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霍亂樣(Janbon)綜合徵,(cholera)是由霍亂弧菌所致的烈性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典型病例病情嚴重,有劇烈吐瀉、脫水、微循環衰竭、代謝性酸中毒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等。治療不及時常易死亡,屬甲類傳染病。過去將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霍亂弧菌所致的感染稱為霍亂,由愛爾托生物型(EI Tor biotype)所致者稱副霍亂。鑒於霍亂弧菌的兩個生物型在形態和血清學方面幾乎一樣,兩種弧菌感染的臨床表現和防治措施基本相同,因此,分別命名為霍亂和副霍亂並無必要,而統稱為霍亂。世界第五、六次大流行與古典生物型有關,第七次則由印尼地方流行的愛爾托生物型所致,延續至今未止。而1992年於印度及孟加拉等地流行的霍亂,已證實是新血清型所致,該菌定名為0139。現已波及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泰國、尼泊爾、中國香港及歐美等地,似有形成第八次流行之勢。
病原學
1.形態染色 霍亂弧菌革蘭染色陰性,菌體長1.5-2.0μm,寬0.3-0.4μm,彎曲如逗點狀,有一根極端鞭毛,其長度為菌體的4~5倍。
該菌運動活潑,在暗視野懸液中可見穿梭運動,糞便可用於直接塗片檢查。
2.培養特性 霍亂弧菌在鹼性(pH8.8-9.0)肉湯或蛋白腖水中繁殖迅速,表面形成透明菌膜。弧菌在營養瓊脂或肉浸膏瓊脂培養過夜後,其菌落大,半透明,帶灰色。在選擇性培養基中弧菌生長旺盛,常用者有膽鹽瓊脂、硫代硫酸鹽-枸櫞酸鹽-膽鹽-蔗糖培養基(tcbs)、亞磅酸鹽瓊脂等。
3.生化反應 01群霍亂弧菌和非典型01群霍亂弧菌均能發酵蔗糖和甘露糖,不發酵阿拉伯糖。非01群霍亂弧菌對蔗糖和甘露糖發酵情況各不相同。此外埃爾托生物型能分解葡萄糖產生乙醯甲基甲醇(即VP試驗)。0139型能發酵葡萄糖、麥芽糖、蔗糖和甘露糖,產酸不產氣,不發酵肌醇和阿拉伯糖。
4.霍亂弧菌 經乾燥2h或加熱55℃10min即可死亡,煮沸立即死亡。弧菌接觸1∶2000-3000升汞或1∶500000高猛酸鉀,數分鐘即被殺滅,在0.1%漂白粉中10分鐘即死亡。霍亂弧菌在正常胃酸中能生存4分鐘,在未經處理的糞便中存活數天。在pH7.6~8.8的淺水井中,古典霍亂弧菌平均存活7.5天,愛爾托霍亂弧菌為19.3天。愛爾托弧菌在海水和深水井中存活10~13天。氯化鈉濃度高於4%或蔗糖濃度在5%以上的食物、香料、醋、酒等,均不利於弧菌的生存。霍亂弧菌在冰櫃內的牛奶、鮮肉和魚蝦水產品存活時間分別為2~4周、1周和1~3周;在室溫存放的新鮮蔬菜存活1~5天。霍亂弧菌在砧板和布上可存活相當長時間,在玻璃、瓷器、塑膠和金屬上存活時間不超過2天。
5.抗原結構 霍亂弧菌有耐熱的菌體(O)抗原和不耐熱的鞭毛(H)抗原。H抗原為霍亂弧菌屬所共有;O抗原有群特異性和型特異性兩種抗原,是霍亂弧菌分群和分型的基礎。群的特異性抗原可達100餘種。
6.分類 WHO腹瀉控制中心將霍亂弧菌分為三群。
01群霍亂弧菌:包括古典生物型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de)和埃爾托生物型(vibrio cholerde EL-Tor biotype)。01群的特異抗原有A、B、C三種,其中A抗原為01群所共有,A抗原與其他B與C抗原結合則可分為三型,即:原型——AC(稻葉,Inaba)、異型——AB(小川,Ogawa)和中間型——ABC(彥島,Hikojima)。
