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來

作為上海市府的實事工程,解決智障人士勞動培訓與就業一直被列為重點工作。繼兩年前成立專門招收智障人士進行各類培訓的“陽光之家”後,今年,包括徐匯區紀勛初職在內的專為解決智障人士參加勞動就業的“陽光工場”將在全市四個區的四家示範性“陽光之家”設點建立。除了在“陽光之家”內開設“陽光工場”,徐匯區的樂購、良友金伴兩家知名企業也被定為“陽光工場”實訓基地,為智障人士真正融入社會,立足社會開闢了一條新路。據悉,紀勛初職的多名畢業生已經在樂購、良友金伴參加工作,自身非常努力的他們,得到了企業的極大關心和認可。
授牌儀式結束後,副市長周太彤等市、區領導饒有興致地參觀了紀勛初職“陽光之家”。在參觀過程中,周太彤同志詳細了解了紀勛初職“陽光之家”各方面的工作。當他得知紀勛初職是全市最早招收智障學員的“陽光之家”、全市首批示範性“陽光之家”、全市首家“陽光之家”教研指導中心和全市最先編寫“陽光之家”各個培訓科目教材的單位時,周太彤同志甚為讚嘆。他高興地說,這次紀勛初職“陽光之家”又多了一個“第一”——全市首批“陽光工場”開設點,並為紀勛“陽光之家”題詞:“希望紀勛‘陽光之家’真正成為智障人士的和諧大家庭。”陽光之家”已經普及到全市所有區縣的各個街道,“陽光工場”作為“陽光之家”的補充和延伸,必定能在上海這片以人為本的和諧天地中蓬勃發展,為更多的智障人士造福!
現狀分析

待業殘疾人認為殘疾人受到的職業培訓較少是阻礙其找到工作的重要因素,他們希望加強針對殘疾人的職業培訓。福利企業經營者和公眾也認為職業培訓是較重要的一環。而普通企業經營者認為職業培訓的重要性相對小一些。 待業殘疾人認為旁人(包括同事和領導)的偏見和歧視對其就業影響很大,而在業的殘疾人則認為影響沒有那么大,可見待業殘疾人比較缺乏自信心。而企業經營者並不認為企業中有嚴重歧視殘疾人的現象。 企業經營者認為工具和設施的改善程度是個較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在業殘疾人認為環境的改善對就業的影響並不大,他們並沒有對工作環境提出很高的改善要求。 待業殘疾人認為工廠離得遠是一個較重要的影響因素。而福利企業經營者認為沒什麼影響。在前期訪談中,福利企業經營者說工廠採取了一些措施來幫助殘疾人克服上班交通的困難,比如修建工人宿舍和安排班車接送殘疾人。因此,福利企業經營者認為這一因素不重要。 殘疾人和企業經營者都認為工作場所缺少無障礙設施並不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福利企業經營者認為殘疾人就業的信心不足是較重要的影響因素,評分明顯比其他人群高。而在業殘疾人對自己比較有信心。 可見待業殘疾人對阻礙自己找到工作的外部及自身因素都有較強烈的意識。
社會貢獻
影響來自企業、殘疾人自身和政策等方面。福利企業生存困難重重,資金、人才嚴重缺乏,自身能力不足。福利企業需要更好的政策支持(例如指定某些產品只能由福利企業生產),並通過自身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幫助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爭得一席之地,從而為殘疾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殘疾人由於自身殘疾的限制,自信心不足,需要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正確認識自身的價值,自強自立,樹立融入社會的信心。加強職業培訓,也是促進殘疾人就業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