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易順鼎生於清文宗鹹豐八年,卒於民國九年,年63歲。(現代中國文學史卒年同,年五十九歲。此從五續疑年錄附錄二)。與羅癭公、何震彝、閔爾昌、步章五、梁鴻志、黃秋岳等並稱為“寒廬七子”。
幼有神童之目,5歲能作對。15歲補諸生。工詩,十五、六歲時即刻印《眉心室悔存稿》,傳誦一時,有“龍陽才子”之稱。嘗問業於王閭運,與寧鄉程頤萬、湘鄉曾廣鈞稱“湖南三詩人。”光緒元年(1875)舉人。是年冬,北上應禮部試,取道江南,騎驢冒雪入南京城,遍訪六朝及前明遺蹟,一日成《金陵雜感》七律二十首。忠州李士芬號稱能詩,讀後大興嘆服,贈詩“爛熟《南朝史》,瀾翻東海波”。但6次應試落第。年30,以同知候補河南,不久捐道員,總厘稅、賑撫、水利三局,並督修賈魯河工程,任三省河圖局總辦。光緒十四年以進呈三省河圖,授按察使銜,賞二品頂戴。
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易順鼎積極主戰,參與劉坤一軍幕。次年,清政府戰敗議和,擬割讓台灣,賠銀2萬萬兩。易順鼎兼程至京,兩次上書要求“罷和議,褫權奸,籌戰事”。未被採納,投河自盡,被人救起,痛哭流涕。及聞時署台灣巡撫唐景崧等人成立台灣民主國,擬率軍死守,易順鼎決心赴台,“以隻身人虎口,幸則為弦高之犒師,不幸則為魯連之蹈海。”及至廈門,唐景崧事敗已便衣內渡。得知劉永福在台南領導台灣人民繼續堅持戰鬥,不顧友人和劉坤一力阻,葛衫布履,行李一肩,壯行台南助劉永福。劉撥給他3營兵力,援守台中,因軍餉無著,回內地籌餉。及至籌得餉銀5萬兩,抵涵江時,台中已為日寇占領,折回廈門。不久,全台淪陷。順鼎兩渡台灣,卒無所成,但不失為氣節功名之士。
甲午戰爭後,易順鼎悲憤交集,入廬山,於三峽澗上築琴志樓隱居。兩湖總督張之洞招人幕府,任兩湖書院分教。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易順鼎被委任督辦江陰江防,尋調駐陝西,督辦江楚轉運。二十八年,調任廣西右江道。他賦詩言志:“新詞欲賦賀梅子,他日應呼易柳州”。到任後,革除騷擾損民之弊,嚴禁私收派費,清戶口,發門牌,辦團練,督修寨柵,清盜抗匪,保境安民,賑濟災民,發放牛種,發展農桑,深受士民感戴。三十四年,授雲南臨安開廣道,鏇調任廣東欽廉道。次年秋,署廣東肇羅道,後移高雷陽道。
辛亥革命後,易順鼎賦閒居京,貧不能自存,與袁克文投契,被委為政事堂參事,後改國務院印刷局幫辦。民國四年(1915)9月,他與湖南官紳及立憲派人士61人,上書參事院,要求恢復帝制。次年2月,任印鑄局代局長、局長。袁氏帝制事敗,順鼎失意,發出“名士一文值錢少”的喟嘆,漂泊京師,出入舞榭歌台,恣娛聲色。民國九年(1920),因抑鬱逝於京寓,終年63歲。
易順鼎墓位於湖南省漢壽縣,夫人墓與之並列。坐北朝南,墓冢高1.5米,底徑4米,混泥土封頂,碑陰刻“顯祖考易公實甫之墓”。易順鼎夫婦墓修於1920年,由於年代久遠,目前風化嚴重。
文學成就
