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克公爵三世查理·金雀花被亨利六世的王后安茹的瑪格麗特在韋克菲爾德戰役擊潰,約克本人陣亡,死後其首級被掛在約克郡城門上示眾,佩戴了一頂紙王冠。 瑪格麗特王后的的蘇格蘭部隊進軍倫敦,再次與約克派戰於聖奧爾本斯,這次兇悍的沃里克伯爵也被擊潰。但是倫敦人害怕北方人進城,因此緊閉城門。沃里克設法與約克的長子愛德華部隊匯合,愛德華勝利進入倫敦城並在3月4日在威斯敏斯特即位,號愛德華四世,由此創立約克王朝。亨利和瑪格麗特撤到約克郡。
剛剛即位的愛德華四世深知瑪格麗特絕不會罷休,於是決定主動出擊,在坎特伯雷大主教和倫敦、布里斯托等大城市的支持下,很快組織起一支可觀的軍隊,並與3月13日向北進發,28日雙方在約克郡附近的艾爾河畔相遇,愛德華四世意識到這裡的地形對自己很不利,及時調整部隊,竭力爭取艾爾河上的一座橋樑,經過一番苦戰,約克軍付出重大代價,終於奪下橋樑,全軍跨過艾爾河,在一個地形十分優越的地方安營紮寨,事後證明,這一行動意義十分重大。
第二天清晨,愛德華四世率領約克家族(白玫瑰)軍隊與蘭開斯特家族(紅玫瑰)軍隊在約克城西南20公里的陶頓村附近展開激戰。雙方參戰兵力,公認數字估計蘭開斯特軍隊擁有42000人,約克軍隊擁有36000人。參戰的領主共28位,幾乎占當時全英領主數量的一半,其中19位站在紅玫瑰一方。這次戰役也是歷史上長弓手參戰人數最多的一次,雙方弓手都在2萬人以上。蘭克斯特軍的人數雖然多,但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就是這樣大的部隊,給協同指揮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戰鬥在風雪中展開,由於蘭開斯特方處於逆風狀態,弓箭的威力發揮不出來,約克方的弓箭手則能大量殺傷對手,從而彌補人數上的不足,不過,蘭開斯特方的前鋒依然表現出色,他們向約克軍的騎兵猛衝,很快就占據了優勢,但這只是孤軍深入,因主力部隊策應遲緩,給了愛德華四世穩住陣腳,重新集結部隊的機會,在隨後的惡戰中,沃里克伯爵獨當一面,穩住了危局,正當雙方都相持不下的時候,約克方面一隻生力軍趕到,衝垮了對方左翼,戰役結果,白玫瑰一方獲得全勝,紅玫瑰一方損失慘重,瑪格麗特王后帶著亨利六世和少數隨從倉皇北逃,約克軍雖然大勝,但也是精疲力盡,元氣大傷。雙方在戰鬥中共陣亡兩萬餘人,只好聽任瑪格麗特王后逃亡蘇格蘭。
相關詞條
-
列寧格勒戰役
列寧格勒戰役,又稱為列寧格勒保衛戰,封鎖列寧格勒(俄文:блокадаЛенинград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為攻占列寧格勒(現在稱為聖彼得堡)...
概述 背景 結果 影響 -
淞滬戰役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箇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
背景 會戰經過 戰爭結果 兵力對比 歷史影響 -
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場決定性戰役
《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場決定性戰役》,作者戴維斯,由海南出版社於2006年出版。本書的體例是按年代排序的,這對欲了解相關資料的讀者來說十分方便。每場...
內容簡介 本書目錄 -
坦嫩貝格戰役
1914年8月28日,埃里希·魯登道夫將軍發出了追擊被打敗的俄國第2集團軍的命令。他在命令中將東普魯士的一個小鎮弗羅根瑙的名字用作該戰役行動的名稱,因為...
概述 過程 -
格林瓦爾德戰役
格林瓦爾德戰役,德國文獻中稱為坦南貝格會戰,中文又譯作坦能堡會戰,是1410年7月15日,在條頓戰爭(1409—1411)期間,波蘭—立陶宛聯軍殲滅條頓...
戰役背景 戰役過程 戰役結果 -
博斯沃思戰役
博斯沃思戰役。愛德華四世1483年4月9日去世時,他的兒子愛德華年僅12歲,不過此前他已指定他的兄弟格洛斯特公爵理查作為小國王未成年時期的攝政官。愛德華...
概述 政治運動 -
決戰100排行榜: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戰役排行榜
《決戰100排行榜: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戰役排行榜》作者是麥可·李·蘭寧,出版社是當代世界出版社。
內容簡介 目錄 前言 -
馬紹爾群島戰役
馬紹爾群島戰役為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於1944年2月在馬紹爾群島對日軍進行的登入戰役。馬紹爾群島位於夏威夷群島西南、馬里亞納和加羅林群島以東,是日軍中太...
戰爭背景 兵力部署 雙方兵力 參戰部隊 戰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