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經過
晉永興二年(305年)至永嘉元年(307年),晉右將軍、前鋒都督陳敏起兵反晉,割據江南地區的作戰。
太安三年(304年),陳敏因鎮壓石冰起義軍有功,被封廣陵相,自謂勇略無敵,漸有割據江東之心。永興二年,東海王司馬越為在諸王爭權戰爭中打敗對手,起用陳敏為右將軍、前鋒都督。陳敏見晉廷衰亂,遂於十二月據歷陽(今安徽和縣)起兵反晉,命其弟陳恢及部將錢端南攻江州(治今南昌),弟陳斌東攻各郡。晉揚州刺史劉機、丹楊太守王曠、江州刺史應邈皆棄城而逃。
陳敏占據江東,自稱大司馬、都督江東諸軍事,任命當地豪強、名士顧榮、周圯等40餘人為將軍、太守。並假稱奉詔自長江入沔、漢迎接晉惠帝。時執掌朝權的河間王司馬顒以張光為順陽太守,率步騎5000向荊州增援。荊州刺史劉弘命江夏太守陶侃、武陵太守苗光屯兵夏口(今武漢),南平太守應詹領水軍為後援。
陳敏令陳恢軍直逼武昌(今湖北鄂州),劉弘令陶侃兼任前鋒督護率軍抵禦。陶侃把運輸船改作戰艦,連敗陳恢軍。又與皮初、張光、苗光各軍於長岐(湖北黃陂西南)迎擊錢端。晉軍以皮初率步軍誘敵深入,張光、陶侃率步騎伏於岸上,苗光領水軍藏舟於沔水之中,待皮初部誘錢端主力進入伏擊圈後,水陸伏兵齊出,發動猛攻,大敗錢端軍。永嘉元年二月,由於陳敏刑政無章,顧榮、周圯等江東大族密遣使請晉征東大將軍劉準發兵攻陳敏,己願作內應。劉準即遣揚州刺史劉機等率部攻歷陽。陳敏遣其弟陳昶率兵數萬進屯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阻擊。陳昶、司馬錢廣,系周圯同郡人。圯密使廣將昶殺害。顧榮、周圯進而勸說陳敏部將甘卓出降,卓遂叛。陳敏自率萬餘人進討甘卓,其軍不戰自潰,陳敏單騎北逃,至江乘(今江蘇句容西北)被俘,斬於建業(今南京)。
返回:著名戰役
晉朝戰爭列表
涼州之戰 | 晉滅吳之戰 | 八王之亂 | 西晉末年流民起義 | 陳敏反晉之戰 |寧平城之戰 | 杜弢起義| 襄國之戰 |幽州之戰| 長安之戰 | 滎陽之戰 | 浚義之戰 | 棘城之戰 | 趙平大秦之戰 | 晉平蘇峻之戰 | 洛陽之戰 | 晉平成漢之戰 | 前燕滅冉魏之戰 | 晉攻前秦之戰 | 魯口之戰 | 廣固之戰 | 野王之戰 | 晉攻前燕之戰 | 前秦滅前燕之戰 | 呂光攻龜茲之戰 | 淝水之戰 | 北魏統一北方的戰爭 | 大界之戰 | 杏城鎮之戰 | 北魏滅劉衛辰之戰 | 呂光攻西秦之戰 | 後燕滅西燕之戰 | 參合陂之戰 | 北魏攻後燕之戰 | 孫恩起義 | 盧循起義 | 覆舟山之戰 | 劉裕擊桓玄之戰 | 劉裕滅南燕之戰 | 劉裕滅後秦之戰 |