順鼎自負聰明,自稱為張夢晉後身。於學無所不窺,為考據,為經濟,為駢體文,為詩詞,生平詩將萬首,與樊增祥稱“兩雄”。生平足跡及十數行省,一地為一集,有《丁戊之間行卷》、《摩圍閣詩》、《出都詩錄》、《吳船詩錄》、《樊山沌水詩錄》、《蜀船詩錄》、《巴山詩錄》、《錦里詩錄》、《峩眉詩錄》、《春城詩錄》、《林屋詩錄》、《游梁詩剩》、《廬山詩錄》、《宣南集》、《嶺南集》、《甬東集》、《四魂集》、《四魂外集》、《靄園詩事》,大都收入《琴志樓易氏業書》。病逝前又排比鈔輯,印成《琴志樓編年詩集》十二卷,《琴志樓游山詩集》八卷。所為詩,“行役瀏覽之作品其大半,而山水居多”。此外也多為詠物、艷情之作。其作詩好尚巧對,認為“以對屬為工,乃詩之正宗”,“無工 巧渾成對仗,竟可以不作詩。”講究屬對工巧,做事精切,設色奇麗,用意新穎,技巧有過人之處,是其詩作特點。他的古體詩則恣肆豪和,張之洞曾評其《萬杉寺五爪樟》“雄偉恣肆”,贊為“奇作”。其自述生平詩《四魂集》最為有名。
人物小傳
《最後一代士大夫文人》
易順鼎,湖南龍陽(今漢壽)縣人,字實甫,號很多,最出名者為“哭庵”。他的父親易佩紳曾任山西、四川、江蘇布政使。易順鼎少時受過湘中大名士王闓運的點撥,很受其賞識,將他和曾國藩的孫子曾廣鈞並稱為“兩仙童”。他又與袁克文、何震彝、閔爾昌、步章五、梁鴻志、黃秋岳並稱為“寒廬七子”是近代有影響的大詩人之一,與湖北樊增祥齊名,有“北樊南易”之稱。
易順鼎以詩人著稱,但大半生卻奔忙于軍旅和官場,希望有所建樹,結果事與願違,因此他的一生有點悲劇意味。這種悲劇帶有最後一代士大夫文人的共同性。他自負大才,有著憂國憂民之心,但對已經發生的新的時代潮流和思想,卻難免疏離和隔膜。因此,他雖然看到末世的危機和弊病,不滿和不平,卻只能依附於它,成為時代悲劇中的一個角色。同時他命運的悲劇又帶有個人特點,有著狂放不羈的操行與矛盾性格,否定了傳統(實際上未全部拋棄)的準則,卻又沒有新的支點,與前代一些睥睨世俗的狂士不同,這是一個因時代巨變動搖了傳統價值觀,失去了信念支撐也失去了道德羈絆的末世才子。
兵亂奇遇
易順鼎7歲那年,父親易佩紳奉命率湘勇赴陝西防堵太平軍西進,易順鼎也隨母親到陝西,居住在漢中。1863年8月,太平軍攻破漢中城,慌亂中易順鼎與家人被衝散,他一人行乞數日,誤入太平軍中,時間達半年多。後來他自己描繪太平軍對他像“小王子”一樣照顧。直到第二年春天,易順鼎才被清軍僧格林沁所部救回。見僧格林沁時,他一點不膽怯,因為這位王爺聽不懂他的湖南話,他就用手指蘸著唾沫在僧格林沁手掌上寫字。僧格林沁很驚異,要易順鼎用筆寫明父親和自己的姓名。看過後,僧格林沁大喜,讚嘆道:“奇兒也!”“神童”之名一時傳遍。直到他45歲,慈禧太后召見他時,榮祿還向慈禧講起這段故事。
仕宦隱退
易順鼎18歲考中了光緒元年恩科舉人,後來就不順了,考進士6次落第,23歲時納資捐了個刑部郎中,30歲改捐試用道,分發河南。兩年內在開封先後任厘稅、賑撫、水利等局總辦,鄭州黃河決口,又督修賈魯河河工,還監考河南鄉試,任三省河圖局總辦。以進呈《修三省黃河圖說》被保薦為候補道,加按察使銜,賞二品頂戴。其實這是待補虛銜,他深感懷才不遇,於是請病假,在廬山築琴志樓隱居。張之洞愛其才幹,聘他任兩湖書院教席。不久母親病逝,他回家服孝。
兩入台灣
1894年夏,他服孝剛滿一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易順鼎懷著一腔報國熱忱,也出於建功揚名的希冀,投筆從戎。當時兩江總督劉坤一奉旨鎮守山海關,招他入佐軍幕。1895年,清政府一敗塗地,派李鴻章赴日本簽定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擬割讓台灣,賠銀2萬萬兩。訊息傳來,易順鼎極為憤慨,出於愛國熱情,立即啟程馬不停蹄趕到北京,冒死向朝廷上疏,痛劾李鴻章的誤國之罪,並極論遼東、台灣位置的重要性。
