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目錄
第一篇 儒家內聖之學的奠基和發展
第1章 孟子心性論對儒家內聖之學的發展
一、孟子心性論對孔子仁學的內向發展
二、孟子為儒家內聖之學奠基
第2章 周敦頤:開理學內聖意境之先
一、濂溪先生的人品與《愛蓮說》的意境
二、“無極而太極”的宇宙生成論
三、“至誠”以達聖,“主靜立人極”
四、尋“孔顏樂處”的佳話
第3章 張載:從“太虛即氣”的本體到“萬物一體”的人生境界
一、刻苦勵學、志道精思的儒者
二、黜怪妄,辨鬼神,求體用一致
三、論太虛即氣,建以實為本的儒家天道觀
四、《西銘》之萬物一體論
五、張載“大心”說的直覺論傾向
第4章 程顥:“仁者渾然與物同體”
一、程顥對天理的“自家體貼”
二、“識仁”說的提出
三、“識仁”與“定性”的直覺方法
第二篇 王陽明的實踐道德說及其理論體系
第5章 王陽明以心為本的實踐道德說
一、王陽明實踐道德說形成的背景——明代初期的心性道德之學
二、王陽明實踐道德說的形成
三、王陽明實踐道德說的基本內容
四、王陽明實踐道德說的特點及評價
第6章 王陽明的道德理想追求與實踐探索
一、傾心於“自得”的聖賢標準
二、究心佛、老,猶有自得
三、“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四、“知行合一”,求之吾性本自明
五、百死千難磨礪“良知”
六、“信良知是非,依良知行”
第7章 心理合一的人性論
一、以“心理為一”為論證起點
二、心性合一
三、“心即天”,心性與自然一體
第8章 知行合一的認識論
一、“知行合一”的提出
二、知行本體合一
三、知行功夫合一
第9章 “致良知”的實踐道德本體論
一、“良知”即是本體
二、“致良知”是本體功夫
三、良知體用
第10章 “感應之幾”——心物關係的論證方法
一、論證“心外無物”的重要命題
二、“心之靈明是天地萬物的主宰”
三、心之“感應”派生萬物
第11章 “萬物一體之仁”的儒家道德理想
一、“萬物一體之仁
二、“明明德”與“親民”
三、“聖愚各安其所”
第三篇 陽明心學的定位
第12章 從朱熹到王陽明:“性理”與“心性”的理論轉換
一、與朱熹不同的邏輯起點
二、心性的一元化
第13章 王陽明心學的聖凡平等觀
一、從陸九淵到王陽明:心範疇與聖人觀的演化
二、王陽明的“良知”:聖人內面化與聖凡平等觀
三、陽明後學:功夫現成化與聖學平民化
第14章 陽明對傳統道學的革新與王門“四句教
一、王門“四句教”始末
二、“四句教”與王陽明實踐道德說的理路
三、從“四句教”看陽明心學對傳統道學的革新
第四篇 陽明心學的內在發展——當代新儒學
第15章 梁漱溟儒佛會通的新孔學
一、梁漱溟的人生經歷與道德操守
二、一生狂狷,“我算是陸王派”
三、宇宙是一個大生命
四、直覺主義的認識論
五、人心即人生的道德論
第16章 熊十力的新唯識論
一、熊十力的生平與著作
二、新唯識論的建構
三、體用不二說
四、內聖外王的人生論
第17章 唐君毅的道德儒學
一、唐君毅的生平與學術
二、道德儒學
三、道德理性與文化創造
四、道德自我與現實自我
五、三觀九境
第18章 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學
一、牟宗三學思生命之發展
二、心體與性體
三、才性與佛性
四、圓教與圓善
第19章 賀麟的新心學
一、賀麟的生平與著作
二、力倡陸王新儒學
三、新體用說
四、新知行說
……
作者簡介
劉宗賢,1946年6月生,北京人。197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東語系。現任山東社會科學院儒學研究所研究員、山東孔子學會常務理事、香港孔教學院董事、香港《亞太語文教育學報》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等職。主要著作有《陸王心學研究》、《當代東方儒學》、《儒家倫理——秩序與活力》、《中國儒學》(合著)、《良知的呼喚——王守仁心學覓蹤》、《儒學大辭典》(參編)等,發表論文百餘篇。
蔡德貴,1 945年生。曾任山東大學《文史哲》主編、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子研究》主編。現任山東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巴哈伊研究所所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