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雙廟鎮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蓬勃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科教、文衛日新月異,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是全國體育先進之鄉和全國聞名的書畫之鄉。雙廟集位於黑茨河畔,集鎮建設蒸蒸日上,中藥材專業市場配套齊全,設備先進,供銷、工商、金融、治安等服務行業以一流的優質服務誠迎天下商賈。雙廟鎮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氣候濕潤,物產豐饒。交通極為便利,雙洪路橫貫東西,東接105國道,雙清路縱穿南北,北連河南省內地,20分鐘可達界阜蚌高速公路,45分鐘可到京九大鐵路。農業發展
農業生產以小麥、大豆為主。中藥材種植為本鎮的重要支柱產業,成為安徽省重要的桔梗生產基地,產品遠銷南韓、日本、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以養雞為主的養殖業異軍突起,積極發展鮮活禽產品出口創匯。交通極為便利,雙洪路橫貫東西,東接105國道,雙清路縱穿南北,北連河南省內地,20分鐘可達界阜蚌高速公路,45分鐘可到京九大鐵路。勞動力資源豐富,全鎮有1.8萬人從事務工和其他第三產業,思想先進,業務素質良好。
招商引資
雙廟鎮黨委、政府堅決破除小農意識長期形成的認識障礙、素質障礙、體制障礙和環境障礙,進一步開拓創新,更新觀念,秉承擴大開放、招商引資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唯一現實選擇。進一步審視鎮情、村情,找準優勢,放大優勢,用足用活各項招商引資政策,既千方百計地實現招商引資的新突破,又千方百計的治理好經濟發展環境,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用足用活各項親商、富商、安商政策,並在土地、稅收等方面研究制定更加優惠的實施細則,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堅決保護在該鎮投資興業者的權益不受任何侵犯,保證他們來得放心、幹得安心、過得舒心。特色產業
雙廟鎮陶窪村位於該鎮西南部,2220人,2387畝耕地,桔梗種植面積1438畝。由於在地理上緊靠桔梗種植基地李興鎮,桔梗的產業化生產讓陶窪村民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效益。一是桔梗種植效益顯著。桔梗種植周期一般為3—5年,藥材長成後,每畝收入3500多元,平均每畝每年收入1000—700元,僅此一項每年收入118萬元,人均500多元。
二是勞力外出走的順暢。在桔梗生產中,不需要高強度的勞動,整勞動力外出後無牽無掛,一門心思賺錢打工,沒有種植糧食作物那樣高強度勞作,少了往返,多了掙錢的時間。
三是在家留守留的安然。在留守族中,湧現許多自發的組織,他們參與桔梗的種植、加工和銷售,成為家庭的又一重要收入來源。全村有包藥(一種類似於二道販子的經營)專業戶50多戶,他們走村串戶,既方便了民眾賣藥,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有加工藥材專業戶,他們老少齊上陣,脫皮的脫皮,冷凍的冷凍,分檢的分檢,披絲的披絲,每人每天收入30—40元,各盡所能,都能找到掙錢的門路。
城鎮建設
雙廟鎮在秸稈禁燒工作中注重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確保奧運會期間空氣環境質量,紮實開展秸稈禁燒工作,雙廟鎮各村總支、與全體黨員簽訂秸稈禁燒目標責任書。一、讓全體黨員明確秸稈禁燒工作的目標:必須實行全面禁燒秸稈,禁燒時間為2008年5月20日至9月30日。禁燒工作按照“標本兼治、疏堵結合、屬地管理、源頭控制”的原則。
二、要求全體黨員不僅要做秸稈禁燒的模範,還要監督自己的親戚做秸稈禁燒工作的模範。村總支書記是本村秸稈禁燒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體黨員是本村、組秸稈禁燒工作的監督者、模範遵守者。黨員帶頭遵守秸稈禁燒,是講政治、講黨性、講原則、講大局的生動體現。
三、監督村建立禁燒工作責任制。黨員要包到具體地塊。24小時輪流值班,死看硬守,確保田間地頭“不著一把火,不焚燒一處秸稈”。嚴防死守,確保不發生違規焚燒秸稈現象。
雙廟鎮在秸稈禁燒工作中,實行“十戶聯保”監督制度。對十戶農戶的小麥面積、地塊方位進行登記;在組長的領導下,十戶在秸稈禁燒工作中相互監督、輪流看守,如有發生連片或一片秸稈焚燒現象,其責任由十戶共同承擔,並接受相應懲處。
調解工作
雙廟鎮在開展人民調解“百日會戰”活動中,結合實際,嚴格落實實施方案要求,充分利用村級人民調解員優勢,認真完成了前兩階段工作任務。該鎮通過前一階段會戰活動,對人民調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全鎮人民調解工作“三個不”“三個有”。在工作目標上堅持做到“三個不”:事不過鎮、調不過周、民不轉刑。在工作程式上做到“三個有”:即受理糾紛有登記、調處糾紛有協定、鞏固成果有回訪。確保“百日會戰”取得應有成效,目前全鎮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5件,並按照包保到案、責任到人的要求進行了分解,及時化解了矛盾,消除了不穩定因素,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渦陽縣雙廟鎮
