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發熱

陰虛發熱是中醫病證名。因陽氣虛虛衰而致格陽、戴陽證的陰寒內盛而外見熱象的病理變化,故治則應溫補、中西醫結合效果好。

簡介

指人體生理機能低下,特別是脾胃虛弱,陽氣外越,屬內傷發熱的一種病理變化。主要症狀為身熱自汗、惡風、身倦懶言、納呆、發熱多見於上午、脈細弱或浮大無力等。指陰寒內盛,虛陽格拒於外所出現的浮熱。主要症狀為微熱惡寒、神倦、肢冷、下利、脈微等。

發病原因

因陽氣虛衰而致格陽、戴陽證的真寒假熱症象。中醫學認為,人體由陰陽兩方面組成。陰是指人體的精血津液等物質基礎,陽是指人體的各種功能活動。在正常情況下,陰陽相互依存,維持著動態平衡。如果陰陽的這種平衡受到破壞,陰陽的某一方出現偏盛或偏衰,人就會發生疾病。

臨床表現

早期症狀
發熱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溫,少氣懶言,頭暈嗜臥,腰膝酸軟,納少便溏,面色觥白,舌質淡胖,或有齒痕,苔白潤,脈沉細無力。

相關症狀

1、伏脈。
2、寇熱:發熱、頭痛、全身肌肉疼痛;但無皮疹,有時伴間質性肺炎,少數患者出現慢性肝炎或致命性的心內膜炎。
3、頭昏。
4、陽虛體質。

古代描述

《丹溪心法·發熱》。《醫碥》卷一:“陽虛謂腎火虛也。陽虛應寒,何以反發熱?則以虛而有寒,寒在內而格陽於外,故外熱;寒在下而戴陽於上,故上熱也。此為無根之火,乃虛焰耳。證見煩躁,欲坐臥泥水中,面赤如微酣,或兩顴淺紅,游移不定,渴欲飲水,或咽喉痛而索水置前卻不能飲,肌表雖大熱而重按之則不熱,或反覺冷,且兩足必冷,小便清白下利清谷,脈沉細或浮數無力,按之欲散。治宜溫熱之劑,溫其中而陽內返,溫其下而火歸元。誤投寒涼立死。”

輔助檢查

A型肝炎抗原
A型肝炎病毒抗原
A型肝炎抗體
回歸熱螺鏇體等血液生化檢查

體格檢查  

 
體溫測量
治療方法
治法:溫補陽氣,引火歸元。
方藥:金匱腎氣丸。

方解: 

本方為溫補腎陰的常用方劑,雖為溫陽方劑,但方中卻配伍了養陰的方藥,其意義在於陰陽相濟。正如《景岳全書·新方八略》說“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方中以附子、肉桂溫補陽氣,山茱萸、地黃補養肝腎,山藥、茯苓補腎健脾,丹皮、澤瀉清泄肝腎以為佐。短氣甚者,加人參補益元氣,便溏腹瀉者,加白朮、炮乾薑溫運中焦。

適宜食物

芥藍、紅果腸、紅蘿蔔、金絲瓜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