不典型01群霍亂弧菌:可被多價01群血清所凝集,但該群菌不產生腸毒素,因此無此病性。霍亂弧菌能產生腸毒素、神經氨酸酶、血凝素、菌體裂解後能釋放出內毒素。其中霍亂腸毒素(CT)在古典型、ET-Tor型和0139型之間很難區別。
發病機理
人體存在非特異性免疫,以抵擋霍亂弧菌的侵入。胃酸在其中起主要作用,胃大部切除後、大量飲水、大量進食使胃酸稀釋均降低對霍亂弧菌的抵抗。但正常入食入霍亂弧菌量超過108-9,均可發病。
人體的其他屏障如腸道動力、腸腔粘液、酶及膽鹽等,霍亂弧菌卻可以適應。霍亂弧菌通過鞭毛活動、粘蛋白溶解酶、粘附素以及細菌的化學趨化作用等,使弧菌能成功地粘附於腸黏膜上皮細胞,但不侵入細胞,繼續繁殖,繼而腸毒素起重要作用。
霍亂腸毒素有A、B兩個亞單位,具有毒素活性的亞單位A又可分為由二硫化物聯結的A1和A2兩個多肽,分子量分別為23~24kD和5~6kD.亞單位B有5個部分,每個分子量為11.6kD,可各自與腸黏膜上皮細胞刷緣細胞膜的受體(Gm1神經節苷脂)結合。亞單位B與腸黏膜細胞結合後,亞單位A與毒素整個分子脫離,並移行至細胞膜內側,其A1部分被釋放至胞液內,激活腺苷環酶,後者使三磷酸腺苷變成環磷酸腺苷。大量的環磷酸腺苷積聚在黏膜細胞內,發揮第二信使作用,刺激隱窩細胞分泌氯離子並可能分泌碳酸氫根離子,同時抑制絨毛細胞對氯和鈉離子的正常吸收。由於腸黏膜分泌增強,回收減少,因而大量腸液聚集在腸腔內,形成本病特徵性的劇烈水樣腹瀉。
霍亂弧菌的內毒素來自弧菌細胞壁,耐熱,具有弧菌O抗原的特異性,與霍亂髮病關係不大。弧菌產生的酶(如粘蛋白酶)、代謝產物或其他毒素(如血管滲透因子、溶血素等)對人體有一定損害作用。
劇烈腹瀉和嘔吐,導致水和電解質大量丟失,迅速形成嚴重脫水,因而出現微循環衰竭。鉀、鈉、鈣及氯化物的喪失,可發生肌肉痙攣、低鈉、低鉀和低鈣血症等。由於膽汁分泌減少,腸液中有大量水、電解質和粘液,所以吐瀉物呈米泔水樣。碳酸氯鹽的丟失,形成代謝性酸中毒。由於循環衰竭造成的腎缺血、低鉀及毒素對腎臟的直接作用,可引起腎功能減退或衰竭。
臨床表現
本徵主要有腹瀉,多為水樣瀉,有粘液,嚴重者每日排便量可達4000ml,部分患者排出特徵性偽膜。腹瀉與用藥劑量及時間長短無關。可有腹痛、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並常有發熱、心動過速,甚至脫水、休克、酸中毒、譫妄等毒血症症狀
主要根據臨床症狀和X線造影檢查為“鵝征”進行診斷,其他輔助檢查有:肛門測壓,盆底肌電圖和結腸通過時間等,在除外器質性排便困難後診斷可成立。
女性多見,男女之比約為1:2;均有排便困難、不適和疼痛等症狀;排便2~3日1次。可有腹脹、便血和長期便秘,會陰部神經可能同時受到損害;也可發生其他繼發性變化(如腸疝、內臟下垂等),肛門指診有直腸前突,黏膜松馳或內痔及外痔等。
併發症: ADH分泌過多綜合徵,阿米巴肝膿腫,氨基甲酸酯類農藥中毒,阿米巴腸病,阿片類藥物中毒,柏-查綜合徵,Brenneman綜合徵,巴瑞特綜合徵,半乳糖血症,暴發性肝功能衰竭,鞭蟲病,布卡綜合症,暴發性肝炎樣綜合徵,便秘,吡唑酮類中毒,Barrett食管,賁門失弛緩症,鋇中毒,苯海拉明中毒,變形桿菌食物中毒,蓖麻子中毒,百草枯中毒,鉍中毒,丙型病毒性肝炎,腸病性肢皮炎綜合徵,腸道菌群失調症,腸扭轉綜合徵。
疾病診斷
(一)診斷標準 具有下列之一者,可診斷為霍亂樣綜合徵。
1.有腹瀉症狀,糞便培養霍亂弧菌陽性。
2.霍亂樣綜合徵流行期間,在疫區內有典型的霍亂腹瀉和嘔吐症狀,迅速出現嚴重脫水,循環衰竭和肌肉痙攣者。雖然糞便培養未發現霍亂弧菌,但並無奉承舞廳中查者。如有條件可作雙份血清凝集素試驗,滴度4倍上升者可診斷。
3.疫原檢索中發現糞便培養陽性前5天內有腹瀉症狀者,可診斷為輕型霍亂。
(二)疑似診斷 具有以下之一者。
1.具有典型霍亂症狀的首發病例,病原學檢查尚未肯定前。
