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三世[英格蘭國王]

理查三世[英格蘭國王]

理查三世(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蘭國王,1483-1485年在位。 愛德華四世之弟,1483年攝政(愛德華四世遺詔封理查為護國公lord protector,享有攝政權)。傳聞其殺害侄子愛德華五世即位(英國史學界至今對“塔中王子”的下落存爭議,無定論說明理查是元兇)。鎮壓了要求王位繼承權的白金漢公爵叛亂。但在和里奇蒙伯爵亨利·都鐸的交戰中,由於部下威廉·斯坦利叛變而失利被殺。 理查三世是約克王朝的末代國王,也是金雀花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莎士比亞等劇作家將其刻畫為“駝背的暴君”。但理查三世在位期間成就斐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援助體系和保釋制度 ,援助大學、教堂,建立的北方議會等,在當時的地區享有廣泛的愛戴。

人物經歷

早年生活

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

理查是理查·金雀花,第三任約克公爵與西西莉·納維爾八個 子女里的么子,1452年生於弗德林黑城堡,是約克公爵夫婦四個活到成年的後代之一。理查大部分的童年時光都在位於溫絲莉谷的米德漢城堡里度過,由他的表兄理查‧納維爾,即第十六任沃威克伯爵監護下成長。(此人因為在玫瑰戰爭里的卓著的影響力,在歷史上被稱為“造王者”。)

在他的父親與兄長愛德蒙(拉特蘭伯爵)於韋克菲爾德戰死後,還是個小男孩的理查便被沃威克伯爵納入了保護。他在沃威克的莊園裡與法蘭西斯‧洛維爾(即後來的洛維爾子爵)成了感情極佳的朋友,這段友誼在理查的餘生里一直都相當穩固。這個家庭里的另外一個小孩子則是沃威克的女兒安妮·內維爾,後來嫁給了理查。

施政才華

簽名 簽名

在愛德華四世治理英格蘭的期間,理查不但展現了他對兄長的忠誠,也展露了做為一名軍事統帥的才華。他被賜予位於北英格蘭的廣大土地與格洛斯特公爵的頭銜,並且被指定為北方總督。一切讓理查成為英格蘭最有錢和勢力最大的貴族,以及愛德華四世忠心的左右手。相對的,家族裡另一個成功活到成年的哥哥,喬治‧金雀花(即後來的第一任克雷倫斯公爵)卻在1478年因為叛國罪而被愛德華四世處刑,他的後代也被剝奪繼承王位的權利。

理查掌控北英格蘭直到愛德華四世駕崩。在此地,尤其是約克市,他享有廣泛民眾的愛戴與關注。他不僅施政公正且慨然援助大學,對教堂也有相當的貢獻,建立了北方議會,還頒布了一些保護個人權利的法律。1482年的時候由蘇格蘭人手中重新奪下特威德河畔的貝里克鎮這件事也對他的名聲貢獻良多。

攝政登基

理察三世 理察三世

愛德華四世駕崩於1483年4月9日,遺詔封理查為護國公(lord protector),享有攝政權(非攝政王 )。愛德華四世12歲的兒子愛德華五世與9歲的理查王子則是第一與第二順位的王位繼承人。

愛德華四世在位時的皇后伊莉莎白·伍德維爾的家人們挑戰“造王者”沃威克伯爵的權利並干涉宮廷政治,理查三世上任後逮捕了愛德華五世的舅舅安東尼‧伍德維爾(即第二任瑞佛斯伯爵,愛德華四世的妻舅)與其它顧問,將他們送往位於約克郡的龐特福萊克堡,以企圖刺殺攝政王的罪名將這些人處死刑。之後,他安排愛德華五世與他的幼弟理查搬入倫敦塔皇家住所。

1483年6月22日,理查的一名代表在聖保羅大教堂外宣讀了一份聲明,首次宣稱基於愛德華四世與伊莉莎白‧伍德維爾的婚姻不合法,他們的孩子便成了私生子並自動失去了王位繼承權;而理查的哥哥喬治的獨子愛德華,也在先王在世時被以喬治叛國為由剝奪了王位繼承權。因此,英國王位的真正繼承人應當是理查。某名主教作證,在愛德華四世迎娶伊莉莎白‧伍德維爾之前他曾為愛德華與伊蓮娜‧巴特勒證婚,基於這名女子在伊莉莎白‧伍德維爾嫁給愛德華四世時依然在世這點,愛德華四世與伊莉莎白‧伍德維爾間的婚姻無效的宣言隨即被議會通過,並訂立了王權法案以正式宣布兩個小王子失去繼承權,英王頭銜則屬於理查。