不久,易順鼎聽到時任台灣巡撫唐景崧等人成立台灣民主國、擬率軍死守寶島的訊息後,決心赴台灣參加戰鬥。他又晝夜兼程返回軍營,強烈要求赴台抗日。他哭著向劉坤一說:“願隻身入虎口,幸則為弦高之犒師,不幸則為魯連之蹈海。”劉坤一深為感動,為他壯行。當易順鼎抵達廈門時,台北卻已經淪陷,巡撫唐景崧已經化裝成平民逃回內地,他留居廈門繼續打聽台灣的訊息。在了解到前黑旗軍主帥劉永福在台南領導台灣人民繼續堅持戰鬥時,他不顧友人和劉坤一的極力勸阻,打扮成船員的裝束,帶著簡單的行李,乘英國爹士利號輪船在夜色中渡海,過澎湖,經鹿耳門、七鯤身,來到台南,為駐守台南的劉永福籌劃抵抗日軍。當時基隆、台北早已丟失,丘逢甲守台中不力也已內渡。這時,居然有一位道台大人易順鼎從大陸渡海而來,對劉永福和堅持抗日的台灣軍民,無疑是極大鼓舞。台南100多名文官武將,以劉永福和易順鼎為首,歃血為盟,“誓同死守,不肯事仇”。過了一段時間,因軍餉沒有著落,易順鼎回內地籌措軍餉。他先至南京見兩江總督張之洞,又至武昌請署理湖廣總督譚繼洵發電函給兩廣總督譚鍾麟等等,利用各種渠道,籌集到白銀15萬兩(一說萬餘兩)帶往台南。日軍進逼台南,當地的局勢異常緊張。易順鼎明知固守十分艱難,卻仍然期待著有援軍來臨,盼望出現奇蹟,扭轉危局。為此,他流連不忍離去。這時在台的官兵早已紛紛渡海而歸,內地的親朋不見易順鼎的蹤影,一時傳說他已在台灣殉難,不明真相的知交甚至痛撰輓聯哀悼殉國的忠魂。但易順鼎並沒有死,好友張之洞和陳三立等察知實情,先後數次函電催促他返回內地,易順鼎看到大勢已去,無法挽回,不得已返回廈門。不久,台灣全島淪陷。
巡道生涯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慈禧逃往西安,易順鼎從南京出發,奔波千餘里趕到西安,希望在這危難時刻表現自己的忠心。他的詩友樊增祥正是在這期間受到慈禧青睞而高升的,但易順鼎卻一無所獲。經張之洞、劉坤一保薦,易順鼎才得了個督辦江楚轉運的差使。他曾請榮祿幫忙,榮祿在慈禧面前說了好話,1902年他終於實授廣西右江道。易順鼎實任清朝的官不足3年,這3年的實職生涯,以在高雷陽道任上政績較為突出。他的職務是廣東高雷兩州巡道兼兵備道。巡道又叫觀察,職位在知府知縣之上,管轄高州、雷州兩府9個縣即現在茂名、湛江兩市轄區的信宜、高州、化州、電白、吳川、廉江、遂溪、海康、徐聞等縣(市),官銜不小,是省布政司的參政參議。主要職責是對地方軍政官員進行監督,反映民意,對瀆職者進行彈劾。易順鼎走馬上任僅帶師爺和隨從各1人,輕車簡從上任,從陸路經雲浮、羅定、信宜來到高州,歷時5天。那時雖說是官家驛道,但道路坎坷,路途顛撲,勞碌不堪,何況易順鼎身體不好,更是疲憊不堪。他們主僕3人曉行夜宿,歷時5天,終於到達高州城。僅休整5天后,易順鼎便到高州各地體察民情去了。
