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母責子

陶母責子

陶公少時,作魚梁吏。嘗以一坩鮓餉母。母封鮓付吏,反書責侃曰:“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 唯不益,乃增吾憂也。”(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

原文

嘗以一坩鮓餉母。母封鮓付吏,反書責侃曰:“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選自《世說新語》)

陶公少時為魚梁吏,嘗以一坩鮓餉母。母曰:“此何來?”使者曰:“官府所有。”母封酢付使反書,責侃曰:“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據《世說新語》改寫)

譯文

晉朝人陶侃青年時代做管理河道及漁業的官吏,曾經(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壇糟魚送給母親。陶侃的母親將送來的糟魚封好交還給差役,寫了一封回信責備陶侃,信中寫道:“你身為官吏,並且用官府的東西(作為禮品)贈送給我,(這樣做)不正確,不是造福人民的行為。”選自《世說新語》

陶公年紀輕時擔任負責河道和漁業的官吏。曾經把一壇醃魚贈送給母親。母親說:“這是哪裡來的?”使者說:“是官府所擁有的。”母親將醃魚封好並且回信,責備陶侃說:“你身為官吏,把官府的物品贈送給我,這樣做不僅沒有好處,還增添了我的憂愁啊!”

陶侃是東晉的大將軍,是國家的棟樑,對待老百姓就像是對待自己的父母,(因此)世人都很敬重他。陶侃年紀輕時做管理河道及漁業的官吏,曾經(派官府里的差役)用一壇乾魚送給母親。母親(對使者)問:“這壇乾魚是哪裡來的?”使者回答說:“是官府所有的。”陶侃的母親將送來的乾魚封好(交還給差役)並且回信,責備陶侃:“你身為官吏(本應清正廉潔),卻用公物(作為禮品)贈送給我,(這樣做)不僅是貪圖財利,而且增加我(內心的)憂慮啊。”

注釋

陶母責子陶母責子

1.陶侃:字士行,晉潯陽人,陶淵明的曾祖。

3.少時:年輕時

4.為:擔任

5.河梁吏:負責河道與漁業的官吏

6.嘗:曾經。

7.坩鮓:坩,盛物的陶器。鮓,經過加工的魚類食品,如醃魚、糟魚之類。

8.官物:公物

9.見:被,表示他人的行為涉及自己。見餉:被贈送。

10.反書:回信

11.乃:卻,反而

12.非惟……,乃……:不僅……而且…… (文言文固定句式)

13.也:語氣助詞,無實際意義

理解

本故事是說世上的父母 ,都希望子女孝敬他們 ,但孝敬要正當。把公家的財物贈送給父母,這是不應該的,陶母拒收一壇醃魚,並回信嚴肅地批評兒子,這是母親教育有方。也可以看出母親正直、不貪小便宜。

啟發與借鑑

世上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孝敬他們,但孝敬要公私分明。把公家的財務送給父母,這是不對的的。陶母沒有收下醃魚,不貪圖小便宜,並回信嚴肅的批評了兒子,這是母親的教育有方。陶侃後來終成國家棟樑之才,這與母親的教育有關。

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

文言知識

“非惟…乃…”這是組關聯詞,也稱為文言文的固定句式,相當於“不僅…而且”。上文“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意為不僅沒有好處,而且增加了我的憂愁。又,“非唯圖利,乃害之”,意為不僅是貪圖財利,而且是坑害他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