1483年7月6日,理查三世在西敏寺加冕成為英格蘭王。

執政生涯

理查三世[英格蘭國王] 理查三世[英格蘭國王]

雖然在位時間只有兩年,理查三世依然展露了他出色的政治才能,執政期間,理查三世推出了一系列自由化改革措施,比如制定保釋法案和解除對出版印刷行業的限制。他與皇后安妮給劍橋大學捐款,給教堂提供資金,並建立了皇家紋章院。

歷史曾發生過兩場針對理查三世的大規模叛亂行動,第一樁叛變發生於1483年,由曾經理查三世的支持者亨利-斯塔福德(第二代白金漢公爵)和亨利‧都鐸(第二任理奇蒙伯爵)所領導。這次事變很快就被理查三世平定,白金漢公爵在賽利斯伯利地區的牛頭旅館附近被斬首,亨利‧都鐸逃往法國。但在1485年時另一次叛變又發生了,這次的領導者是亨利‧都鐸與其叔父賈斯伯‧都鐸。叛軍成功地登入英格蘭,並於博斯沃思戰役擊敗了理查三世。蘭開斯特家族此役打敗約克家族,取得玫瑰戰爭的決定性勝利。

沙場戰死

1485年8月22日,理查與亨利‧都鐸麾下的蘭開斯特勢力於博斯沃思平原交鋒。即便理查的兵力一開始以二比一的數量占了優勢,但托馬斯‧斯坦利(即第一任德比伯爵)、威廉‧斯坦利爵士以及亨利‧珀西(即第四任諾桑伯蘭伯爵)卻陣前倒戈,投向了亨利‧都鐸。這嚴重削弱了理查三世的軍力,並對博斯沃思之役的結果有著顯著的影響。除此之外,理查三世相當親近的夥伴諾弗克公爵約翰‧霍華的陣亡也大大地打擊了理查與其部下的士氣。

有些記載指出理查在博斯沃思之役里相當驍勇善戰,不但將著名的勇士約翰‧錢尼爵士打下馬來,且殺了亨利‧都鐸的掌旗手威廉‧布蘭登爵士。在他被圍攻身亡前還幾乎殺到亨利本人身旁。自古相傳他的遺言是:“叛國、叛國、叛國、叛國、叛國。”

根據傳說,理查在參戰前曾經在列斯特郡的一個鎮上向一名先知請教。這名先知預言:“你策馬奔向戰場時馬刺所擦撞到的地方,會是回程你腦袋開花的地點。”而在前往博斯沃思平原時他的馬刺擦到了波橋上的石材。傳說在理查三世的屍體被放在馬背上從戰場上運回來時,他的頭因為撞上了同一塊石頭而破開。

亨利 亨利

另一個傳說,理查三世和亨利準備決一死戰,這場戰鬥將決定誰來統治英國。戰鬥開始前的一天早上,理查派一個馬夫備好自己最喜歡的戰馬“快點給它釘掌,”馬夫對鐵匠說,“國王希望騎著它打頭陣。”“你得等等,”鐵匠回答,“前幾天給所有的戰馬都釘了掌,鐵片沒有了。”“我等不及了。”馬夫不耐煩地叫道。鐵匠埋頭幹活,從一根鐵條上弄下四個馬掌,把它們砸平、整形,固定在馬蹄上,然後開始釘釘子。釘了三個掌後,他發現沒有釘子來釘第四個掌了。我缺幾個釘子,”他說,“需要點兒時間砸兩個。“我告訴過你我等不及了。”馬夫急切地說。“我能把馬掌釘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幾個那么牢固。”“能不能掛住?”馬夫問。“應該能,”鐵匠回答,“但我沒把握。”“好吧,就這樣,”馬夫叫道,“快點,要不然國王會怪罪的。”兩軍交上了鋒,理查國王衝鋒陷陣,鞭策士兵迎戰敵人。突然,一隻馬掌掉了,戰馬跌倒在地,理查也被掀翻在地上。受驚的馬跳起來逃走了,國王的士兵也紛紛轉身撤退,亨利的軍隊包圍了上來。他在空中揮舞寶劍,大喊道:“一匹戰馬!一匹戰馬!我願以我的王國來換取一匹戰馬!”(註:該傳說被現代史學界否定,考古學家對骸骨研究,理查三世死前最後一刻戰死仍在戰鬥 )。