概述雙廟鎮位於渦陽縣的南部,與蒙城、利辛相鄰,距渦陽縣城約7公里,東鄰西陽鎮,南與利辛縣接壤,西與楚店比,處於渦、蒙、利三縣結合部,鎮政府坐落在廟集。灘阜鐵路貫穿南北,渦雙路、雙胡路、西路、雙王路、雙豐路縱橫交錯,交通十分便。金為、銀溝、白膏為交織如網,水利資源非豐富。轄1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58000人,耕地93000畝,143個自然村。34個基層黨組織,158個黨小組,1341名黨員。濉阜鐵路縱貫南北,境內公路四通八達,資源豐富,人傑地靈,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鄉鎮。
經濟狀況雙廟鎮人民在鎮黨委書記周俊傑,鎮長張榮軍的帶領下,團結拼搏,與是俱進,開拓創新,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另人矚目的成績,農業產業結構日趨完善,鎮村企業蓬勃發展,集鎮建設品位迅速提升,一個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秩序井然,設施齊全繁華而具有現代化氣息的商貿重鎮已展現在世人面前。雙廟歷史攸久,人傑地靈,土地肥沃.全所轄22個行政村,耕地面積6041公頃,農村人口54000多人。以盛產小麥、大豆、棉花主,年產小麥近3000噸、棉花400多噸,全年生產糧食40000多噸,種植業產值8000萬元。自籌資金創辦一“萬頭養豬場”年出售肉豬一萬多頭,創產100多萬元。
工業生產發展迅速。截止2003年第三季,全鎮擁有工業企業近百家,年產值近3000元,其中:大型輪廠18座,年產值2000多元,大型麵粉廠5個,產值500多萬元,芯廠2個,年產值40萬元。水泥預製廠、紡織、油料加工廠等小型工業企業紛紛興建,產值益逐年提高。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商貿、餐飲、服務、交通等第三產業速猛發展。全鎮商貿、餐飲業由上年的一百多家發展到現在的三百家,年前途利稅2000萬元。在全鎮所轄的四個集市上新開發商貿、餐飲、農貿、服務等專業市場五個,對進一步活躍市場、提高經濟發展速度其著重要地作用。
特色產業雙廟鎮的麵粉加工業異軍突起,形成了日加工3500噸的發展規模,成為全省麵粉產業示範基地。為進一步做強這一產業,鎮裡開展了“質量興企”活動,邀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有關專家幫助建立了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從原料收購、產品加工、檢驗、倉儲,都有嚴格標準。同時,積極扶持麵粉企業更新生產設備、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科技含量。鎮政府累計為企業融資2.3億元,使發達、振興等企業成立了制粉技術研究所,建立了國內麵粉行業檢測設備最先進、最完備的實驗室,引進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全自動制粉生產線,通過實施嚴格的質量管理,靠著誠信經營,雙廟麵粉已經成為一個品牌,贏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遠銷北京、天津、河北及東北三省等地。發達麵粉集團雖然6次擴建,並先後兼併武城、棗莊、濟寧等地的幾家國有麵粉企業,產品仍供不應求。全鎮工農業總值2.8億元,人均收入2358元、農業、工業、林業、畜牧、環保和集鎮建設為六大產業支柱。
杭錦後旗雙廟鎮
概述雙廟鎮位於杭錦後旗西南端,西傍烏蘭布和沙漠東部邊緣,東鄰三道橋鎮,南與磴口縣隆勝合鎮接壤,北與後旗相鄰。陝磴三線橫貫南北,五烏公路縱橫東西,臨策鐵路即將修建。全鎮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全鎮共有14個行政村,135個自然社,5000多農戶,28800口人。轄地33.94萬畝,耕地面積10.1萬,全部都能引黃自流灌溉。
經濟狀況雙廟鎮是以農牧為主,農林牧副漁及鄉鎮企業流通業協調發展的鄉鎮。盛產小麥、玉米、葵花、籽瓜等農產品,特別是近年興起的肉羊、肉雞、奶牛、無殼葫蘆、制種(獲自治區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成為全鎮的主導產業,且遠近聞名。二00五年國民生產總值達2.5億元。財政收入56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4573元。全鎮牲畜頭數達到21.5萬頭只,有林面積19萬畝,主要樹木有柳樹、楊樹、紅柳、沙棗、榆樹等,是全旗及至全市的造林大鎮。
雙廟鎮是文教衛生、郵電、糧食、金融、保險、電業、水利、商業、通訊、加工、流通等其它行業為一體的綜合集鎮,鎮區內實現了電話程控化、電視有線化、飲水自來。
特色產業為增加農民致富渠道,雙廟鎮2008年著力打造了肉羊養殖、生豬繁殖、玉米制種及番茄、脫水蔬菜種植四個基地,在全鎮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幾村一業”的生產格局。
肉羊養殖基地:2008年,雙廟鎮大力發展肉羊集中育肥,引進肉用種公羊300隻,目前全鎮有基礎母羊6.4萬隻,肉羊飼養總量達到10萬隻,出欄率和商品率不斷提高。全鎮建成了太華村、五豐五組、五一三組3個肉羊專業育肥村組,14個專業育肥示範戶,年出欄肉羊3萬隻,同時每個村還建成了一個肉羊改良示範組,示範組內肉用種公羊不少於10隻。
生豬繁育養殖基地:結合國家出台的養母豬補貼政策,雙廟鎮通過引導、扶持、補貼等措施在黃家灘村、富民村、繼豐村、永明村初步建成了生豬繁育養殖基地。
番茄、脫水蔬菜種植基地:依託屯河、鳴興等番茄加工企業和脫水菜廠,雙廟鎮有計畫地安排了番茄和脫水菜種植,種植面積分別達到1.2萬畝和0.5萬畝,當好了龍頭企業的第一車間。
玉米制種基地:雙廟鎮進一步規範和完善玉米制種協會作用,規範玉米制種企業,杜絕沒有資質的制種企業與農戶簽訂種植契約,進一步做大做強雙廟鎮玉米制種這一品牌,玉米制種面積達到1.5萬畝。預計2008年農民來自於產業化經營的收入約有5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