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貢院

雲南貢院

明清雲南鄉試活動的中心,坐落於今雲南大學校本部內。雲南貢院初建於今昆明市長春路威遠街一帶,1499年搬到現址。最盛時有號舍5000餘,在雲南貢院,明清兩代選拔的大批人才中,成為部院重臣或封疆大吏者有數十人。貢院還見證了雲南歷史數百年滄桑變幻。南明時期,曾為農民起義大西軍四將領之一的艾能奇曾將定北府設於雲南貢院;明永曆皇帝南逃期間,曾將行宮設於貢院;民族英雄林則徐曾擔任雲南鄉試正考官……成為重要的歷史文化遺蹟。1903年,舉行最後一場鄉試後,貢院開科取士的歷史便悄然謝幕了。開科取士已為陳跡,但現代高等教育卻沒有在雲嶺大地博興起來。得唐繼堯、王九齡、董澤等賢達名流之堅持、開拓和扶掖,私立東陸大學(今雲南大學)終於1922年12月創立並於次年4月20日開始招生。五百年貢院文化為雲南大學積澱了堅實的文化基礎,現代大學的優雅弦誦又讓在時代風雨中飄搖的古老貢院充滿生機。

簡介

清代雲南貢院內的碑坊 清代雲南貢院內的碑坊
也稱 雲南明清貢院雲南大學的主體建築會澤院後,有一座白牆黃瓦、雕樑畫棟、古樸典雅的建築—— 雲南貢院。它始建於 弘治12年(公元1499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 貢院是明、 兩代 科舉 鄉試的考場。 南明時期,這裡曾是農民起義軍 大西軍將領 艾能奇的定北府。明末, 永曆帝流寓 雲南,曾以貢院作為滇都宮室,在此駐蹕一年左右,因此雲南貢院也是漢民族封建皇權衰落的歷史見證。
雲南貢院和考棚 雲南貢院和考棚
 

歷史

雲南大學內恢復重建的雲南貢院騰蛟坊 雲南大學內恢復重建的雲南貢院騰蛟坊
清王朝統治雲南後,“雲南貢院每三年舉行一次鄉試,連考三場,考舍分列至公堂兩邊,逐年增建,至清 康熙47年(1708年)已增建到4865間。每次鄉試,雲南及貴州考生達五六千人,據《明清 進士提名碑錄》統計,雲南籍進士共950人。清 光緒29年(1903年),貢院舉行了最後一次鄉試。 民國11年(1922年), 雲南大學建校就以 雲南明清貢院為校址,在此基礎上擴建。
雲南大學內恢復重建的雲南貢院起鳳坊 雲南大學內恢復重建的雲南貢院起鳳坊
 
雲南貢院(至公堂),原為雲南大學禮堂。 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愛國師生進行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全國學術活動的中心。 李公朴朱自清馮友蘭費孝通馮至田漢吳晗嚴濟慈等近百位著名人士在此作過演說。 聞一多先生在此主持 李公朴先生的追悼會,並發表了著名演說《最後一次的講演》。
雲南大學至公堂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1987年12月21日,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