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鄧雲鄉教授自幼受中國傳統文化薰陶,具有深厚文史功底。他學識淵博,興趣廣泛,其著作多描繪與時代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文化、民風民俗之變化,或明清以來文人文事鉤沉,探究眾說紛紜的歷史文化現象,文筆雋永,富有情致,常道人之所未道。鄧先生將其書齋命為“水流雲在之室”,以云為精神故鄉,讀鄧雲鄉,手中捧的不是一本書,而是中華傳統文化往昔的歷史和衰老垂危的生命。
作者簡介
鄧雲鄉教授,學名鄧雲驤(1924.8.28----1999.2.9)山西省靈丘東河南鎮人。青少年時期,先後在北京西城中學、師範大學和私立中國大學求學。194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先後任教山西大同中學,天津中學。新中國成立後,在北京中央燃料工業部工作。1953年10月起,先後在蘇州電校與南京電校教書。1956年1月在上海電力學院教書,至1993年退休。
鄧雲鄉教授自幼受中國傳統文化薰陶,具有深厚文史功底。學識淵博,興趣廣泛,善於思考,勤於撰述。退休後,以其親身經歷的事件或與他有涉的人,或事緣為誘因,或描繪與時代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文化、民風民俗之變化,或明清以來文人文事鉤沉,探究眾說紛紜的歷史文化現象,潛心著書。著有:《燕山鄉土記》、《北京的風土》、《紅樓風俗譚》、《北京四合院》、《清代八股文》。還有散文集:《書情舊夢》、《秋水湖山》、《花鳥蟲魚》、《吾家祖屋》。
目錄
小北京初到大上海
大儒巷潘家
舊夢姑蘇四十年
石頭城舊夢
春雨的情思
江南春節今昔
拜年,拜年
吳越山水人物
南京東路感舊
長興島風俗畫
小白樓思緒
吾家祖屋
吾家春酒
山村·“三國”·童年
我家的雞
曇花之緣
秋憶
悼亡詩自話
今年元夜時
獅城雜憶
香島紀“行”
蟲中醜類與書
微蟲四記
海上京腔
黃葉譚風
春雨·青燈
九月秋思
“八股”迴響
日譯出友誼
我的“水流雲在”
水流雲在書室銘
北京胡同
紙上“四合院·石庫門·大世界”
寓樓遐想
南北四合房
女詞家及其故居
附錄:我與我家的大四合院(葉嘉瑩)
南長街一住宅
報子街路南
歷史的李香蘭
京味《皇城根兒》
百年東長安街
王府井今古
“茶館”思緒
巡捕廳鄧宅
“老照片”考
老城門
“大紅燈籠”和“喬家大院”
五台山佛緣
內長城內外
雲中古郡
山行偶憶
西湖美在哪裡?
里西湖賞荷
杭州上城訪舊
今日曲園
明日曲園
曲園修復小記
拙政園
歷史·文化·園林
蘇州刺繡研究所與徐紹青兄
玄武湖泛舟
南京的馬車
山水奇遇
龍華古塔
嘉興半日
潛園懷古
紹興台門
曲園老人到上海
中國公學名人
知堂老人舊事
知堂老人座上
老人詩緣
雜憶剛主先生
書齋思舊
老成凋謝之思
憶沈從文老師
關於林語堂
憶廢名先生
思念譚公其驤
譚公序我古城
沙灣郭老故居
我的朋友
包身工
清華老學生
憶輔仁,懷守儼
愛聽白頭吟誦聲
梅蘭芳戲單
津沽師情
關於高陽
我的朋友周穎南
英國漢學家霍克思先生
書的友誼
聽小提琴演奏
我與北京福建人
書摘與插圖
石頭城舊夢
石頭城是值得思念的地方,其值得思念的核心,在於其歷史和文化,更在於其歷史、文化和今天的結合,和思念者的結合。這樣才有味道,有情思。秦淮碧水,門巷烏衣,如你不讀一讀《南史》你是不會有“六朝如夢鳥空啼”的興亡之感的。這你又如何能理解南京,南京又如何能聯繫你,“白門柳色殘秋雨,玄武湖波淡夕陽”,對你也只是過眼雲煙,不會引起你的思念了——那還不如到新街口買只板鴨,回去切半隻蒸蒸,下下老酒,還是有滋有味,可能口角留香,在剔過牙齒、打過飽嗝、摸摸肚皮之餘,也許會想起南京——不過,這也不容易,當年我在南京時,中央商場賣板鴨的,堆的像小山一樣,幾角錢一斤,春節時,十元錢買三隻大肥鹹水鴨,到上海親戚家送禮過年,只用我月工資十分之一,瀟瀟灑灑白吃一個寒假,人家還說我禮品豐盛,今天能想像嗎?