一日,易順鼎到高城一個叫“雙渚漁歌”的地方體察民情。漫步行到西江渡口,步入兩個大沙灘,觀看江上漁民捉魚,聽到漁民邊工作邊唱歌。易順鼎是湖南人,聽不懂漁民在唱什麼,請教3位地方舉人,得知漁民唱的是高州民謠,反映高州民情,痛罵官府腐敗。他便到沙灘岸邊船屋訪問老漁民並錄下漁民所唱歌詞。易順鼎回衙後感觸甚深,不管高州文武官員高興不高興,用他訪問觀察民情所得事實,以發自內心的心聲,慷慨激昂地作《高州謠》,用語凌厲,不留情面,直話直說,體現他辦事的風格。詩歌是這樣寫的:“有盜滿山兵不捕,日戕老父掠兒女。有民患飢官不哺,又見淫霖害禾黍。……君莫作高州民,高州民死作臘脯。君莫作高州官,高州官多無肺腑。”
遺民終老
辛亥革命後,易順鼎先在上海躲避了一段時間,後往返於京滬間,1913年2月乘汽車赴北京定居。民國初年的易順鼎思想感情相當複雜混亂。清亡後許多人紛紛剪辮,易順鼎一度仍留著辮子,卻寫了一首《告剪辮詩》,特意表明自己不剪髮並非出於對清室表示忠誠。他的思想與遺老有所不同,對前清並無太多留戀傷感,但對民國初年的混濁局面也不滿,尤其鄙視那些前清高官搖身一變而為民國“黨魁”。此時,他已無心功名政事,因此曾經貧困到了不能維持生計的地步。後來,他與“民國四大公子”之一、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的次子袁克文因詩文結識,並十分投緣,為了謀生,他接受了袁世凱政事堂下設印鑄局參事的委任狀,後兩度代理印鑄局局長,升任印鑄局幫辦。1915年8月任全國選舉資格審查專員。1915年9月,他與湖南官紳及立憲派人士61人,上書參政院,要求恢復帝制。袁世凱稱帝失敗後,易順鼎深感失意,進入暮年的他,有感於懷才不遇,一事無成,於是以遺老名士自居,漂泊京師,放浪形骸,風流自賞,與樊增祥等寄情於詩酒聲色。1920年8月在北京於貧病中死去,終年63歲,1927年歸葬於老家漢壽。
作品選摘
詩作
【丙戌十二月二十四日雪中游鄧尉三十二絕句(其二十三)】
湖天光景入空濛,海立雲垂暝望中。記取僧樓聽雪夜,萬山如墨一燈紅。
【三峽竹枝詞(其八)】
山遠水長思若何?竹枝聲里斷魂多。千重巫峽連巴峽,一片渝歌接楚歌。
【買醉津門雪中三首】
焉知餓死但高歌,行樂天其奈我何。名士一文值錢少,古人五十蓋棺多。
訪戴尋梅意略同,樓台寂寞水晶宮。小車出沒飛花里,疑是山陰夜雪蓬。
雪水斟來置竹爐,歌姬院裡著狂夫。平生陶谷韓熙載,乞食烹茶畫兩圖。
【過駟馬橋題詩】
武皇好武不好文,人奴牧豎皆紛紛。當時上林無狗監,漢家詞賦誰凌雲。
相如落魄求凰操,獨有文君賞才調。一別琴台酒市壚,終持使節靈關道。
意氣相知還慨慷,龍門史筆共軒昂。食禽擇木古來有,呂尚奸周尹就湯。
文園異日俱遲暮,放誕風流恐非故。白頭淒斷茂陵人,黃金卻憶長門賦。
富貴區區安足論,文君情勝漢家恩。高車駟馬終何物,不及臨邛一犢褌。
名言
人生必備三副熱淚,一哭天下大事不可為,二哭文章不遇知己,三哭從來淪落不遇佳人。此三副淚絕非小兒女惺忪作態可比,惟大英雄方能得其中至味。
題聯
維楚有材;
於豳斯館。
——集句題陝西省湖南會館
一侍二表三分鼎;萬古千秋五丈原。
——題武侯祠
江漢秋陽不可尚;
武昌夏口此為雄。
——賀張之洞60歲壽誕
莫為庭花凋謝興漢;
又憑壺酒尚溫自娛。
——贈常乃敦
仲尼死為儒童菩薩;
關尹古之博大真人。
——挽 王闓運
你真是裝龍像龍,裝虎像虎;
我願為嫁犬隨犬,嫁雞隨雞。
——贈名伶鮮靈芝
老不白頭因水好;
冬猶赤腳為高師。
——題江蘇省南京清涼山還陽井
維楚有材,大廈於今要梁棟;
因樹為屋,故鄉無此好湖山。
——集句題湖北省鸚鵡洲湖南木商會館