理查三世成為最後一個死在戰場上的英國國王。據史料記載,他戰死後屍體曾被裸體示眾,最後葬在萊斯特的聖方濟會教堂中。亨利‧都鐸之後繼承了理查的王位,成為英王亨利七世後,隨即以迎娶約克家族的女繼承人愛德華四世之女伊莉莎白為手段鞏固了自己的寶座。後來,隨著亨利八世上台與宗教改革的推行,英國許多修道院都被夷為平地,理查三世墓穴的確切位置再也不為人知 。

2013年2月4日萊斯特大學研究人員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經過DNA鑑定(同理查三世一名親戚的傳人的DNA進行比對)和歷史考證,證實在停車場發現的骸骨是理查三世的。這具骸骨有10處創傷,8處在頭顱,2處在身體上。這一發現為英國1485年的博斯沃思戰役提供了更加確鑿的證據。

死後影響

繼承人

在約克家族於圖克斯伯利之戰擊敗了蘭開斯特家族,取得了關鍵勝利後,理查三世便於1472年7月12日與沃威克伯爵的小女兒安妮·內維爾步入禮堂。安妮·內維爾原為亨利六世獨子威斯敏斯特的愛德華的遺孀。理查與安妮育有一子,名為愛德華‧金雀花(也被稱為米德漢的愛德華,1473-1484年4月9日),但這個王子在被立為威爾斯王子後沒多久就過世了。理查也有數個私生子,其中包括:被亨利七世處決的格洛斯特的約翰(1470-1491年)、以及一個叫做凱薩琳的女兒,後來嫁給威廉‧赫伯特(第二任潘布魯克伯爵)(卒於1487年)。這兩人的生母被認為有可能是一個名字曾經出現於家族紀錄上的女性─凱薩琳‧霍特。這兩個小孩都比理查三世來的長命,但似乎都沒有留下後代。不過,神秘的理查‧金雀花(又稱伊斯維爾的理查)以及一個被稱為“建築大師理查”的人倒是有可能也是理查三世的子嗣。

在理查三世最後一次對上蘭開斯特勢力時,他是個沒有合法繼承人的鰥夫。在他的兒子過世後,理查三世一開始是將自己的侄兒沃威克伯爵愛德華(他的哥哥克雷倫斯公爵喬治之子)立為繼承人的。但在他的王后安妮過世後,理查改立了他姐姐約克的伊莉莎白,蘇福克公爵夫人的兒子,約翰‧迪拉波爾(林肯伯爵)為王位繼承人。

遺澤

理查三世在博斯沃思之役的死最終導致了始於1154年亨利二世的金雀花王朝的滅亡,這個王朝統治了英格蘭331年。最後一個姓金雀花的男性——愛德華‧金雀花,第十七代沃威克伯爵(理查三世的哥哥克雷倫斯公爵之子)則在1499年被亨利七世處死。

理查於1485年所建立的 北方議會極大地改善了北英格蘭的情況,在此之前,該區的平民沒有任何獨立於倫敦外的實質經濟活動。這個議會是後來英國內閣職位 北方事務部部長的前身。

軼事典故

遺骸發現

遺骸 遺骸

2012年,由萊斯特大學考古學家理察·巴克雷帶領的一個考古隊通過地圖索源法和鑽地雷達技術,最終確定了一個市政停車場就是史書記載中埋葬理查三世的方濟會教堂的地點。當年8月,他們從該停車場發掘出了一具明顯是死於戰爭的成年男性的骨架。然後,他們又通過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等科學檢測,認定死者死於1455年至1540年間,年齡大約為20-30歲。最後結合歷史資料和通過與理查三世後遺DNA配對,確定他們發現的就是理查三世的遺骸。

頭像模型 頭像模型

萊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2013年2月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確認骸骨是理查三世。並透露,這具骸骨上留有他死前不久造成的10處創傷。一部分顱骨被削掉、肋骨架上的一處砍痕和骨盆部的一處創傷,它可能是用武器向上穿透臀部造成的。科學家形容這具骸骨屬於一位身材瘦削、年齡在30歲左右的男性。理查三世去世時年僅32歲。最新公布的照片還顯示,椎骨與眾不同的彎曲弧度與曾經描述中理查三世的駝背相符。然而考古學家並未發現它有一條萎縮胳膊的證據。

古文物研究者社團在倫敦皮卡迪利大街的伯靈頓美術館 ,展出了理查三世的臉部復原像。這是依據當事人頭骨首次還原這位15世紀英格蘭國王的外貌。理查三世協會主席菲爾·斯通說,“這張臉有趣,比我們想像中更年輕、飽滿、少了些憔悴,帶著一絲微笑……我想人們會喜歡它。”

