為契機,依託區位優勢、資源優勢,通過觀念創新、體制創新、管理創新,進一步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加大結構調整,推進特色產業發展,把靈壽鎮建設成經濟協調快速發展、社會穩定安祥和安寧、人民幸福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歷史文化

靈壽縣城靈壽鎮是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

靈壽自戰國時起即成縣的雛形。公元前408年,樂羊率魏師伐中山,經過3年苦戰,滅掉中山,魏文侯以戰功封樂羊為“靈壽君”。可見在魏屬中山時期,已形成靈壽這一重要城邑。公元前390年,靈壽君樂羊死,葬於靈壽。約在公元前381年,中山武公殺死魏國封於中山的最後一個君主──尚。中山桓公公元前378年,遷都於靈壽(平山三汲)。

在城垣建設方面,位於太行山東麓的中山都城靈壽,無論是作為河北省先秦時期三大故都之一,還是作為當時“方百五里”內的中心城市,其規模和地位都是十分顯赫的。據考古發現證明,當時的宮殿建築規模宏大,裝飾十分華麗,手工業作坊區分工細密,手工業技術非常精湛。有專門的陶器青銅器鐵器骨器玉器貨幣鑄造等作坊。由此可見當時中山都城的繁榮。

《史記·趙世家》記載:公元前296年,趙滅中山,“起靈壽,北地方從,代道大通”。由此可見,“靈壽”之名,至晚在戰國初期已出現,而且整個戰國期間一直沿用。

秦統一中國後,靈壽屬鉅鹿郡。 西漢漢高帝元年(前206年)置靈壽縣,治所在今縣城西北十里靈壽村(故城村)。此後2000餘年間,本城除隋末短短數年內置為燕州外,或自為縣,或省為鎮,“靈壽”之名一直未變。這在各地名稱不斷變更的我國歷史上,亦較罕見。

靈壽縣城在晉代時遷於今治。建於松陽河下游開闊處,東依東嶺崗,西靠赤岸嶺,南瀕河,北枕坡,其形若箕,城居箕里。城為膠土夯實,池引松陽水注。城周3里,城高2丈。開東西南3門,東門直通府州大道,西門迎接山西客商,南門臨河低洼,只為農耕進出;城北水澇溷濁,防灌未開城門。這種形勢,據說經陰陽家觀測,靈壽城為鳳凰展翅,朝陽騰翔。城西北角,有翠柏一株,傲然挺立,說是鳳尾;城東南郊有井泉兩口,說是鳳眼,赤岸嶺、東嶺崗則為展開的雙翅。並說北城開門,將有三斗三升芝麻官員出現。對靈壽縣人抱忌妒心的府州台憲,堅決不準開北門。靈壽城就此四門缺一。

靈壽土城常年受風雨沖刷,剝落坍塌時有發生,多次動工修補。歷朝歷代對城牆修繕的有: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知縣尚濂,始改為磚堞,並建小房於各門之上。崇禎十二年(1639年),知縣曹良直增建瓮城、重門3座,以為禁止。民國24年(1935年),北關鄉紳傅崑山倡議募款,開通並修繕北城門,架石橋於護城河上,城北始為通衢。自此,東門“啟明”、西門“觀城”、南門“迎薰”,四門俱開,而城牆之缺豁依然四出。

1938年日軍侵占靈壽,役百姓修城浚壕,堵塞缺口,加厚城牆,將護城壕深挖6尺,殘破土城竟成豺狼巢穴,從此人民受盡苦難,達7年之久。1945年縣城解放,剷除四門,夷平城垣及護城壕,現僅剩西北隅城址一段。1985年維修圍牆,以石加固,保護了這段遺蹟。