王者守在四夷,壇坫折衝誠有道;
天不慭遺一老,沅湘耆舊更何人。
——挽郭嵩燾
乾國失三賢,哭大司馬少司農才數月;
易名足千古,合胡文忠左文襄為一人。
——挽曾國荃
留秀夫伴寡婦孤兒,讀史至今余涕淚;
有文山殿狀元宰相,令人不敢博科名。
——賀如夫人壽誕
去老范一千年,後樂先憂,幾輩能擔天下事;
攬大湖八百里,南來北往,孤帆曾系畫中人。
——題湖南省岳陽樓
玉堂春竟作尾聲,倘回宣武城南,真箇曲終人不見;
廣陵散今成絕響,若過正陽門外,只余花落水流紅。
——挽金玉蘭
卿不死,孤不得安,自來造物忌才,比庸眾忌才更甚;
壯之時,戒之在斗,豈但先生可痛,鞏世人可痛尤多。
——挽宋教仁
卅六里雪浪飛來,淘盡萬古英雄,尚遺鴉陣神兵留傳部曲;
廿八將雲台在否?幸有五溪詞廟,得與羊裘釣叟共占江山。
——題廣西省青浪灘馬援廟
佳人才子總痴情,女愛男歡,願生女皆佳人,生男皆才子;
花好月圓無量壽,天長地久,看地上花常好,天上月常圓。
——挽楊士琦
萬里南天鵬翼,君正扶搖,那堪憂患餘生,萍水姻緣成一夢;
十年北地燕支,自悲淪落,蠃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
——代 小鳳仙 挽 蔡鍔
風格在韋,左司王右丞之間,當代惜斯人第五聲名,公齊驃騎;
詩才以李,供奉杜拾遺相許,平生感知己三千賓客,我愧侯嬴。
——挽 陸潤庠
右江道謝恩摺奏,間借重書法,癸卯年初與我題襟,介結人桂林侍郎於晦若;
廣德樓改良劇文,皆有裨風化,庚娘傳更推君絕筆,私淑者梨園女子鮮靈芝。
——挽梁濟
本來生生世世,不願入帝王家,從黑暗中放絕大光明,全力建共和,普照金身四萬萬;
此後歲歲年年,有紀念聖后日,於青史上留特別異彩,同情表追悼,各彈珠淚一雙雙。
——挽隆裕太后
問三湘名士,屈指推誰?詩工小杜,字擅大蘇,賦亦薄離騷而上,僅使曉風殘月,落魄江湖。造物忌多才,莫讓再生矜慧業;
歷四秋年華,掉頭竟去。父哭嘉賓,母悲長吉,子且廢蓼莪之詩,況兼遺墨哀歌,飄零蓬梗。文人其不幸,空教舊雨吊斜陽。
——挽徐宗海
散文
《哭庵傳》
哭庵者,不知何許人也。其家世姓名,人人知之,故不述。哭庵幼奇惠,五歲陷賊中,賊自陝蜀趨鄖襄,以黃衣繡褓縛之馬背,馳數千里。遇蒙古藩王大軍,為騎將所獲,獻俘於王。哭庵操南音,王不能辨,乃自以右手第二指濡口沫書王掌。王大喜曰,奇兒也。抱之坐膝上,趣召某縣令使送歸。
十五歲為諸生,有名。十七歲舉於鄉。所為詩歌文詞,天下見之,稱曰才子。已而治經,為訓詁考據家言。治史,為文獻掌故家言。窮而思反於身心,又為理學語錄家言。然性好聲色,不得所欲,則移其好於山水方外,所治皆不能竟其業。年未三十而仕,官不卑,不二年棄去。築室萬山中居之,又棄去。
綜其生平二十餘年內,初為神童,為才子,繼為酒人,為遊俠。少年為名士,為經生,為學人,為貴官,為隱士。忽東忽西,忽出忽處,其師與友謔之,偁為神龍。其操行無定,若儒若墨,若夷若惠,莫能以一節偁之。為文章亦然,或古或今,或朴或華,莫能以一詣繩之。要其輕天下,齊萬物,非堯舜,薄湯武之心,則未嘗一曰易也。哭庵平時謂天下無不可哭,然未嘗哭,雖其妻與子死不哭。及母沒而父在,不得渠殉,則以為天下皆無可哭,而獨不見其母可哭。於是無一曰不哭,誓以哭終其身,死而後已。因自號曰哭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