2.霍亂樣綜合徵流行期間與霍亂患者有明確接觸史,並發生瀉吐症狀,而無其他原因可查者。
疑似病人應進行隔離、消毒,作疑似霍亂的疫情報告,並每日作大便培養,若連續二次大便培養陰性,可作否定診斷,並作疫情訂正報告。
霍亂樣綜合徵的臨床表現也可由非O-I群弧菌和產生腸毒素的大腸桿菌(ETEC)引起。前者多數病人的腹瀉伴劇烈腹痛和發熱;1/4的病人糞便呈血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一般病程較短。兩者與霍亂的鑑別有賴於病原學檢查。霍亂應與各種細菌性食物中毒相鑑別,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蠟樣芽胞桿菌及副溶血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蠟樣芽胞桿菌及副溶血弧菌引起者,各種食物中毒起病急,同食者常集體發病,常先吐後瀉,排便前有陣發性腹痛,糞便常為黃色水樣,偶帶膿血。部分的糞便呈洗肉水樣或痢疾樣,則需與細菌性痢疾鑑別,後者多伴腹痛和里急後重,糞便量少,呈膿血樣。急性砷中毒以急性胃腸炎為主要表現,糞便為黃色或灰白水樣,常帶血,嚴重者尿量減少,甚至尿閉及循環衰竭等。檢查糞便或嘔吐物砷含量可明確診斷。
檢查
1.實驗室檢查:周圍白細胞增多,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2.內鏡檢查:及時進行內鏡檢查,不僅可以早期明確診斷,還能了解病變的範圍和程度。輕者可見黏膜充血水腫,血管紋理不清:稍重者可見黏膜散在淺表糜爛,假膜斑點樣分布,周邊充血;嚴重者可見假膜斑片狀或地圖狀。
3.X線檢查:腹部平片,鋇劑灌腸檢查。
西醫治療
治療上除支持對症治療外,應停用原用抗生素,套用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扶植正常腸道菌群,可給予麗珠腸樂1億u,每日2.0,分4次服用,抗難辨梭狀芽胞桿菌,一般套用7-14日。此外套用滅滴靈治療也有效。本病的處理原則是嚴格隔離,迅速補充水及電解質,糾正酸中毒,輔以抗菌治療及對症處理。
(一)一般處理 中國《傳染病防治法》將本病列為甲類傳染病,故對患者應嚴密隔離,至症狀消失6天后,糞便培養致病菌連續3次陰性為止。對患者吐瀉物及食具等均須徹底消毒。可給予流質飲食,但劇烈嘔吐者禁食,恢復期逐漸增加飲食,重症者應注意保暖、給氧、監測生命體徵。
(二)補液療法 合理的補液是治療本病的關鍵,補液的原則是:早期、快速、足量;先鹽後糖,先快後慢,糾酸補鈣,見尿補鉀。
1.靜脈補液法 靜脈補液可採用5:4:1溶液,即每升液體含氯化鈉5g,碳酸氫鈉4g和氯化鉀1g,另加50%葡萄糖20ml;或用3:2:1溶液,即5%葡萄糖3份、生理鹽水2份、1.4%碳酸氫鈉液1份或1/6mol/L乳酸鈉液1份。輸液量與速度應根據病人失水程度、血壓、脈搏、尿量和血球壓積而定,嚴重者開始每分鐘可達50~100ml,24小時總入量按輕、中、重分別給3000~4000、4000~8000、8000~12000ml。小兒補液量按年齡、體重計算,一般輕、中度脫水以100~180ml/kg/24小時計。快速輸液過程中應防止發生心功能不全和肺水腫。
2.口服補液法霍亂患者腸道對氯化鈉的吸收較差,但對鉀、碳酸氫鹽仍可吸收,對葡萄糖吸收亦無影響,而且葡萄糖的吸收能促進水和鈉的吸收。因此對輕、中型脫水的患者可予口服補液。口服液配方有:①每升水含葡萄糖20g、氯化鈉3.5g、碳酸氫鈉2.5g和氯化鉀1.5g;②每升水含葡萄糖24g、氯化鈉4g、碳酸氫鈉3.5g、檸檬酸鉀2.5g。成人輕、中型脫水初4~6小時每小時服750ml,體重不足25kg的兒童每小時250ml,經後依瀉吐量增減,一般按排出1份大便給予1.5份液體計算,也可採取能喝多少就給多少的辦法。重型、嬰幼兒及老年患者則先行靜脈補液,待病情好轉或嘔吐緩解後再改為口服補液。
