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光滑無毛。根圓柱狀,棕褐色。莖叢生,直立或傾斜。葉多基生,蓮座狀,葉片匙形或長倒卵形,長約20cm,寬1-4cm,近於全緣,基部漸窄成扁平的柄。花序圓錐狀;花葶叢生,直立或斜生,通常有3-4稜角有時具溝槽,上部有分枝;花著生枝端,密集,略偏於一側近頭狀的聚傘花序;等筒漏斗狀,棱上有毛,緣部5裂,摺疊,乾膜質,初時淡紫紅或粉紅色,而後變為白色,花後宿存;花瓣5,匙形至橢圓形,黃色;雄蕊5,著生於花瓣基部;子房長圓形,花柱5,分離,柱頭頭狀。蒴果具5棱。花、果期7-10月。植物信息
出處:出自《甘肅中草藥手冊》拼音名:èrSèBǔXuèCǎo
藥材基源:為白花丹科植物二色補血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moniumbicolor(Bunge)O.Ktunze[StaticebicolorBunge」
採收和儲藏:春、秋、冬季採挖,洗淨,曬乾。
生態環境
生於平原、丘陵和海濱的鹽鹼地或沙地。
性狀鑑別
根圓柱形,棕褐色。莖叢生,細圓柱形,呈之字形彎曲,長30-60cm,光滑無毛,斷面中空。葉多脫落,基生葉匙形或長倒卵形,長約20cm,寬1-4cm,近於全緣,基部漸窄成翅狀。外苞片長圓狀寬卵形,邊緣狹膜質,第一內苞片與外苞片相似,邊緣寬膜質。花萼漏斗狀.沿脈密生細硬毛,萼檐紫色,粉紅色或白色,花冠黃色。氣微,味微苦。
功能及服用
性味:甘;微苦;性微溫歸經:脾;肝;膀胱經
功能主治:益氣血;散瘀止血。主病後體弱;胃脘痛;消化不良;婦女月經不調,崩漏;帶下;尿血;痔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附方
治功能性子宮出血,宮頸癌,腎盂腎炎,尿血:二色補血草五錢至二兩,水煎服。(《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各家論述
1、《甘肅中草藥手冊》:補血益氣,活血調經。治病後體弱,消化不良,月經不調。
2、《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止血散瘀。治子宮功能性出血,宮頸癌及其它出血。
白花丹目植物
灌木或草本。單葉互生,無托葉。果為蒴果。 本目僅1科。有21屬,約580種,中國有7屬約40種,分布於西南、西北、河南、華北、東北和臨海各省區,主要產於新疆。 |
藍雪科·補血草屬
補血草屬,藍雪科,180種以上,分布於全球,喜生於草原和鹹灘上,我國有18-19種,產南北各省,其中有些供觀賞用。多年生草本,有時亞灌木狀;葉簇生於莖的基部或在亞灌木種類中的則互生於莖上,全緣或羽狀分裂;花承托以鱗片狀的苞片,排成聚傘花序、穗狀花序或圓錐花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