遺體安葬

萊斯特市民湧上街頭瞻仰國王棺木 萊斯特市民湧上街頭瞻仰國王棺木

理查三世的遺骸失蹤500多年後,2012年重被尋回。麥可·易卜生為理查三世打造了下葬所用的棺槨。2015年3月22日,裝有理查三世遺骸的棺槨穿過萊斯特郡的鄉村地區,抵達博斯沃思(理查三世的戰敗之地)。車隊兩旁人群簇擁,現場鳴放21響禮炮,以表達對王室的敬意。

2015年3月26日理查三世在萊斯特大教堂下葬(右圖的左上的高尖塔即萊斯特大教堂)。英國國王理查三世戰死530年後遺骸被重新安葬。

爭議

外觀

隨著理查三世遺骸的出土,之前被視為理查三世相關的許多“事實”被現代史學家推翻了。比如,理查三世在都鐸王朝人士的筆下被描寫成肢障者,這在當時被視為是邪惡人格的象徵。不過,傳聞中理查三世萎縮的手臂、跛腳被認為是子虛烏有,駝背則是輕微的脊椎側彎,並不影響馬上戰鬥。這些說法可能是來自於托馬斯‧摩爾所留下來的存疑史料。這份資料給莎士比亞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而且長久以來被當作權威性的歷史紀錄。但對理查三世的道德方面所做出的指控卻沒有這些針對他的外貌所做出的毀謗來得好推翻。

殺侄傳聞:

在文獻上,首次出現理查三世殺侄的傳說是在約克王朝覆滅後廿年後的事,且執行的兇手已經身亡;正式流傳下來的版本,是由亨利八世(亨利‧都鐸之子)任命的大法官托馬斯·莫爾所著的《理查三世傳》。論者以為,在亨利·都鐸的年代,有必要消滅前朝合法性地位的方式,便是對其施以污名化的手法。且尚無當代的第一手資料可以證明這件事,但摩爾的著作太過深入人心,以致理查三世在簡介中依然被控告“篡位者”與“殺侄”的罪名。

各個時代都有人對此提出疑問或翻案討論,甚至成立了“理查三世會”。英國女作家約瑟芬·鐵伊曾寫過一本著名的歷史推理小說《時間的女兒》以縝密的推理和一位大英博物館的美國員工提供的資料幫助,推翻理查三世罪名,並懷疑亨利七世才是兇手。

DNA檢測:

萊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將理查三世牙齒和骨頭中採集的基因物質同其現在後人的基因加以對比。分析顯示,從母系這邊遺傳下來的DNA與現代後人相符,但父系的基因信息則不匹配。基於理查三世骸骨所提供的信息,科學家們認為有人出軌是最有可能的解釋,但現在仍不清楚問題出在族譜的哪一代人身上。

如果這次出軌位於族譜的頭幾代人,即是理查三世的早期後人,那將對英王室的世襲產生“關鍵的歷史影響”。尤其是愛德華三世和他的兒子“崗特的約翰”,如果後者實際上是另一名男人的兒子的話,那整個都鐸王朝的合法繼承性都陷入疑問。這一問題至關重要,因為目前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血統可以通過詹姆世一世及蘇格蘭瑪麗女王,追溯至亨利七世。

關於理查三世的最新研究,還有一個有趣的意外收穫,就是他的外貌,後世所見的理查三世肖像,最早也是在他戰死後25至30年繪製,顯示他有一頭深棕色的長髮,眼神冷峻犀利。然而研究人員從DNA判定,其實理查三世是金髮藍眼,只不過發色可能在成年之後轉深。

人物評價

理查三世在英國歷史上一直頗具爭議,執政時間雖短,他作為暴君的形象卻深入人心。理查三世在歷史學家托馬斯·莫爾撰寫的編年史中首次被刻畫成暴君。自那之後,他的負面形象不斷被放大。莎士比亞的劇作《理查三世》把他描繪成一個跛足駝背的君王,面容扭曲,內心邪惡。但也有一些學者表示,事實上他是在一些大臣請願後才即位的,並且為人公正,重視教育。鑒於莎士比亞的寫作素材大都來自理查三世的繼任者——亨利七世的史官,其中描述多有失公允 。部分歷史學家也認為理查三世的統治相對開明,他的名聲在後來的歲月里遭到了對手的玷污。

英國史學界也在重新審視這位英王的歷史地位,他們認為文學作品中對理查三世的描述大多有失公允,理查三世雖然在位僅兩年,但展現出非凡的政治才華,而且在推動司法領域無罪推定原則、保釋制度等方面發揮過積極作用,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援助體系和保釋制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