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煩惱心所

佛學術語,是五位百法中心所有法的第五位,此又名隨惑,是隨根本煩惱而生起的煩惱。

隨有三義,一者自類俱起,二者遍不善性,三者遍諸染心。隨煩惱心所二十個,分為小隨、中隨、大隨三種。小隨煩惱十個、中隨煩惱二個、大隨煩惱八個。小、中、大的分別,以三義俱備者名大隨,兼具二義者(自類俱起、遍不善性)名中隨。於不善心中各別而起者稱小隨。小隨煩惱計有十種,曰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其發生作用面最小,而行相粗猛,於不善心中,各別生起。中隨煩惱有二種,曰無慚、無愧,其發生之作用範圍較小隨煩惱為寬,具有自類俱起,遍不善心二義,故曰中隨。此二者,對自己所犯的過惡不感到羞恥,是其共同點;而慚者“輕拒賢善”,愧者“崇重暴惡”,是其相異點。大隨煩惱有八種,曰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其發生作用範圍最廣,俱有自類俱起,遍不善性,遍諸染心三義,故曰大隨煩惱。見《成唯識論》卷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