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陳樓糖瓜,始於清朝同治年間,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生產歷史。製作糖瓜用黃米和大麥芽,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製作而成。這種飴糖又經“巧人繪春”加工成許多花色品種,形似瓜樣的叫糖瓜(大的有五六斤重),而且在表面粘有一層薄薄的芝麻,吃在嘴裡既粘又甜,香氣四溢。過去每年古歷臘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戶戶都買上幾個糖瓜來辭灶(灶王爺),意在用糖瓜粘住“灶王爺”的觜,叫他“上天言好事”,以便“下界保平安”。而今,陳樓糖瓜已成為人們營養、保健、饋贈親友的美食佳品。[1]
陳樓糖瓜採用傳統方式製作,所含的麥芽糖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糖瓜做好後經過冷卻,又加上表面粘有一層薄薄的芝麻,吃在嘴裡既粘又甜,香氣四溢:入口一嚼即碎,久嚼不膩,咀嚼時間越長,越嚼越香。
2009年,“陳樓糖瓜”成功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產品傳說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舊時,每當臘月二十日過後,孩子們就唱起了上面的歌謠,並且盼望著大人們快些買回糖瓜來。“糖瓜”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製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但在屋子裡遇熱後就變成了又粘又硬的糖疙瘩。這種粘性很大的麥芽糖,在晉代的《荊楚歲時記》中就有記載,當時稱為“膠牙餳” (音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一首詩中也寫道:“歲盞後推蘭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由此可見,在唐朝它已與美酒一樣,成了春節期間必備的佳品。到了明清時代,麥芽糖又被派上了新用場,成了祭祀灶王爺時,粘糊其口的武器。
據民間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看著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壞事都詳細記錄下來,到了臘月二十三日就迴轉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各戶的善惡情況。到了臘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間,根據玉帝的旨意懲惡揚善。
所以人們在臘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並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獻給灶王,粘住灶王爺的嘴,讓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兒童們則把這一天當作春節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兒,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聲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糖瓜一盤,清茶一碗供在灶王像前,點上蠟燭和線香,祈禱行禮後,把灶王像從牆上揭下來燒掉,再把茶水潑在紙灰上,糖瓜則由孩子們搶著分而食之。
臘月二十三糖瓜祭灶,形式熱鬧隆重而又風趣幽默,所以把這一天稱為“過小年”。
製作過程
首先是選料。陳樓糖瓜的原料是大麥和小米,原料的質量直接影響糖瓜的質量,因而必須選擇優質的大麥、小米。如今有糖瓜作坊採用玉米代替小米來製作糖瓜,以降低成本。第二步是泡麥芽,就是讓大麥生芽。
第三步是熬糖稀。將粉碎了的大麥芽和蒸熟的小米拌勻,倒入發酵缸內發酵後生成飴糖,然後添加開水,使經過發酵產生的糖溶於熱水之中,飴糖沉入底部,渣子會漂浮上來。然後將澄清的糖漿放入鍋中,再溶入一定比例的白糖,用旺火燒開至滿鍋冒泡,並開始攪拌,防止糊鍋,攪拌的過程也叫炒糖。在水分完全蒸發後,把糖舀出。
第四步,拔糖。大鍋內放水加溫,蓋好鍋蓋並留出氣孔,出氣孔上掛一木鉤,待水燒開,出氣孔上有蒸汽時,把炒好的糖拔出一塊,掛在木鉤上,開始用手拔,邊拔邊在出氣口的蒸汽上蒸,越拔越白,直至鬆軟潔白。
第五步,成型。將拔好的糖,三個人像拉拉麵一樣,來回拉幾次,形成糖片,再經過合縫形成糖管子。再用細繩把一個個糖管子截斷,用篩子晃動,使其冷卻、定型。
第六步,粘芝麻。把成型的糖瓜再放到出氣孔周圍,讓成型的糖瓜有粘性,放入炒好的芝麻中,使其粘滿芝麻,糖瓜就做成了。
雖然糖瓜製作是在冬天,但在熬糖稀、拔糖過程中,由於爐火旺盛,蒸汽滿屋,所以糖瓜作坊里會看到大冬天裡光著膀子拔糖炒糖的場景。
陳樓糖瓜製作過程需要十多人,投入也相對大,村民一般採用合夥的方式來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