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歷程
雷州市第三中學是廣東省粵西地區的一所普通完全高中學校。位於雷州市雷城廣朝北路大新街01號。
雷州市第三中學創辦於1980年。學校地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雷州城東北部,面臨風光秀麗、碧野萬頃的東洋,是雷州面上完全中學,湛江市一級學校,廣東省首批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推廣示範學校,中國基礎教育“親職教育實驗基地”。
雷州,歷史文化沉澱厚重,為國務院頒布的101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2008年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華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這裡是歷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匯地,獨特的雷州文化從中孕育而成。在這片文薈萃,文物古蹟眾多的紅土地上,孕育了無數傑出的賢士智士,造就了眾多永垂青史的輝煌和璀璨。
翻開雷州三中的辦學史冊,回望那一串串堅實的腳印,你會驚嘆雷州三中發生的巨變,你會被三中人同心同德、艱苦創業的精神所感動……
設施建設
學校所需的各類教育教學設施基本齊全,配置了校園網際網路和多媒體教室,集圖書館、閱覽室、學生宿舍及飯堂於一體的綜合樓一棟,電教室、語音室、電腦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各2間,生物實驗室1間,舞蹈、音樂、美術室各1間,風雨體育室、體育器材室各1間,300米環開跑道田徑運動場1個,標準籃球場5個。校園布局合理,環境舒適,師生和諧,校園及校園文化建設新穎別致,日新月異,大放異彩。
教育方針
學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以人為本,充滿人文關懷。學校以“學生嚮往、教師自豪、社會滿意”為辦學目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管理規範化、科學化,校風良好,人才輩出,實績斐然。
學校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原則,注重嚴管、善管,以開拓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學生嚮往、教師自豪、社會滿意”為辦學目標,以“教研促質量,質量擴規模,規模創效益”為辦學思路,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形成了“嚴謹、勤奮、誠實、活潑”的校風,“敬業、求精、探索、奉獻”的教風和“勤奮、進取、尊師、守紀”的學風。
辦學成績
辦學約28年以來學校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教教學成績顯著,迄今為高等院校輸送了10000多名合格新生,學校曾被評為全國讀書育人特色學校,多年被評為省、市、縣教書育人先進集體,多年被評為雷州市和湛江市高考先進單位,其中2002年高考,陳某同學以生物類總分744分,英語類總分741分的成績摘取雷州市高考雙科狀元桂冠;2006年中考、黃某某同學英語單科成績居湛江市第一,中考總分居雷州市第一,獲得了“雷州市中考狀元”的美譽;2007年高考,應屆生上本科線人數居雷州市面上中學第一;2008年高考、中考又取得輝煌的成績,高考創造了“五個第一”,中考出現“五個亮點”,得到了湛江市和雷州市有關領導的高度讚揚。今日的雷州市第三中學,人際關係和諧,教學氛圍融洽,工作環境宜人,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到處充滿青春活力,蓬勃發展,正朝著廣東省一級學校的目標邁進。
辦學成果
近年來,學校以新課程實施為契機,不斷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課內外一起抓,第二課堂成績顯著,教師在各級各類報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100多人次,獲國家獎勵的有20多人次,獲得國家立項的研究課題3個。學生參加學科競賽榮獲國家級獎36人次,省級獎40人次,地市級獎130人次,雷州市級獎230人次。學生在各類雜誌報刊發表作品300多篇,學校的“含羞草”文學社曾被評為中南六省優秀文學社團,學校團委曾評為“廣東省優秀基層團組織”。學校在全省中國小中率先創立的“雷鋒基金會”現有會員10000多人,收到會費20多萬元,捐助了校內外近100位殘、病、困師生及社會人士,並多次向災區捐款,學校被評為廣東省和湛江市助殘扶殘先進單位。
師資隊伍
學校占地面積50畝,現有79個教學班(高中55個班,國中24個班),學生人數6293人,教職工369人,其中中學特級教師1人,中學高級教師22人,中學一級教師167人,省級優秀教師9人,研究生2人,教師來自全國10多個省區,遍及8個民族。
學校發展史
雷州三中創辦於198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雷州三中幾代人的不懈努力,30多年來,雷州三中已經成為雷州教育的一顆明珠。
