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鎮方火燒

口鎮方火燒

口鎮方火燒是萊蕪麵食中的一道名吃,由朱茂敏發明。

口鎮鄭家方火燒店傳統土灶 口鎮鄭家方火燒店傳統土灶

來到口鎮街上,找到“口鎮方火燒老店”,一進門,便有那熱情的女主人遞一把馬扎子請你在一張八仙桌前坐下。根據你報的數,立即有一小竹籃剛出爐的、上面烙著錢印的口鎮方火燒端上來,接著送上一碗熱氣騰騰的塊豆腐、一碟碧綠清香的韭菜花沾水。無論你是趕路的人,還是慕名來吃這一口的,咬一口金黃的方火燒,就一口嫩白且沾了韭花的熱豆腐,那滋味,從上到下,香氣通徹,只讓你吃了一個還想吃一個,臨走還得給家裡人捎上一些。

口鎮方火燒是萊蕪麵食中的一道名吃,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加工歷史,由趙家村朱茂敏創製。

那還是鹹豐年間,經營農桑的朱茂敏,想在商埠集結的“口子街”(即今天的口鎮)做點生意,但又一時無著落。那年家中蓋房時,村里一下子來了40多號幫忙的人,真是出人意料。房子蓋得倒是快了,可準備晚飯成了一大難題,家裡人跑了幾處饃饃房也沒湊夠這么多人要吃的饅頭。無奈之下,朱茂敏決定自己用“死面”(即沒有發酵的面)烙火燒應急。初做的“死面”圓形火燒似“打狗餅子”,這是喪葬中的一種冥食,怎么能給活人吃?隨之,朱茂敏就把火燒做成橢圓狀。“死面”橢圓火燒做出來,大家一嘗都說好吃,並出主意讓朱茂敏加工了到街上賣。朱茂敏認為,把火燒當生意做既要好吃也得好看,於是他參照古錢幣樣式,把火燒由橢圓型改成了“凸”型。後來,為了便於在盤中擱放,他又去掉“凸”的上半部做成了四方形,名曰“朱氏方火燒”。

別看方火燒就單純白面而做,但製作技巧很多。一般要5公斤面配0.003公斤鹽、1.5公斤水(溫度在30—40攝氏度),加三次水揉三遍,使和出的面均勻細膩無氣孔。通過製劑、細揉、擀皮、抹上少許豆油,捲起來再擀成面帶,手一拽,把兩頭折起,疊成方形,蓋上木錢印,即成火燒胎。然後將其放入平鍋里加熱定型,再放進焦炭爐內膛周圍燒烤。爐內要燒上好的焦炭,爐火不大不小,燒烤過程中要常翻,直至火燒中間脹起、表面呈黃褐色即可出爐。

剛出爐的方火燒外酥內軟,稍放些時候吃,剛柔相濟。口鎮方火燒較其他麵食耐儲存,夏天放3到5天不變質。同時因其性“乾”,具有易消化、健脾胃之功效。

這樣的方火燒備受人們喜歡,不僅當地人愛吃,外地人也愛吃。當年博山、周村、淄川等地到泰山進香的香客途經口鎮時,每人都要買上幾十個帶上,既自己食用也當作敬山的供品;南來北往的客商也把它當成了主食。一時間,“朱氏方火燒”聲名遠播,口鎮東街、西街等村的不少農戶也紛紛加工方火燒,使“朱氏方火燒”逐漸演繹成“口鎮方火燒”。民國初年,該食品已被民眾認同為名吃,還編了順口溜:“口鎮火燒方下粥,跑到羊里吃芋頭。”方下粥和羊里芋頭可能已少有蹤影,但口鎮方火燒的市場卻越做越大。而今,全鎮方火燒加工戶已逾百家,並將方火燒配以熱豆腐銷售,形成了“一硬一軟”的食品結構模式。

口鎮方火燒主要以萊蕪人為銷售對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