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葉基生,匙形至披針狀倒卵形,長(1.2)2-6厘米,寬0.5-1.5厘米,先端鈍或圓,基部漸狹成細柄(下部寬約0.5-2毫米),開花時葉常存在。花序傘房狀,花序軸2-15枚,圓柱狀,由下部數回叉狀分枝,或多或少成之字形曲折,不育枝少而通常簡單;穗狀花序短,由3-7(9)個小穗組成,每2-3個穗狀花序在枝端集成一近頭狀的疏鬆團簇;小穗含2-3(4)花;外苞長約2.5-3毫米,卵形或倒卵形,先端圓或鈍,第一內苞長約5.5-6毫米,背部有時密被長毛;萼長6.5-8毫米,漏斗狀,萼筒徑約1毫米,下半部或下部2/3沿脈(有時也在基部脈間)密被毛,萼檐粉紅色或淡紫紅色,不久變白,裂片通常上部褶疊而致先端呈漸尖狀(稀可完全展開而先端鈍),脈伸出裂片先端成一芒尖,無間生裂片;花冠黃色。
花期5-7月,果期7-8月。
本種提示
本種的原始描寫謂苞片無毛,標本則往往有些第一內苞顯然被毛。這種情況易同中亞產的淡花補血草L.dichroanthum(Rupr.)Ik.-Gal.相混淆。但本種的萼檐最初為淡紫紅色而非白黃色,裂片上端褶疊而罕平展,通常萼也略為較長(而非6-7毫米),可與淡花補血草區別。

白花丹目植物
灌木或草本。單葉互生,無托葉。果為蒴果。 本目僅1科。有21屬,約580種,中國有7屬約40種,分布於西南、西北、河南、華北、東北和臨海各省區,主要產於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