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珠

隋珠

隋珠:讀作suí zhū,隋侯之珠,古代與和氏璧同稱稀世之寶之一。隋珠為何物?歷代學者眾說紛紜,古人多以為是珍珠之類。

基本信息

詳細釋義

典源

《搜神記》卷二十

隋縣溠水側,有斷蛇邱。隋侯出行,見大蛇被傷,中斷,疑其靈異,使人以藥封之,蛇乃能走,因號其處斷蛇邱。歲余,蛇銜明珠以報之。珠盈徑寸,純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燭室。故謂之“隋侯珠”,亦曰“靈蛇珠”,又曰“明月珠”。

《水經註疏》卷三十一《溳水》~264~

《春秋·魯莊公四年》,楚武王伐隋。令尹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軍臨於隋,謂此水也。水側有斷蛇丘,隋侯出而見大蛇中斷,因舉而藥之,故謂之斷蛇丘。後蛇銜明珠報德,世謂之隋侯珠,亦曰靈蛇珠。

《昭明文選》卷四十二、三國魏·曹子建(植)《與楊德祖書》

“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獨步於漢南,孔璋鷹揚於河朔,偉長擅名於青土,公幹振藻于海隅,德璉發跡於此魏,足下高視於上京,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唐·李善注引《淮南子》曰:“隋侯之珠。”

釋義

相傳春秋時隋侯出行,見大蛇被傷中斷,使人以藥傅之,蛇乃能走。歲餘,蛇銜明珠以報之,謂之“隋侯珠”,亦曰“隋珠”等。古代與和氏璧同稱稀世之寶之一。也寫作“隨珠”,或稱“靈蛇珠”,“明月珠”。

運用示例

《戰國策·楚策四》:“寳珍隋珠不知佩兮,褘布與絲不知異兮。”

南朝 梁 沈約 《詠帳》:“隋珠既吐曜,翠被復含風。”

唐 楊炯《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隋珠一寸,魏後揚眉;和璧千金,秦王動色。”

清 孫枝蔚《送方聖羽還山》詩之二:“令弟贈以詩,美言如隋珠。”

相關閱讀

文獻

《墨子》云:“和氏之璧,隋侯之珠……此諸侯之良寶也。”。又《淮南子》高誘註:“隋侯,漢東之國,姬姓諸侯也。隋侯見大蛇傷斷,以藥傅之。後懾於江中銜大珠以報之,故曰隋侯之珠,蓋明月珠也。”

關於隋珠的真相

宋代成書的《太平御覽》曾引用《墨子·佚文》:“隋之明月,出於蚌蜃”,《漢書·鄒陽傳》也云:“明月之珠,出於東海,藏於蚌中,蚨蜃伏之”;近代學者也有認為是瑩石(夜光石)的。但今人郝用威夫婦分析史載隋珠“夜光之珠,有似明月”之特徵,覺得難以沿襲舊說,決定探解其源。他們先到斷蛇丘實地勘探,發現《水經注》所載與實際不符,斷蛇丘與現今的渣水相距甚遠,因地殼升降等自然運動而發生河道變遷,在這帶找不到隋珠的蹤跡。而且湖北隋地(今隨縣)水流湍急,時有山洪暴發,水濁而溫度低,不宜於珍珠的生長,更不宜於長成盈寸之大的隋珠。受渣水故道變遷的啟發,他們夫婦再深入大洪山麓實地考察,結果在鍾祥市九花寨的山中驚奇地發現了大量的金伯利岩!他們為此而高聲歡呼。金伯利岩因首見於南非的金伯利地區而得名,它是一種基質不含長石的偏鹼性超基性岩,是原生金剛石礦的主要母岩。根據傳說(晉《搜神記》載):“珠盈經寸,純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燭室”。他又推測,隋珠有可能是一顆具曲面晶形的寶石級金剛石。金剛石之說源於佛教梵語“金剛”,古代主要產於印度,郭璞《山海經注》云:“今徼出金剛石,石屬而似金,有光彩,可以刻玉。”金剛石現代多稱為鑽石,主要產於非洲。章鴻釗先生說“中國昔未聞產金剛”,大洪山金剛石的發現無疑是出現奇蹟。1978年11月,上級部署尋找金剛石,郝用威帶領地質隊員們走進大洪山麓,很快就在布滿金伯利岩的花山群中發現了第一顆金剛石,爾後在近百平方分里的面積里發現金剛石出土點20餘處,共撿到金剛石40餘顆,總重81.58毫克。但是對於隨珠是否就是金剛石,異議者不少。主要由於迄今為止發現的金剛石都極其微小,且未見原生礦體,因此很難相信會偶然得到如此大的金剛石。所以另一些人推論可能是水晶珠、蛋白石、甚至是人工的玻璃珠(古代人們尚未充分掌握玻璃的製造技術,所以玻璃製品也會被視為珍品)等等。尚需進一步考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