一、學校情況介紹
包括:機構設定,三中人精神,校風、教風、學風,辦學目標,辦學歷史,辦學規模,辦學條件和辦學業績等。
1.機構設定
黨總支部:高中文科黨支部、高中理科黨支部、國中黨支部、老乾黨支部
行政:辦公室、政教處、教務處、總務處、教研室、民眾組織
年級組、科組
2.三中人精神
同心同德 , 艱苦創業
3.校風教風學風
校風:嚴謹 勤奮 誠實 活潑
教風:敬業 求精 探索 奉獻
學風:尊師 守紀 勤學 進取
4.辦學目標
學生嚮往 教師自豪 社會滿意
5.工作目標:
創建平安三中 營造和諧三中 打造質量三中
6.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 全面育人 彰顯個性
7.德育理念
以善樹德 篤信自強
8.特色文化
崇和尚愛 (和諧三中 愛心校園)
9.辦學歷史
雷州三中地處雷州城東北,面臨風光秀麗、碧野萬頃的東洋,是雷州市一所辦學規模較大的面上完全中學,是湛江市一級學校。
學校創辦於1980年,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歷程:
艱苦創辦時期(1980--1994)
艱難發展時期(1994--2003)
蓬勃發展時期(2004--)
1980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海康縣第三中學誕生了。三中人不辜負海康人民的重託和期望,同心同德,艱苦創業,開拓創新,把三中辦出規模,辦出特色,辦學成果是令人滿意的,但辦學歷程卻是艱難的。
學校舊址原是林氏宗祠,後又成為海康縣階級教育展覽館。1980年3月在此籌建海康縣第三中學,拆除了林氏宗祠, 1980年5月1日教學樓奠基。經短短四個月夜以繼日加班加點施工,於1980年9月1日第一棟教學樓西樓建到三層共九個教室,基本建成開課需要的教室,教室走廊欄桿未建。9月1日舉行開學典禮,當時初一年級8個班500多學生在此上課。縣委已決定,附城中學高中部四個班220名學生和教師一起併入海康三中,仍借用附城中學教室上課。自此以後,三中便開始進入艱難的發展時期。
10.辦學規模
2015年,學校現有13個科組,6個級組83個教學班(國中24班,高中59班),學生人數6400多人,教職工425人,其中特級教師、高級教師35人,省級骨幹教師、南粵優秀教師10人,中級職稱128人。教師來自全國各地,遍及多個民族,省、自治區。
11.辦學條件
學校有綜合性科學樓1幢,教學樓3幢,藝術樓1幢,科級組辦公樓1幢,學生宿舍樓3幢,教師宿舍樓11幢,電教室2間,風雨體育室、器材室各1間,電腦室2間,語音室2間,化學實驗室2間,生物實驗室1間,物理實驗室2間,圖書室2間,心理諮詢室1間,學生宿舍食堂綜合樓1幢,300米環形跑道田徑運動場1個,標準籃球場4個,燈游標準籃球場1個,目前國中部教學樓正在籌建中。
學校有完善的教育教學設施,有10兆光纖的校園寬頻網,有先進的教學平台、標準的語音室、大容量的電子閱覽室等,2006年12月學校被確認為廣東省首批英特爾未來教育推廣示範學校,廣東省體育特色學校,廣東省“書香校園”、 廣東省交通文明示範學校,。
12.辦學業績
包括:教育教學效果,學科競賽,主要榮譽和校友之光。
(1)教育教學效果:高考中考
高考、中考成績
2002年高考中,陳斯同學以生物類總分744分、英語類總分741分成績摘取雷州市高考雙科狀元桂冠。
2006年高考、中考再創佳績,是湛江市高考、中考進步幅度最大的面上中學,黃蘭媛同學中考英語單科成績居湛江市第一,總分居雷州市第一,獲得了“雷州市中考狀元”的美譽。
2007年我校高考應屆生上本科線人數居雷州市面上中學第一,學校被評為湛江市、雷州市高考中考先進單位。
2008年,雷州三中人繼續發揚艱苦奮鬥、團結合作、開拓進取的精神,積極備考,科學備考,奪取了高考新勝利,超額完成了湛江市教育局和雷州市教育局下達的本科指標,高考奪取“五個第一”:本科上線完成指標率居湛江市普通高中第一(完成指標率達138%);體育類本科上線人數居湛江市面上中學第一;本科A線人數居雷州市面上中學第一;全國重點線普通類完標率居雷州市第一(完成指標率達300%);語文單科成績居雷州市第一(學生黃敏慧語文成績124分)。
2009年高考再創新高:普通類應屆生上本科人數超額完成湛江市教育局分配的指標,完成指標率達168%,居湛江市前茅;其中周英拉、鍾龍彪兩位同學以優異成績考上全國第一批重點線,鍾龍彪是全市體育類唯一上重點線;美術考生周英拉同學術科提前通過中央美術學院資格線,音樂考生何明冠同學術科成績居雷州市第一。
2009年中考呈現四大亮點:1、考上省、市重點中學人數多,考上湛江一中、湛江二中一共6人,居雷州市面上普通完全中學第1位。2、考上重點中學人數再創新高,考上重點中學人數達268人。3、高分層人數多,總分800分以上23人,750分以上87人,其中考上首批重點中學錄取線的達117人,居雷州市面上普通完全中學第3位。4、單科成績驕人,七個單科中,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四個單科考了滿分,創歷史新高。
2010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高考成績再創歷史新高。我校高考實現兩大突破:上大學人數突破千人大關,達1140人,上線率達82%;上本科線人數突破百人大關,達116人,超標23人。普通類應屆生上本科線完標率150%,居雷州市面上中學前茅。
我校藝體類上本科線62人,同比增長27%,藝術類考生勞家煌同學高考成績通過中央美術學院錄取線。