靈壽鎮靈壽水泉溪
靈壽城垣雖小,而衙署、公廨、廟堂、書院一應俱全。

縣衙在城西門裡大街路北。縣治照壁,臨街橫亘;縣衙大門上有譙樓更鼓,進內儀門、大堂、二堂、三堂、內宅、東西科房,西有營署,東有土地祠,西科房之西有監獄,布局森嚴,令人望而生畏。明崇禎十一年戊寅,清兵掠城,縣衙被焚,翌年重建,規制如舊。“七七”事變前為國民黨縣黨部、縣議會。事變後,整箇舊衙署成為日本侵略軍司令部。1945年解放後人民政府駐此。而今庭院重建,屋宇整修,縣委在此辦公。

松陽書院在城內十字街西北,為紀念清康熙年間知縣陸隴其而修。陸治靈有德政,常下鄉調查訪問,遇貧困者濟之,遇強霸者抑之,遇受辱者挾之,並不斷在學宮中講學教人為善。縣民都非常喜歡,所以立祠紀念。陸公祠前的書院,是當時的知縣和鄉紳們的講學處。1945年解放後,改建為縣公安局

文廟(孔廟)在城內南門裡西側,占地六七畝,元朝創建,明、清數次重修。有大門、二門兩重門,北越泮池,過戟門,至大成殿。文廟大成殿,坐北面南,磚木結構,底面長寬各約15米,高10米。三面高牆,外呈朱紅,內為粉白,正面通為木製門窗、隔扇,雕飾各種圖案花紋。殿內挺立四根合抱朱漆明柱,上托彩繪大染。頂為歇山式,飛檐斗拱,覆蓋黃綠琉璃瓦,角吻脊獸各具形態,栩栩如生。兼因坐落於l米多高的殿基之上,愈顯奇偉壯觀,且富於時代特色。殿記憶體有孔夫子72大賢的牌位及竹筐、木豆、燭台等祭器。大成殿前壁上方有“與天地參”四個大字。殿前有月台約180平方米,是祭祀時人們站立的地方,月台兩邊有東廡、西廡各10間,是祭祀人休息之處。民國期間,孔廟改建為高級國小堂、縣師範講習所。抗日戰爭時期,殿前兩株始植於唐代的巨大國槐(直徑4米多,空心的1株中間能通馬車)被日軍伐毀。1956年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革”期間,殿毀跡滅。現縣委黨校和靈壽鎮政府在此辦公。

明靈王廟,俗稱大爺廟,該處原有漢世祖雲台功臣之一、靈壽侯邳彤廟1座。靈王廟系明天順年間(1457—1464年),英宗加封邳侯為靈王,並命太監親來本縣督工在原邳彤廟基礎上擴建而成。其主殿形式類似文廟大成殿,而規模超過其1倍,殿額曰“靈王殿”。殿前樹有聖旨牌樓和絞龍碑記,兩廂各建配殿三楹,大門外築起戲樓1座。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設大祭,開廟會,大聚僧侶,誦經祝告。是日,大戲演唱於戲樓,雜耍賣藝於街巷,四僻五鄉,府州各縣都來靈壽趕廟。以是“大爺廟”聞名遐邇,三月廟會亦成為靈壽的盛會。抗日戰爭時期全被日軍拆毀。

現在,保存完好的就是最為有名的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透雕石牌樓。牌樓坐落於北關西街(今牌樓街),建於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是為北關傅承訓(明通議大夫、兵部左侍郎)、傅鋌(明通議大夫、兵部左侍郎)、傅永淳(明吏部尚書、督察院御史、兵部左侍郎)而敕建的,故石牌坊中間刻為“三世中樞”四個楷書大字。該牌樓南北坐向,橫跨街道。其工程之大,工藝之精,世所罕見。地面以上高12米,地下深2.6米,橫寬8米,通體用淡青石料精琢透雕而成,為四柱五樓三重檐仿木結構。主間斗拱六朵,次間三朵,四柱兩邊之夾柱石上雕有46個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三層橫樑以流雲圖案為主,在不到5厘米的石料上,雕刻出玲瓏剔透的各式雲朵,給人以行雲飛煙之感。雲中游龍、飛鳳相互襯映,達到了完美的藝術效果。