整整四十年前,我從遙遠的北國來到這久已憧憬的六朝勝地,石頭城、建鄴古都、應天名府……說不完的陳芝麻、爛穀子在我腦海中盤旋,帶著一腦袋這樣的思念,從下關下車,坐三輪車兩毛錢進了挹江門,經山西路、頤和路,一直到草場門角下,頤和路一轉彎,除去A、B大樓兩座建築而外,一路只是菜園,秋山、竹籬……直到草場門,才看到新蓋樓房,而草場門卻是不開的,只有封閉的城門和傾頹的長滿了野草的城牆,蕭瑟、寥廓,空氣中充滿了江南的濕度,即所謂六朝煙水氣了。我深吸了一口氣,似乎已溶化在它的懷抱中……
讀熟俞平伯、朱自清二位先生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怎能不對之朝思暮想呢?何況還有餘澹人的《板橋雜記》、孔尚任的《桃花扇》,到南京當天,晚飯後便巴不及待地約朋友由僻處西北隅的草場門,趕到南城邊去逛夫子廟、訪問秦淮河了。只是一些簡陋的房舍,塵土的小巷,昏暗的燈光,感到十分掃興。去的固然不是時候,找的可能也不是地方,或者是“蕭條異代不同時”吧。真是乘興而來,敗興而返,轉了二三十分鐘,便滿足了我訪問秦淮的綺麗夢幻,回宿舍睡覺了。在南京住了一年半,單身一人,課餘多暇,後來又去了多少次夫子廟,想找找知堂老人文章中常提的六朝居吃杯茶,嘗嘗乾絲。可是始終未找到,在一家讓名奇珍閣的茶樓吃過幾次茶,吃吃乾絲,的確不差。近年聽說一條臭水溝的秦淮河,已經治理好了,真想再去看看,坐坐畫舫,不過,那自然也是別人的燈影了——仍舊讓它存在於思念中吧,逝者如斯夫,四十年豈是一個短時間。
玄武湖是最寥廓醉人的所在,不知有多少次坐在那綠洲的藤椅上,望著煙水迷茫的湖水波光,望著一片屏障般的紫金山影、黛色,望著斜照中的一脈台城……消磨永日、喝茶、聊天、閒眺、沉思、寫文、瞌睡……無不在斯。知堂老人詩云:“疲車羸馬招搖過,為吃乾絲到後湖。”老南京把玄武湖俗稱為“後湖”,只此一詞,就可顯現老人是本世紀初就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的老南京了。不過玄武湖的乾絲我卻沒有吃過,只記得三分錢一枚的大包子十分不錯,星期天在此消磨一天,中午一籠五枚大包,一壺好茶,就吃的很飽了。而詩句中“疲車羸馬”卻十分引我遐思,不過這不是去玄武湖,而是去中山陵。當年我住草場門,年紀又輕,去玄武湖,散步走出來,經頤和路、山西路、過大轉盤,再往前走,一出玄開門,便是玄武湖了,順長堤走去,晨光中紫金山色,波光中霞光點點;還有那高大的雪松,一排排,鬱鬱蒼蒼,好不愛人,這都還是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南京政府經營五洲公園時的遺物,其興速也,其亡忽也,“六朝如夢鳥空啼”,南京歷來就是憑弔亡國之君的地方,作為首都,如何能和北京相比,只是這些高大的雪松,北京是少見的。
而坐馬車去中山陵,對我說來,也可以說是“疲馬羸車招搖過”了。那是由新街口西面馬路邊上乘坐,每人只兩毛錢。當時正是春夏之間,妻子由滬來寧,青島親戚也來了,還帶著小孩,大家先到新街口大三元吃中飯,飯後便坐了一輛這樣的馬車,一直向東,悠閒而瀟灑地出發了。馬是老馬,車舊一些,也不太破,白墊子乾乾淨淨,馬自然不跑,只是款段地行著。經過明故宮、博物館,出中山門。在林蔭路上更為宜人,懸鈴木初出嫩葉,真是新綠照眼。空氣中也瀰漫著春夏間特有的暖香味,車的速度正好,其感受正像是西湖中坐遊船,遊人在自然的懷抱里,似乎現在任何旅遊汽車都無法與之相比……
住在草場門,有一條小路,可以說是荒僻小徑,可以步行到清涼寺、隋家倉、五台山一帶,來去極少行人。記得第一次去時,正是滿山黃葉的秋天,慢慢走到清涼山下,在高處紅牆上,斜照中“六朝古寺”四個大字,已經顯現在叢林黃葉中,充滿了蕭條古穆的氣氛。上得山來,到了掃葉樓,吃了一杯茶,一個人靜靜地坐著,一面休息,一面閒看牆上一副陳舊的對聯,是龍陽才子易實甫寫的:“人不白頭因水好,冬猶赤腳為師高”,大概是清末民初的遺物了。現在年輕朋友知道易實甫、易君佐父子的人已很少了。坐了一會兒,天已暗了,給了和尚兩毛錢,下山循原路而返。這條路來往甚便,只是中間經過一處,膽小的朋友,不免有些恐懼,就是要經過一個日寇侵略時期的火葬場,有一日式四楞石柱碑,上刻“聚會一處”四字,每對此碑,總使人有毛骨悚然之感。想起日寇時南京的大屠殺,學院門口有個賣粥的,他是倖存者,常常說起當年逃難時的恐怖。
人們常說南京是長江三大火城之一,夏天最熱。其實我倒不怕熱,夏天赤膊看卷子,手臂上的汗一擦,眼看著它又從毛孔冒出來,不停地喝茶,不停地擦汗,照樣筆不停揮,十分痛快。但是南京的冷,我真是害怕,五四年冬,一場大雪,草場門雪有二三尺深,人倒在雪中,絕對看不見。宿舍中所有新裝管道,衛生設備,全部凍裂,我這北國山鄉出生的人,對這樣的大雪,這樣的寒冷,也是生平第一次經歷……南京引起我思念的東西太多了,但是我最怕的卻是它的寒冷。
離開南京近四十年了,近年偶然經過,也只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只見它高樓日多,變化日大,舊跡無暇尋找,舊夢已日漸渺茫了。文中又能留下多少印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