中考中,上湛江一中、湛江二中共10人,其中被湛江一中、湛江二中實驗班提前錄取的有2人。
2011年,高考本科上線總量再次刷新歷史記錄,上線人數達135人,普通類應屆生上本科線完標率141%,居雷州市面上中學同類學校第一;中考上湛一中、湛二中共12人。
2012年高考、中考成績又創輝煌,特別是高考體育類應屆本科上線人數居雷州市第一;中考上湛江一中、湛江二中13人,陳巧惠總分870分,居雷州第2名;洪密總分868分,居雷州第7名。
2013年高考上第一批線4人,普通類應屆生完成湛江市本科指標78.2%,居雷州市城區面上完全中學第一名。中考上湛江一中、湛江二中錄取線 9人,總平均分514分,居雷州市第四名。高考、中考成績再現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辦學實力。
2014年高考,我校780多名學生考上大學,42名學生考上本科,本科上線率居雷州市面上中學前列。中考上湛江一中、湛江二中13人,上線人數居雷州市第3名;總平均分在雷州市36間中學中居第三名,再創新輝煌。
我校生源起點雖然較低,但學校領導重視打造基礎,全員備考,全程備考,以創建良好班風、校風、學風、教風和考風為重點,營造和諧奮進的高考備考氛圍。以“同心同德,艱苦創業”的“人和”優勢打造和諧共進的高考備考團隊,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備考質量的提高,凸顯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辦學實力,使今年高考、中考實現了跨越性突破,再創新高。
(2)學科競賽
學生參加學科競賽榮獲國家級獎有80人次,省級獎110人次,地市級獎400多人次,雷州市級獎590多人次。學生在各類雜誌發表作品460多篇,學校“含羞草”文學社成績顯著,被評為“全國百佳文學社團”。
(3)主要榮譽
由於辦學實績顯著,學校被評為全國讀書育人特色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湛江市、雷州市高考、中考先進單位,市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在2007年行風校風評議工作中,市考評組對學校的滿意票達100℅,在2007年、2008年《雷州市中國小綜合考評與校長末位淘汰方案》實施中,學校評議總分連續居雷州市完中組第一名,學校工會被評為 “先進教職工之家”,黨總支部連續多年被評為雷州市先進黨總支部等。學校團委曾評為“廣東省優秀基層團組織”。學校在全省中國小中率先創立的“雷鋒基金會”現有會員12000多人,收到會費40多萬元,捐助了校內外近100位殘、病、困師生及社會人士,並多次向災區捐款,學校被評為廣東省和湛江市助殘扶殘先進單位,全國讀書育人特色學校,市師德建設先進單位。
2007年行風校風評議工作中,市考評組對學校的滿意票達100℅。
在2007年、2008年《雷州市中國小綜合考評與校長末位淘汰方案》實施中,學校評議總分連續居雷州市完中組第一名。
學校是湛江市一級學校、湛江市綠色學校、湛江市雙優學校、湛江市德育示範學校,是廣東省首批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推廣示範學校,廣東省體育特色學校,廣東省“書香校園”、 廣東省交通文明示範學校,是中國基礎教育CBE親職教育實驗基地。學校連續多年評為湛江市、雷州市高考、中考先進單位。
(4)部分校友
辦校以來,學校培養出大批優秀人才。歷屆畢業生中不乏有佼佼者:麥教猛(惠州市市長),趙才勇(陽江市教育局長),符立梧(中山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蔡喬中(文學博士,星海音樂學院副院長、作曲系教授、研究生導師),李智(廣東省鹽業總公司副董事長),黃守應(廣東省公安廳經偵局局長),陳偉文(廣東省司法廳財務裝備處處長),高存安(海南省邊防總隊洋浦邊防檢查站政治委員——正團級,武警上校軍銜),陳培就(廣西南寧武警支隊隊長),李曉東(廣東省委辦公廳處長,碩士),陳志鴻(湛江市麻章區政協副主席),陳小龍(中國南海救援大隊船長),吳登科(廣東省石油化工建設集團第三分公司經理、書記)等。
給我留言最多的學校2010年01月13日 11:12:27
“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先生這樣評價雷州三中:
我一般只接受各地第一中學的邀請,因為一中都是當地生源和學習成績最好的學校。
今天的雷州三中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雷州三中有一批優秀的校長和老師,
他們竟然把三、四流成績的學生培養得如此有禮貌、如此可愛!
信心教育、和諧教育貫徹在學校生活的每一天,
雖然老師工資很低,雖然學生成績很差,
但校園裡充滿著積極向上的氣氛!
親愛的三中老師們,向你們致敬!
雖然工資是如此的微薄,但卻絲毫沒有妨礙你們為教育奉獻的熱情!
親愛的三中學子們,向你們致敬!
雖然國中沒有打好基礎,但卻絲毫沒有打擊你們上大學的夢想!
我一定會全力以赴關注你們、幫助你們!
你們都是最棒的!
湛江市高中學校
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本任務盤點湛江市高中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