城內大街以東西為主,商店鋪號沿街設立,東門一帶,客商聚集,尤為熱鬧。大街有過街牌坊三座。十字街西有青石料四柱三跨度雙層石牌坊一座;街東有松木料四柱層檐木牌坊一座。均系明朝皇帝為褒揚兵部侍郎馬從聘而建立。十字街再東,有一木牌坊與馬氏牌坊規制相同,稍矮。以上三坊,歷年保存完好,“文革”破四舊時而毀之。

此外,還有城隍廟、馬神廟、文昌閣、文興橋等幾十處古蹟建築,歷經戰亂兵燹,雨淋日曬,均已塌毀。

靈壽古邑,人傑地靈,曾出現許多為當時代做出突出貢獻的達官貴人。

馬從聘(1557—1638年),明朝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歷任江西道監察御史、太僕少卿。屢次任延綏巡撫、兵部右侍郎。崇禎末年,追贈為兵部尚書。著作有《四禮輯疑》《通鑑纂要》《蘭台奏疏》等。

傅永淳,明天啟二年進士。歷任湖北房縣縣令、太僕寺少卿、太常寺卿、兵部左侍郎、左都御史、吏部尚書等職。任職期間,上《銓政十事》《劾總督陳其瑜疏》,受到嘉獎而被重用。其子傅維鱗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考中舉人,清順治三年(1646年)捷登進士,任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維鱗精通經史,著有《明書》300卷,被征入國史館珍藏。還有《四思堂文集》《歉齋說書》等流行於世。

宋武惠王曹彬,其子璨、瑋、琮,孫女曹皇后,重孫評、誘、詩等在宋代歷史上都做出過重大貢獻,《宋史》中皆有傳。

除此之外,南宋時期升為江浙右丞相的鄭溫(東關人),清朝乾隆年問出任貴州思南知府的馬曾魯(城內人),民國時期愛國人士郭飛天(城內人)等人的名字也被載入史冊。

靈壽鎮靈壽
靈壽這座鳳凰翼下的城垣,在長期的封建社會裡,它遭遇了無數次天災人禍,幾經興廢,瘡痍遍體,厄運重重,瀕臨絕滅。1945年解放後,才開始走向光明的坦途。

商業古城靈壽麵積不大,居民不多,但規制齊備,布局合理,成為方圓百里的貨物集散地。從建縣城到民國時期,城關集鎮始終都是全縣最大貿易市場。著名商號有:百年老藥店德泰城,大布店新合裕,雜貨店聚翠昶,醬醋園隆盛和等。市場中心在東門臉,飯館酒店,人夜不歇。一遇集日、廟會人潮如涌,一片繁忙景象。從國民黨到日偽統治時期,縣城的古建築大量被毀,民房殘破不堪,居民稀少,市場日漸蕭條。集市遷至南門外和南城角。解放前縣城只有手工業作坊和鹽店、布店及中藥鋪,工商業極不發達。解放後,集市主要在城內東門臉、南城角和北城角,北關在靠近城牆根的地方有牲口市,東關大街有農產品進行交易。每逢農曆一、三、六、八為集日,本縣經商人員聚集於市,鄉間民眾來此互通有無,也有正定、獲鹿、平山、行唐等縣的經營者在此進行交易。現在的靈壽縣城從南大街至人民路,從正南路至城西街,沿街全部建起了各種大小門市、商場,成為全縣最大的集貿中心。

相關連線

1.衛星定位:http://www.52maps.com/mapsmarker_show.asp?id=efdf12da61a9c910

2.遊玩路線: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A%AF%BC%D2%D7%AF%CB%AE%C8%AA%CF%AA&in=4505&cl=2&cm=1&sc=0&lm=-1&pn=0&rn=1&di=1622754220&ln=3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