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娃草[雞娃草]

雞娃草[雞娃草]
雞娃草[雞娃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多分枝,有條棱,被稀疏的刺。上部葉片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箭形或耳形而抱莖,全緣或近全緣;下部葉橢圓形或狹長圓形,先端鈍或尖,基部漸狹而成葉柄狀,葉緣有不整齊的小刺。穗狀花序短或成頭狀;苞片卵形;萼筒狀,有腺毛,長於花冠,花後膨大,有5棱,棱間非膜質;花冠粉紅色;花絲基部擴大。蒴果環裂。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雞娃草 雞娃草

一年生草本,高(5)10-30(55)厘米,或多或少被細小鈣質顆粒;莖直立,通常有6-9節,基節以上均可分枝,具條棱,沿棱有稀疏細小皮刺。葉長(1.5)2-7(10.5)厘米,寬(0.5)1-2.6厘米,中部葉最大,下部葉片上部最寬,匙形至倒卵狀披針形,有略明顯的寬扁柄狀部,愈向莖的上部,葉片漸變為中部最寬至基部最寬,狹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由無明顯的柄部至完全無柄,先端急尖至漸尖,基部由無耳(最下部的葉)至有耳抱莖而沿棱下延,邊緣常有細小皮刺。花序長約0.7-2厘米,通常含4-12個小穗;穗軸被灰褐色至紅褐色絨毛,結果時略延長;小穗含2-3花;苞片下部者較萼長,上部者與萼近等長或較短,通常寬卵形,先端漸尖,小苞片膜質,通常披針狀長圓形,遠較苞片為小;萼綠色,長4-4.5毫米,筒部具5稜角,先端有5枚與筒部等長的狹長三角形裂片,裂片兩側有具柄的腺;結果時,萼筒的棱脊上生出雞冠狀突起,萼也同時略增大而變硬;花冠淡藍紫色,長5-6毫米,狹鍾狀,先端有5個卵狀三角形裂片,裂片長約1毫米;雄蕊幾與花冠筒部等長或略短,花葯淡黃色,長約0.5毫米,花絲白色,長約3毫米;子房卵狀,上端漸細成花柱。蒴果暗紅褐色,有5條淡色條紋;種子紅褐色,長達3.3毫米,徑達1.7毫米。花期7-8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見於濕寒山區的山谷和山坡下部奮海拔通常在2000-3500米;生長在細砂基質的路邊、耕地和山坡草地不遮蔭的地方。

分布範圍

產西藏、四川(西北部)、甘肅(西南部至西部祁連山區)、青海和新疆(北部);蒙古和蘇聯也有。模式標本采於阿爾泰山西部北麓。

主要價值

青海民間用此種植物的葉治療某些癬疾,效果很好。

選方

①治神經性皮炎,牛皮癬:鮮雞娃草,搗爛成糊狀,塗敷局部,每日二次,三至五日為一療程。(《陝甘寧青Y草藥選》)

②治疣痣、惡肉:藍雪草莖葉,曬乾碾末,調製成油膏塗敷。(《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③治足癬、頭癬、體癬、手癬:雞娃草二兩,加95%酒精適量,浸泡五天。外塗患處。(《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臨床套用

治療皮癬和鵝掌風

取雞娃草2兩,用95%酒精適量密封浸泡5天,濾出浸液。或用雞娃草葉提取的有效成分-磯松素0.1克,加95%酒精適量,水浴加熱使溶解,冷卻過濾,再加酒精至100毫升,即成0.1%磯松素酒精溶液。亦可取磯松素0.2克,加少量氯仿溶解,用凡士林調勻製成0.2%磯松素軟膏。以上3種製劑外用治療63例手足癬患者,結果臨床近期好轉55例,無效13例。3種劑型的療效近似,但以0.1%磯松素酒精溶液易為患者接受。治程中副作用極微,僅個別塗藥後局部灼痛,停藥後即行消失。如用藥濃度過高,可引起原發性接觸性皮炎。

白花丹目植物

灌木或草本。單葉互生,無托葉。果為蒴果。 本目僅1科。有21屬,約580種,中國有7屬約40種,分布於西南、西北、河南、華北、東北和臨海各省區,主要產於新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