(三)病原治療 早期套用抗菌藥物有助於縮短腹瀉期,減少腹瀉量,縮短排菌時間。可首選四環素,成人每6小時1次,每次0.5g;小兒按40~60mg/kg/日計算,分4次口服,療程為3-5日。
對於四環素耐藥株感染患者可予強力黴素300mg/次頓服。其它如氟哌酸、紅黴素、磺胺類及呋喃唑酮等也均有效。黃連素不僅對弧菌有一定作用,且能延緩腸毒素的毒性,也可套用。
(四)對症治療
1.劇烈吐瀉 可用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並酌情使用氫化可的松100-300mg靜脈點滴,或針刺大陵、天樞、內關、足三里。早期採用氯丙嗪(1-4mg/kg)對腸上皮細胞AC有抑制作用,可減少腹瀉量。
2.肌肉痙攣可予局部熱敷、按摩,或針刺承山、陽陵泉、曲池、手三里等,注意鈉鹽、鈣劑的補充。
3.少尿可予腎區熱敷、短波透熱及利尿合劑靜滴;如無尿,予20%甘露醇、速尿治療,無效則按急性腎功能衰竭處理。
4.並發心力衰竭和肺水腫者應予毒毛鏇花子甙K或毛花甙丙,並採取其它治療措施。
5.嚴重脫水休克的患者經充分擴容糾酸後循環仍未改善時,可酌情套用血管活性藥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等。
(五)出院標準 臨床症狀消失已6天,糞便隔日培養1次,連續3次陰性,可解除隔離出院。如無病原培養條件,須隔離患者至臨床症狀消失後15天方可出院。
中醫治療
霍亂樣綜合徵屬於中國法定的甲類傳染病,是由霍亂弧菌所致的烈性腸道傳染病,臨床上以劇烈無痛性瀉吐,米泔樣大便,嚴重脫水,肌肉痛性痙攣及周圍循環衰竭等為特徵,其傳播途徑比較複雜,水、食物、生活接觸和蠅均可單一或交錯傳播。霍亂在我國的傳播流行近些年有所反覆,有關部門始終關注此病的疫情監測。
霍亂樣綜合徵這種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如不及時搶救,患者可因低血容量休克、代謝性酸中毒或腎功能衰竭等死亡。因此,自古以來人類就非常重視對霍亂的防治。
傳統中醫對於霍亂樣綜合徵這種烈性傳染病的防治早有研究,著名中醫經典《傷寒論》中闡述了回陽救逆法治療霍亂的機理。《傷寒論》中的霍亂是指暴發性的劇烈的吐瀉,其導致的病證符合現代醫學中劇烈嘔吐、腹瀉而引起的急性失鹽失水性休克的臨床表現。現代藥物藥理研究證實,回陽救逆法中的四逆湯、人參四逆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具有治療這類休克的作用。此病為一種暴發性腸胃病,因驟然吐瀉,頃刻間有揮霍撩亂之狀,故名霍亂。根據其所述的症狀及臨床表現不僅包括由霍亂弧菌引起的霍亂,而且包括具有類似於霍亂臨床表現的胃腸道疾病。《傷寒論》中的霍亂是指現代感染性腹瀉中的霍亂樣綜合徵。
一般情況下,如果染上霍亂,應當及時到醫院就診,按照傳染病的規範治療,採取隔離、補液、抗菌、糾正酸中毒、糾正低血鉀等等,當病情出現急性失鹽失水性休克時,可用上面所講的中醫回陽救逆法進行救治,此法是中醫救治各類休克的一個極為重要而有效的治法。
世界各國在傳染病的防治機制中,均採用現代醫學的理論與方法,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大多數傳染病的流行,有不少傳染病的預防均採用疫苗進行接種來達到預防的目的。對於霍亂的預防,中國科學家經過15年的研究,成功研製出口服的霍亂疫苗,成為世界上2種成功上市並經世界衛生組織正式推薦的口服霍亂疫苗之一,為人類抗擊霍亂做出了獨特貢獻,此種口服疫苗一次一粒膠囊,隔周服用兩次,保護率可達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